经过一两天筹备,剧组终于开机了。因为是电影,剧情紧凑,节奏也比较快。演员每天的排戏表还都不一样,特别像李子深这样友情出演的,戏份更是有一场没一场,很难衔接。
这对配角演员的档期来说是一种巨大考验,毕竟谁也没办法为了正片里不可预估的几分钟镜头长时间耗在一个剧组里。可神奇的是,除了主演每天必到现场报到,其他的演员们也格外勤快。
国外的创作环境舒适,头部演员们又性格友善,演员之间没有明显的咖位之分。拍戏的时候,大家更像是一个团队,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只为做好一件事。有时候,哪怕是需要为别人的镜头做个背景板,也没有人不乐意。
这个氛围和国内拍戏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子深为了融入集体,平常哪怕没有戏份的时候也会去剧组报到。大多时候只是看看别人拍戏,可和他们攀谈几句,就会觉得受益匪浅。哪怕是中午吃盒饭,也要和他们凑到一起。
令人欣慰的是老外都很热情,即使国籍不同,他们也很无私地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经验,让异乡的人倍感温暖。
林汐陪李子深久了,又能用英语沟通,久而久之也认识了几个人。
“Lin,今晚唐人街那里有个中国展览会,你们不去看看吗?”
林汐坐在一张凳子上吃盒饭,对李子深有几分想法的美女化妆师走过来,见状热情地从旁边抽了一张凳子在她身边坐下。
林汐笑而不语。她知道自己是托了李子深的福,所以这位美女化妆师才会对自己也格外热情,好几次总是有意无意地献殷勤。
“好玩吗?”林汐有些好奇。毕竟她们这一行人落地后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压根没机会出去逛街。
当然小志和齐佳除外,这两个人经常趁着下班时间,不顾翻译劝告,大晚上还溜出去玩。按翻译姐姐的话来说,真是过度相信国外的治安,当心吃大亏!
“当然!”她激情澎湃地开始介绍。
林汐对这个展览会也是听过但没放心上,直到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小志又提了一嘴。
“听说今天唐人街有个展览会,你们知道吗?”
林汐诧异:“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志嘿嘿一笑:“刚刚路过前台看到一份报纸……”
小蒋立刻打趣:“你能看懂英文啦?”
小志骄傲地抬起下巴,洋洋得意:“图文并茂,再加上我还是认识几个单词的,凑在一起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吧!”
齐佳露出一脸崇拜的表情。
小志吹了个牛逼,又被女朋友卖力一捧,忽然自己也不好意思了,连忙岔开话题:“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等会儿吃完咱们要不要也去凑凑热闹?”
众人不语,小志又满脸期待地望向李子深,他知道老板不发话,底下人应该也不好意思表态。
果然李子深收到他的目光,轻描淡写地道:“我没意见,就当饭后散步了。”
“好耶!”小志和齐佳欢呼,这两人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唐人街,顾名思义就是华人在国外的聚集地。
虽然这里华人多,可毕竟在国外,他们也不太关注国内的娱乐新闻,因此李子深在这里还算自由。林汐跟了他这么久,头一次破天荒地看他出门不戴口罩,和大家悠闲地走在街头,感受作为普通人的快乐。
偶尔碰到国内出来玩游的游客,被认出来了,大家也默契地没有上前打扰,最多礼貌性质地上前问一句能不能合照。
所谓的展览会,其实就类似于国内的流动集市。小摊贩们抱团出来摆摊,流转于各个城市之间。而这唐人街的展览会呢,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在内容上推陈出新了一番。
远在异乡的人最想念家乡的食物和氛围,而这个展览会的核心思想便是向海外的华人朋友们介绍国内各个城市的美食和景点特色,颇有一种思乡的意味。
“那边有套圈,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玩儿?”齐佳挽着小志的胳膊,热情地向林汐发出邀请。
照理说这种小情侣之间的甜蜜套圈游戏,她是不应该去做电灯泡的。可林汐顺着她指的方向望了一眼,发现玩的人还挺多,她便答应了。
齐佳拉着小志套圈,小志为了展现他的男人魅力,扔得贼卖力。林汐在旁边看了一会儿,习惯性地回头去找李子深。
李子深和陈姐几人坐在街边咖啡店,惬意地喝咖啡。林汐望过去的时候,正好迎上他的目光。也不知道是凑巧还是有意,夕阳照在他身上,映出绝美的光晕,阳光下他扬起好看的嘴角,冲自己微微一笑。
这一幕像极了小说里的画面,看得林汐心神荡漾,她慌乱地撇过头,不再看他。
又看了一会儿套圈游戏,林汐被旁边的小摊吸引。看齐佳他们还在兴致上,她自己往旁边走了几步,挪到了隔壁的小摊上。
女老板用中文热情地招呼她:“很久没回家了吧,要不要挑点国内的纪念品呀?”大概率是把她当成了在国外的华人,开始饶有兴趣地给她介绍。
“你瞧这两张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女老板手指着两张明信片,表情自豪,“你再看看这个长城,气势宏伟,我还去过呢。”
女老板讲得绘声绘色,可讲了半天才发现面前这个小姑娘似乎并没有在听。她好像一直全神贯注地盯着一样东西看,女老板不由地愣了愣,又从头到尾打量了她一番,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不确定地问:“日本人?韩国人?”
林汐终于把眼睛挪开了,看着她笑道:“中国人。”
女老板又露出刚才的笑脸:“还以为你听不懂中文呢,你在看什么?”顺着她的视线望过去,才发现她在看一张明信片,那明信片上有一座大桥,宏伟壮阔。
“你喜欢这个呀,这是h省的w市。”女老板热心解释,忽然她话锋一转,“我明白了,这是你家乡吧。”她根据这么多年的经验,通常客人都对自己家乡的东西比较感兴趣,难怪刚才讲了这么多她都充耳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