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城地处南方,古往今来贸易发达,工厂里出的新款都能在百货大楼找到。
记得以前每次来,陆长东都会给小星星买个玩具,这次林云青打算代替他买一个送给星星。
百货大楼总共有三层,一层都是食品柜台,糖果、糕点、零食都有。
小星星一走进去就眼睛亮晶晶的,她什么都想吃。
今天她生日,林云青不扫兴,她想吃的都买一点。
“妈你真好。”
小星星牵着庄志恒的手走在林云青前面,还转头高兴地夸她妈。
“我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林云青对她笑笑,小屁孩,给买东西就是好妈妈了。
庄志恒看小星星快乐的样子,也在心里种下一个愿望。
等他长大了也要给她买很多很多好吃的,当她心里最好的人。
上了百货大楼二楼,本想去卖小孩玩具的柜台看看,他们先经过卖自行车的店。
林云青眼睛一亮:“你好,能把那辆拿出来看看吗?”
售货员正打瞌睡,有人路过停留也只当他们看看而已。
这年头不是谁都买得起自行车的。
听到声音,售货员睁开眼睛,看见一个漂亮的女同志,还带着两个孩子。
“同志,你要买自行车?”
这么年轻的女同志,她有钱吗?
林云青忽略她怀疑的眼神,问她:“那辆可以看看吗?”
售货员一看,那不是卖不出去的儿童自行车吗?
那是自行车厂一位技术工人用切割下来的材料做的自行车,只有14寸大小。
两个月前百货大楼进货的时候,自行车厂把两辆小自行车也给送来了。
结果到现在都卖不出去。
“你确定吗?那是儿童自行车,虽然不要票,但是价格不便宜,要一百块钱。”
一辆大人的自行车有票的话是两百三十块钱。
基本不会有人愿意花一百块给小孩买的。
林云青听到不要票眼睛一亮,她还真没有自行车票,一百块钱对她来说也不贵。
总结就是,能买。
等售货员把自行车推出来,林云青就发现这自行车很小巧可爱,样式是仿照女士自行车做的,没有那道横杠,后面还带两个辅助轮。
刚好小星星可以拿来学骑车用。
“小星星,你想要吗?”林云青指着自行车问她。
小星星眼睛发亮,赶紧点头:“想要!喜欢!”
这可是自行车,小星星已经能想到,要是买回去,会有多少小朋友羡慕自己了。
“志恒哥哥,等我学会了载你。”
庄志恒也喜欢这辆车,他点头:“那我也学,等我会了就骑着它载你。”
两个小孩达成一致,要买。
林云青也很干脆,在售货员惊讶的目光中付钱,买下了自行车。
售货员收起眼神之后又问:“您住在哪里呢?买了大件可以帮忙送货。”
林云青报上地址:“大院可能进不去,到时候送到门口就行。”
知道这女同志是军属,售货员看向她的眼神都带着崇拜。
“好的,一定给您送到。”
等林云青带两个孩子要走,小星星还一直往后看:“妈,我的车呢?”
“百货大楼的叔叔会给我们送到家的。”
“哦,那好吧。”
她还想骑回家来着。
对于她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林云青笑笑说:“等你骑到家天都黑了。”
小孩分不清距离远近,以为是妈妈看不起她:“哼,我会骑很快很快的,比车还快。”
林云青翻了个白眼:“我信你个鬼。”
因为妈妈不信自己,小星星生气了。
林云青才不哄她,等给她和庄志恒一人买了一套款式相似的背带裤,她就不气了。
林云青又变成全世界最好的妈妈。
庄志恒被林云青抓着穿上那套背带裤,黑色的裤子,里头的衬衫内搭是白色。
小星星的背带裤是红色波点,小衬衫也是白色的。
两人穿上去都舍不得脱了。
看到自己和小星星穿的一样,庄志恒不舍得拒绝。
“林阿姨,等回家让我妈妈还你钱。”
他今年就要这一身,不让妈妈做别的衣服了。
林云青捏捏他故作成熟的脸:“不用还,你妈妈还给星星织毛衣毛裤呢。”
她和王小梅从来不计较这些的。
尽管两个小孩舍不得,林云青还是让他们脱下来收好,付了钱再拿走。
三人回到家属院门口的时候,百货大楼的车也到了。
林云青拿收据签收了自行车。
小星星立刻就要骑,林云青便把她抱上去。
“你踩着两个踏板,往前走就行了。”
因为后头有两个辅助轮,小孩都不用怎么学就能骑了。
她喜滋滋的:“我会骑自行车了!”
她拍拍后座:“妈妈,志恒哥哥,我载你们。”
林云青摆摆手:“不用了,妈坐不了,志恒去吧。”
笑话,那是小孩自行车,她怎么坐?
庄志恒就很高兴地坐上去:“星星,我坐好了。”
小星星踩着两个脚踏有些吃力,显然是因为后头坐了个比她还重的人。
庄志恒察觉到的时候,双脚就放到地上蹬。
林云青跟在身边走着,不插手小孩的事。
小星星蹬了一会才发现庄志恒在用脚帮她,她跳下来说:“志恒哥哥你骑。”
换成庄志恒骑车,小星星坐在后面,就轻松多了。
“哟,这是什么?”
有嫂子看到小孩骑车觉得新奇,还跑过来看。
林云青:“儿童自行车。”
“这,这个得多少钱啊?”
林云青不隐瞒:“一百,百货大楼买的,只有两辆。”
那嫂子听完心都在滴血,花一百块钱就买个小孩玩具吗?
再看林云青大包小包的,这人得花多少钱啊?
“云青啊,你这是不是太大手大脚了?以后就不过了?”
都知道林云青拿到了抚恤金,可往后日子还长,怎么能就这么花了呢?
林云青看出她没有恶意,便说:“嫂子,我也想明白了。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家长东哥什么都没享受到就去了,我现在就想尽量满足自己和小孩,不想那么多了。”
及时行乐的观点在这个时代是格格不入的。
但想到她刚丧夫,有点情绪也是正常的。
那嫂子离开之后,便打算找找人看能不能去开导一下,钱可不能一次性花完了,以后孤儿寡母没钱可怎么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