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叔侄二人回到小岗子村后,张远依旧是躺在自己最喜欢的躺椅上,心中不断地想着刘主任的话,他看的出来刘主任并不是为了卡他脖子编出来的借口。
现在这种情况,民宿不办又不行,毕竟第二块儿记忆碎片已经让他知道了,脑袋里这个块儿破石头给的东西竟然都是真货,所以必须拿到更多的碎片。
张远沉思片刻,拿出了手机,找到了一个号码,他很犹豫要不要给这个人打个电话,这个电话打出去肯定能解决这件事情,而且属于是杀鸡用牛刀的那种程度,但是张远不太想打这个电话,毕竟自己主动离开的拜金汉。
就在张远还在内心做着激烈斗争的时候,手中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这突如其来的铃声打破了院子里的寂静,也让他猛地从纠结的思绪中回过神来。
他下意识地按下了接听键,电话那头立刻传来一阵老人略带口音的声音。
张远凭借着自己敏锐的听觉和对各地口音的熟悉程度,很快判断出老人是柳城人。只听老人在电话里热情洋溢地说道:“小伙子,我可是听闻了你们这儿灵泽湖的大名,专门慕名而来啊!我这心里一直痒痒的,就想找个好地方钓钓鱼,放松放松。听说你对这灵泽湖挺熟的,我就想问问你在不在家,能不能接待我一下,让我去那儿过过钓鱼的瘾?”
张远先是一愣,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
但很快,他又想到虽然民宿的建设暂时陷入了困境,但车到山前必有路,客人既然主动送上门来,哪有把人家往外推的道理呢?
于是,张远迅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大爷,您在村口等一会儿,我这就过去接您。”
挂了电话后,张远顺手拿起靠在墙边的鱼竿,然后快步走到二大爷家,推出那辆电三轮子。他跨上车子,熟练地启动,朝着村口疾驰而去。
不一会儿,张远就到了村口。只见一位大约六十三四岁左右的老头正站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他的脚边放着一个大大的渔具包,那包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上面的布料已经磨损了不少,但却被擦拭得干干净净,不难看出老人对钓鱼的热爱和对渔具的珍惜。
张远见状,连忙骑着电三轮子一个漂亮的漂移,稳稳地停在了老爷子面前。他从车上跳下来,脸上堆满了笑容,开口问道:“大爷,怎么称呼您呢?”
大爷被这突如其来的漂移扬起的灰尘呛了一下,他皱了皱眉头,抬起手挥了挥,驱散了面前的扬灰,佯装生气地说道:“臭小子,你这是想呛死老头子我吗?我叫李新国,你叫我李大爷就行了。”
张远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笑着说道:“李大爷,真是不好意思,我这不是着急来接您嘛。来,把您的包给我,我帮您放到车上。” 说着,他便伸手去拿李大爷的渔具包,那包沉甸甸的,里面想必装了不少钓鱼的家伙什儿。
李大爷看着张远,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说道:“小伙子,看你这热情劲儿,我这趟算是来对地方了。听说你这儿的灵泽湖鱼可多了,而且风景也好,我都迫不及待地想去试试了。”
张远一边把渔具包放到车上,一边回答道:“李大爷,您放心,我们灵泽湖的鱼又肥又大,保证让您过足瘾。而且湖边的景色也很美,您在钓鱼的同时还能欣赏欣赏自然风光,放松放松心情。”
张远扶着李大爷上了电三轮子,然后自己也跨上车子,朝着灵泽湖的方向驶去。
一路上,张远和李大爷聊起了钓鱼的趣事,李大爷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自己在各地钓鱼的奇特经历,那些或惊险、或有趣的故事让张远不时发出阵阵笑声,两人的笑声在风中飘荡,暂时驱散了张远心中的阴霾,让他暂时忘却了民宿的烦恼,沉浸在这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不多时,两人就到了灵泽湖。张远和李大爷分别找了个合适的位置,支起了自己的渔具,开始下杆钓鱼。张远刚准备好,就不经意间瞥见李大爷的渔具,从鱼竿到鱼漂,再到鱼钩,都特别袖珍。
他不禁有些好奇,心想李大爷那鼓鼓囊囊的渔具包里明明装着大杆子,怎么却用这些小号的渔具呢?于是,张远好奇地问李大爷:“李大爷,您怎么用这小号的渔具啊?为啥不用大杆子钓大鱼呢?”
李大爷微微抬起头,看了一眼张远,笑着说道:“小伙子,你不懂。我钓鱼可不是为了吃鱼,只是为了享受这种悠闲的感觉,感受自己融入大自然的美妙滋味。用这些小渔具,更能体会到钓鱼的乐趣,而不是单纯地追求鱼的大小和数量。”
张远听了大感震撼,看人家李老爷子一看就是返璞归真,境界当真是高,简直高到大气层去了。
两人一边钓鱼一边聊天,张远这才了解到,李老爷子已经从体制里退休了好几年。至于退休前担任什么职务,老爷子却绝口不提,似乎对那些过往的官职并不在意,或者有着自己的考虑。
退休后,他就一直住在柳城,每天的生活就是看心情到全国各处去钓鱼,过着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的日子。这次,他听其他相熟的钓鱼佬说灵泽湖最近很火,鱼特别多,而且风景优美,便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带着大包小包的渔具地赶了过来。
其实,对于李老爷子说自己喜欢用小渔具钓鱼是因为不在乎渔获的大小只想体验这种感觉纯属扯淡,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老爷子的一个小之所以用小渔具,是因为之前用大杆子钓鱼的时候,技术不太好,总是只能钓到小鱼,为了避免尴尬,才想出这么个办法。
能钓大青鱼谁惜的钓小鱼苗,还不是技术不到位,说出来都是泪。
这次来灵泽湖,也是被这里频频出现的大鱼印所吸引,要不然怎么会鼓鼓囊囊地带了这么多渔具呢?
时间在两人的欢声笑语和专注钓鱼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太阳已经渐渐西斜。
虽然李老爷子一直用着小渔具,但也收获了几条小鱼苗,而张远凭借着熟练的技巧和对灵泽湖的熟悉,钓上来的鱼明显比李老爷子的大多了。
张远看到李老爷子钓上来的都是小鱼苗级别的,忍不住好一阵嘲笑:“李大爷,您这技术可得练练啊,怎么都是些小鱼呢?”
李老爷子听了,不服气地辩解道:“哼,你这小子懂什么?我这是因为杆子小,才钓到的都是小鱼。等明天,我换大杆子,一定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姜还是老的辣!”
张远听了,笑着说道:“好啊,李大爷,那我明天就等着看您的大显身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