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夜色深沉,一轮明月高悬夜空,仿佛在静观着这一切。御书房内,郭凌峰和孙博士彻夜商讨,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金融法规。
“殿下,臣以为,应规定钱庄的最低资本充足率……”孙博士指着卷宗上的一行字,对郭凌峰说道,“如此一来,便可有效防范钱庄因经营不善而倒闭的风险。”
郭凌峰点点头,深以为然。“孙博士所言极是,但这资本充足率该如何界定,才能既能有效控制风险,又不至于扼杀钱庄的发展呢?”
两人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确定了一个合理的方案。
“除了资本充足率,还需限制钱庄的业务范围。”孙博士继续说道,“臣建议,禁止钱庄进行高风险的投资活动,例如……”
窗外,天色渐亮,一缕晨曦透过窗棂,照亮了郭凌峰疲惫却坚毅的面庞。经过一整夜的努力,他们终于制定出了一套完善的金融监管措施。
与此同时,陶夭夭也没有闲着。她深知郭凌峰正在进行一项关乎国家命运的改革,也知道这项改革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为了帮助郭凌峰,她决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商界宣传新法规的意义和好处,争取更多人的支持。
“各位,我知道大家都很关心新出台的金融法规,也知道有些人对此颇有微词……”在一场由陶夭夭组织的商会聚会上,她款款而谈,“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些法规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大家的利益,是为了让我们的商业环境更加健康、稳定……”
陶夭夭声情并茂的演说,打动了在场的许多商人。他们开始意识到,新法规的出台并非是为了打压他们,而是为了规范市场秩序,是为了长远的发展。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像他们这样想。在城中一处豪华宅邸内,钱庄老板胡百万正一脸阴沉地听着手下的汇报。
“老爷,不好了!宫里传出消息,说是要对钱庄进行严格审查,还要限制我们的业务范围……”
“什么?!”胡百万猛地站起身,脸色铁青,“这分明是要断了我们的财路!”
他来回踱步,焦虑不安,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光芒。“去,备一份厚礼,我要去拜访一下户部尚书……”胡百万急匆匆地带着重礼来到户部尚书府邸,然而却被告知尚书大人抱恙,不见客。接连吃了闭门羹,胡百万心中愈发不安。他明白,这次的金融改革来势汹汹,绝非他一己之力可以阻挡。但他不愿坐以待毙,更不愿放弃多年来积累的财富和地位。他咬咬牙,决定铤而走险,将希望寄托在最后一张底牌上——吏部侍郎,他的亲舅舅。
然而,胡百万不知道的是,他的一举一动都在郭凌峰的掌控之中。自从得知新法规将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后,郭凌峰就暗中安排人手,密切关注着这些人的动向,特别是像胡百万这样拥有庞大资产的钱庄老板。他深知,想要顺利推行改革,就必须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几天后,陶夭夭再次召集商会成员,郭凌峰也出席了会议。会议厅内座无虚席,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气氛的凝重。
郭凌峰目光如炬,扫视全场,缓缓开口:“诸位,新法规颁布以来,得到了大多数商家的拥护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感谢。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无视法纪,试图以身试法……”
他的语气逐渐严厉,在座众人皆是一凛,纷纷猜测郭凌峰接下来要说什么。
“今日,我就要向大家揭露一个触犯新法规的典型案例!”郭凌峰语气冰冷,一字一句地说道,“胡百万,你可知罪?!”
话音刚落,几名侍卫便押着脸色苍白的胡百万走上台前。郭凌峰示意侍卫打开带来的箱子,里面装满了账簿、信件等物证。他拿起其中一本账簿,高声说道:“经查实,胡百万名下钱庄,多年来,利用高利贷、非法集资等手段,攫取巨额财富,其罪状罄竹难书!”
