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府,酒桌
一句抄家,让气氛有点冷。
张山风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小军户,朱佑樘也不再是少年郎。
他们已经不再是当年的亲密无间,可以口无遮拦的乱说话了!
君与臣,早就给兄弟俩划好了界限!
所以,朱佑樘话说完,只能打破沉闷的气氛,哈哈大笑起来,缓解尴尬。
然而他发现迎面而来的,是张山风吃人的眼神。
他知道口嗨过头了,触及了张山风的命根子,所以连忙左顾右盼,东拉西扯的缓和气氛。
张山风也懒得纠结,面色缓和,让紧张气氛缓解。
这才说出第三个条件:“最后嘛,就是最近越来越多的文人士子进京,许多地方出现骚乱。
这还只是几万个,外来的文人士子。
再过段时间,还会更多!
如果,举办武会,恐怕不会低于上百万人涌入京城!
到时候,可能有更多的骚乱。
外来人口增多,治安就会出现隐患。
大量的治安问题,恐怕光凭顺天府,是不足以应对这种局面的。
锦衣卫和东厂虽然可以控制局面,但他们的名声太响,用于对付老百姓之间的摩擦,有点大材小用了。
甚至,有可能会吓到老百姓,影响朝廷声誉!
所以,小弟想成立类似后世警察一样衙门,就叫巡捕房。
然后多配巡捕,维持治安。
寿哥,以为如何?”
朱佑樘收起玩笑,眼神凌厉的看向张山风,一言不发。
他明白了,这次的做生辰,只是表象!
做生辰,也只是掩饰。
这里面,隐藏了一记杀招!
张山风想做什么,他一清二楚。
巡捕房的作用,可不仅仅只是维护治安,还可以有效地削弱宗族对老百姓的影响。
张山风提出的巡捕概念,可不是某租借的狗腿子,而是对标后世的警察!
之所以叫巡捕,是想让普通人联想到捕快,麻痹文官,尽量减轻反对力度。
朱佑樘相信,巡捕房真正深入人心之际,它将真正的改名:警察!
这是一个将国法的概念,真正的执行到每一个人身上,律法的武力保障!
它的建立,可以让大明不再有私刑!
这一点上,朱佑樘是完全支持的。
但是!
朱佑樘不是洪汉,没那么容易被忽悠。
关于巡捕,或者下一个版本的警察,当初张山风还有一点没跟洪汉说,也是洪汉没关注的。
那就是:巡捕房,可以削弱县令,知府的权柄!
甚至,如果朱佑樘铁了心的支持,设立起一个体系,从一乡一县,到一府一省,由地方到中央,建立独立,且与官员对应的品级……
那么,文官的执法权,将被剥夺!
届时,别说府县官员,就连布政史和按察使的权力,也会被一定程度的削弱!
所有后世之人都以为,后世的县长,市长,等于大明的县令和知府!
但是,事实上大明的县令,比之后世的县长,权力大了不是一个层次!
县令不仅仅具备后世县长的行政权利,同时还具备刑事,民事立案,侦查,裁决,判处权力的执法权!
这样的执法权,是后世公安,律师加法院的组合才具备的!
大明就算有讼师之流,但他们根本不能代表律师。
律师能依赖法律,左右一场官司的输赢。
但讼师只能靠一张嘴,去左右府县官员!
大明的法,还不完善!
大明律,根本无法覆盖方方面面,且没有完整的证据链,又加上没有完整的侦察的情况下,真正的决定一场官司输赢的,依旧是官员的主观判断!
而且,哪怕证据确凿,在大明很多地方,依旧是官字两个口,怎么判,还是文官说了算!
所以,大明审案,最常见的,就是打屁股,夹手指之类的套餐。
现在,张山风要收回,文官这种参与案件的权力。
那么,府县之官,真的就变成了天天批公文,负责盖章的行政单位了!
要知道,审案多少,可是府县官员最直接的政绩!
这玩意,是能跟治下税收齐名的政绩!
而且税收没办法短期提升,还要看天,看地,看人。
很多时候,劝课农桑,尽心竭力,可能一场天灾人祸,就给你嚯嚯了,别说政绩,不留污点就不错了。
相比抓税收,审案这东西,不求天,不求地,只看人。
审案,只要有案子就行了。
甚至,狠一点,没案子,也能安排上。
妥妥的,业绩造假的最佳手法,根本查不出来。
最重要的是:如果将这个权力给砍了,府县官员对于百姓的权威,瞬间就少了大半!
那么,百姓就真的,不再惧怕府县官员了!
你丫的,都没办法定劳资的罪了,还怕你个鸟!
可以说,张山风此举,要动的,可不仅仅只是宗族族老的利益,也动了一大批官员的利益!
这其中,阻力之大,不亚于废除武将世袭制。
甚至,远超废除武将世袭制!
至少,废除武将世袭制,除了武将,底下的那些士卒是支持的,最起码不反对。
巡捕房的成立,未来警察的雏形,是要动宗族和文官的。
宗族,这方面有皇权压着,虽然阻力很大,宗族也没法反抗,否则就是造反。
只要不是什么大案子,最坏的结果,宗族也就只敢玩阳奉阴违,相当于多了一个府县官员。
所以,对于张山风而言,宗族的反抗,不足为虑!
但是!
要动府县官员的权柄,这等于在文官手里抢权力。
想都不用想!
