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完婚房,婚前的准备就基本已经结束了,随后就是正儿八经的婚礼仪式。
婚礼当天,新郎要去迎亲,娶回他心心念念,珍爱一生的姑娘。
新郎身着长袍马褂,头戴礼帽,长袍马褂是传统的中式礼服,彰显新郎的庄重和儒雅。古代新郎会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的前头。
现在也没有马能给你骑,所以说一般都变成了迎亲车队,毕竟就算是能搞到马,四条腿也比不过四个轮子的小汽车。万一娶个稍微远一点儿的新娘,骑个马你就跑吧,一跑一个不吱声。
迎亲队伍举着“喜”字灯笼、彩旗等,新郎携带大雁(或用鹅代替)。
“喜”字灯笼和彩旗营造喜庆氛围;大雁是忠贞爱情的象征,古代婚礼中用大雁表示新郎对新娘的忠诚和对婚姻的坚定。
新郎率领迎亲队伍前往新娘家,到达后要经过堵门考验,如伴娘出谜语、要求新郎唱歌等,新郎答对或完成任务后才能进入新娘闺房。
进入后,新郎向新娘父母行礼敬茶,感谢养育之恩。人家养了这么多年的大闺女就要给你小子骗走了,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子,但是该有的仪式还是不能少。
之后,新郎找到新娘的红盖头或者藏起来的婚鞋,为新娘盖上盖头,穿上婚鞋,然后牵着新娘的手,在伴娘的陪伴下前往男方家。
这主要是为了体现新娘娘家舍不得新娘子,不愿让她就这么离开家,所以给新郎设置的一定的障碍。堵门考验增加婚礼的趣味性,也体现了新娘的珍贵;向新娘父母敬茶表示感恩和对长辈的尊重。
出门的时候,新娘身着秀禾服,头戴凤冠,秀禾服端庄秀丽,凤冠华丽高贵,寓意新娘的美丽和幸福。
龙凤本是古代皇权的象征,不是一般人可以使用的,但是这里还有一真实性不可考证的民间传说,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皇后,体恤民间女子,特许哪怕平民女子在出嫁时,都可以头戴凤冠。
出门时,新娘手持红绸伞,“伞”与“散”同音,取开枝散叶之意,祝愿新人多子多福。
新娘在父亲的陪伴下出门,由新郎将新娘抱上花轿(或车)。新娘的兄弟要为新娘撑红绸伞,一直送到花轿(或车)旁。
父亲陪伴出门体现对女儿的关爱和不舍;兄弟撑伞寓意为新娘遮风挡雨,祝福她婚后生活顺利。
同时也是为给新娘子撑腰:我闺女在家受宠的很,到了你家不能欺负她。
兄弟多的女子出嫁,你要是敢以后敢欺负自己老婆就得掂量掂量这些大舅子,小舅子能不能放过你。
古代新娘子都是就此上轿,去往夫家,现在都是用汽车代替。若用花轿,轿夫抬着花轿,一路上吹吹打打,前往男方家。若用婚车,车队会在车身上系上红色绸带,贴上喜字,按照预定路线行驶。
到了夫家,进门的时候还有仪式,新娘子新娘跨过火盆寓意驱邪避灾,新生活红红火火;迈过马鞍寓意平平安安。新娘下轿(或下车)后,要跨过一个燃烧着的火盆,然后再迈过一个马鞍,才能进入男方家门。通过这些仪式,希望新人在未来的生活中远离灾祸,平安顺遂。
新娘子进门后,就到了最神圣的拜堂礼。
新郎新娘均着传统中式礼服,如新郎长袍马褂,新娘凤冠霞帔,天地桌,上面摆放香烛、供品等。
新人在喜堂前,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一拜天地时,新人面向天地桌,行鞠躬礼;二拜高堂时,新人转身面向父母,行鞠躬礼;夫妻对拜时,新人相对,互相行鞠躬礼。
一拜天地表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二拜高堂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夫妻对拜象征着夫妻之间相互尊重、相敬如宾。
拜堂结束,就到了大家喜闻乐见的送入洞房。
但殊不知,洞房里还有相对应的仪式。
首先就是掀盖头,新人进入洞房后,新郎手持秤杆,轻轻挑开新娘的盖头,让新娘的面容展露出来。
然后是合卺礼,新人各执一个合卺杯,相对饮酒。饮酒后,将两个合卺杯一正一反扣在桌上。:合卺杯(一般为两个相连的小酒杯或由匏瓜制成的瓢)。合卺杯象征着夫妻二人从此合二为一,同甘共苦。意味着夫妻二人从此要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随后就是解缨结发礼,新郎用红丝线解开新娘头上的缨带,然后剪下新娘和自己的一缕头发,用红丝线绑在一起,放入锦囊中。表示夫妻二人从此血脉相连,白头偕老。
然后就可以宣布婚宴开始,乐队吹吹打打,宾客饮酒作乐,共同祝福新人。
后续还有敬茶,庙见和回门。
敬茶:新人向父母敬茶,父母接过茶后,会给新人红包,祝福他们新婚快乐。新人通过敬茶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父母给红包则是对新人的祝福和关爱。
庙见:在古代,新娘要在宗庙中拜见祖先,向祖先禀告自己已经成婚。现在部分地区可能会在男方家的祠堂或家中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进行简单的祭祀仪式,新人上香、行礼。这标志着新娘正式成为男方家族的一员,得到祖先的认可。
就是说告诉老祖宗,这是咱家的媳妇儿了,以后多多保佑,无灾无祸。
最后才是回门,婚后第三天,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回娘家。新人穿着较为喜庆的日常服装,颜色多为红色或粉色。新人要携带礼品,如烟酒、糕点等。到达娘家后,新娘父母会设宴款待新人,新人在娘家吃完午饭后,要在日落前返回婆家。
至此,一整个婚礼流程才算是彻底结束,自此以后,夫妻同心,两位一体,荣辱与共。
而杨厚泽的婚礼基本就是按照这个流程进行,只不过不可避免的会因为时代的发展产生一些变化,但是最核心的东西都是不变的。
(之所以会单独写两张是因为作者觉得,中国特有的这些文化元素真的是让我深感震撼,我想记录下这些东西。还因为这个事儿查了很多资料,有写的不完整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