他每说一句,胡百万的脸色就白一分。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他无力反驳,只能瘫软在地,等待着命运的审判。而台下众人则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郭凌峰这次竟是动了真格……
郭凌峰的声音如同惊雷,在会议厅内久久回荡。台下众人鸦雀无声,皆被眼前这一幕震慑住了。他们从未见过郭凌峰如此严厉的一面,更没想到他真的敢对胡百万下手。
胡百万瘫坐在地上,面如死灰。他张了张嘴,想要为自己辩解,却发现任何言语在铁证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他知道,自己完了,彻底完了。多年来的经营,辛苦积攒的家业,都在这一刻化为乌有。
“来人,将胡百万押下去,依法严惩!”郭凌峰一声令下,侍卫便将瘫软如泥的胡百万拖了下去。旁观众人噤若寒蝉,眼睁睁地看着这位昔日的富豪沦为阶下囚,心中五味杂陈。
郭凌峰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新法规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绝非针对个人或势力。只要遵纪守法,诚信经营,都将得到朝廷的保护和支持。”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语气变得更加坚定:“今日之事,便是前车之鉴!我希望各位引以为戒,莫要重蹈覆辙!”
随后,郭凌峰趁热打铁,宣布了一系列鼓励诚信经营和金融创新的政策。他提出建立健全的信用体系,对守法经营的商家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同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这些政策的出台,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商人们的心田。他们意识到,郭凌峰并非要赶尽杀绝,而是真心希望与他们共同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胡百万的倒台,给其他心存侥幸的既得利益者敲响了警钟。他们终于明白,郭凌峰这次是动真格的,任何试图阻碍改革的人都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会议结束后,郭凌峰和陶夭夭并肩走出会场。连日来的奔波,让他们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疲惫,但他们的眼神却异常坚定。
“总算是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陶夭夭轻舒一口气,转头看向郭凌峰,“接下来,我们……”
她的话音未落,便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两人同时转头,只见一名侍卫神色慌张地跑来,在他们面前单膝跪地,语气急促地说道:“大人,不好了……”
“大人,不好了!孙博士……孙博士他……”侍卫语气急促,额头布满了汗珠,却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
郭凌峰和陶夭夭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不安。这段时间,为了制定新的金融法规,孙博士几乎日夜操劳,身体状况本就堪忧。莫非……
“孙博士怎么了?你快说!”陶夭夭心急如焚,一把抓住侍卫的胳膊,语气中带着几分焦急。
“孙博士他……咳血昏迷了,现在大夫正在府中诊治!”侍卫不敢耽搁,连忙将事情和盘托出。
郭凌峰闻言,脸色顿时一沉。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孙博士个人的健康问题,更有可能是有人故意为之!金融改革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难保不会有人铤而走险,采取报复行动。
他当机立断,沉声说道:“夭夭,你先回府,我去看看孙博士!”
陶夭夭也知道事情紧急,没有多言,只是叮嘱道:“一切小心。”
郭凌峰快步赶往孙博士府邸,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金融改革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绝不能因为任何威胁而退缩。胡百万的倒台,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接下来的几天,郭凌峰一边安排人手暗中调查孙博士昏迷的真相,一边继续推进金融改革的各项措施。令他欣慰的是,胡百万事件的震慑作用十分明显,那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官员和商人纷纷转变态度,表示坚决拥护朝廷的决策。金融改革的阻力明显减小,一场席卷全国的金融风暴似乎正在悄无声息地消散。
这日,郭凌峰处理完堆积如山的公文,疲惫地揉了揉眉心。窗外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半边天空,难得的静谧让他心中升起一丝暖意。
“峰哥,你看我准备了什么?”陶夭夭推门而入,手中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羹,脸上带着俏皮的笑容。
“夭夭,辛苦你了。”郭凌峰接过汤羹,轻轻抿了一口,一股暖流顿时涌上心头。
“这段时间,你也太累了。”陶夭夭坐在他身旁,语气中带着几分心疼,“不过,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我们……”
她的话还未说完,郭凌峰突然放下汤碗,眼中精光一闪,沉声说道:“不,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