如果,赤锅锅的,提出巡捕房的概念,早朝的时候,奉天殿肯定是满满的跪上一地。
然后就是两拨人,哦,不对,具体的说,应该是整个文官集团,与张山风一个人互怼。
然后,就看朱佑樘支持谁了!
朱佑樘这件事上,百分百是支持张山风。
但是,能明目张胆的支持嘛?
不能!
因为,支持了也没用!
到了地方上,官员不放权,巡捕与府县官员,还是会出现争执!
严重的话,还可能出现互殴!
想让手握权柄上千年的县令,知府放下审案的权力,变成一个盖章机器,可能吗?
短时间内,那些官员根本不可能接受!
弄得不好,地方上就会矛盾不断。
一旦遇到一个名声不错的官员,煽动百姓……有老百姓的支持,会越发棘手!
大概率朱佑樘桌子上,隔三岔五的,就能送来一匝巡捕房与地方官的撕b密报。
甚至,还附带送来一份,万民请愿书之类的东西!
到时候,就连朱佑樘也得息事宁人!
所以,张山风明知道困难程度的情况下,就只能改变策略,先争取朱佑樘的主持。
有了皇权默许,事情会方便很多。
朱佑樘面带思索的,看了看张山风,他可以肯定,最近京城出现的多起事件,一半以上是张山风在搞鬼。
而且,在张山风暗自操作下,这些冲突,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等,只会更多!
想通一切,朱佑樘重新审视,张山提议举办的庆典,其目的已然浮出水面!
他是为了再给文官集团一刀,砍掉他们的执法权!
朱佑樘基本看清了,张山风的套路。
先借着维护治安的名头,名正言顺的,让巡捕房在京城悄悄登场。
先把坑占着!
只要巡捕房能坚持下来,把口碑做好,老百姓就会潜移默化的,慢慢接受巡捕房的存在。
只要老百姓都接受,张山风就可以无视那群文官。
反正,公务员的工资,又不是户部发!
只要巡捕房在京城站住脚根,那么事情基本就搞定了!
最后,就是等一个时机,找一个合适的借口,逐步将巡捕房推向各地。
反对?
没看到京城到处都是巡捕吗?
你一个地方官,比得上顺天府吗?
不反对?
那巡捕房就能一点点的,从府衙县衙,把权利分走。
这样慢慢蚕食,阻力就会小很多。
等文官反应过来,黄花菜都凉了。
而且,张山风最近肯定不会让文官,将注意力,集中到巡捕房身上。
他会用各种方式,给文官找各种麻烦!
谢迁,只是开始!
各种矛盾,会排山倒海而来,让文官集体应接不暇。
比如,工厂搞点爆炸,让工人把顺天府围上几天。
比如,煽动文人士子,去各个府衙闹点事情,反正这些人最喜欢出名。
再比如,揭发举报某某官员,与富商二三事,然后拉一大波官员下水,管你有没有联系,先把人卷进去再说。
要的不是真的治你的罪,是让你不安宁就行。
还比如……
反正,就是没事也要找点事情,让京城这帮文官闲不下来。
对此蚕食策略,朱佑樘很认同,却不怎么乐观。
应州的巡捕房,还摆在那呢!
官员又不瞎,一目了然的,就能知道巡捕房分了文官的权柄。
最多几日,应县的新任县令,弹劾的奏疏,就会送来京城。
张山风想打一个时间差,想在文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把事情定下来!
只是……
时间太短,难度很大!
张山风倒是气定神闲,胸有成竹,自顾自的小酌一杯。
应县县令,岂能被漏算呢?
他的奏疏,庆典之前,不可能送到京城!
对此,张山风早有安排!
这段时间,绝对不会让那个县令有时间,有机会写出奏章!
那位可怜的县令,大概率要在路上,遇到一波又一波山贼土匪,被关个三两个月!
他连应县都到不了,怎么写奏章嘛?
朱佑樘可不知道这些,摇了摇头:“虽然,你选择了温和的蚕食。
但是!
只要文官反应过来,迟早还是要反对的。
文官不可能放弃,掌管一方断案权力的。
此举,作用不大。
除非……”
张山风脸色也难看起来,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就算一切顺利,还是要面对文官的反扑。
这可不是卫所,府县治理是涉及百姓的民生问题!
搞得不好,把百姓卷了进来,可是要翻天的!
杀招是杀招,就是这招戳得太狠,容易被反噬。
眼见朱佑樘似乎有办法,张山风连忙问道:“除非什么……?”
朱佑樘摇了摇头,久久只吐出一个字:“难!”
张山风也跟着叹了口气:“的确很难,这一次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文官,还有宗族。
最麻烦的,是百姓!
只能靠时间,去让老百慢慢去适应了。”
他大概知道朱佑樘的方法:下圣旨!
这个方法虽然有效,却也很难。
不仅将矛盾激化,直接摆到台面上,掀起又一波朝堂争锋。
而且,很可能会将已经分裂的文官,逼得又团结起来。
更致命的是,遇到某些名声不错的地方官,煽动百姓搞事情,还可能引发更大的不满!
这是朱佑樘欲言又止的原因,他不愿意去冒,丢失了民心的风险!
只是,朱佑樘没注意,张山风在叹气之后,眼中闪过一抹狠决!
有些事,必须做!
文官这一刀,必须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