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宫深处,矗立着一座气势恢宏、建筑风格独特的宫殿,名为紫宸殿。
紫宸殿不仅是唐皇日常处理政务的重要场所,更是他生活起居之地。
远远望去,紫宸殿的屋顶,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芒,那一片片,精心烧制,而成的黄色琉璃瓦,犹如镶嵌在天空中的宝石,熠熠生辉。
它们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材料,更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以及皇室,独有的尊贵与神圣。
宫殿分为前后两部分,前殿宽敞明亮,乃是唐皇听政之处。
而后殿则相对静谧优雅,是其休息就寝之所。
此刻在后殿的寝居里,凤天行正静静,躺在那张雕刻精美的床榻之上。
只见他双眼紧闭,脸色泛红如晚霞,额头上密密麻麻,布满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一旁的青樱见状,急忙快步走到床边,伸手轻轻拿起,一条洁白如雪的毛巾,走到不远处,放置的一只金制水盆旁。
她小心翼翼地将毛巾浸入水中,待毛巾充分湿润后,又迅速拧干多余的水分,接着轻柔地把它,放在了凤天行滚烫的额头上。
看着床上昏睡不醒的凤天行,青樱不禁微微摇了摇头,朱唇轻启道:“天行少爷,你明知道自己不胜酒力,怎么还偏要喝呢?
这下可好,醉得如此厉害。
”说罢,青樱轻轻地叹了口气,眼中却流露出一丝关切之情。
忙完这些后,青樱并没有离开床榻半步,而是静静地守候在旁边。
她那双美丽动人的眼睛,绽放出异样的光彩,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般,明亮而炽热。
她就这样,一动不动,,凝视着凤天行,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此时此刻,在青樱的心中暗自想着:“天行少爷这般模样,倒也别有一番魅力,竟是如此好看,如此迷人。
”不知不觉间,她已深深陷入,对凤天行的欣赏之中,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眼前这个少年。
这时,李祯和唐皇二人,一同踏入了前殿。
唐皇面带忧虑之色,刚一走进殿内,便抬起右手随意地招了招手。
一直在一旁,恭恭敬敬守候着的宫女,连忙迈着小碎步,匆匆忙忙地走上前来。
唐皇低声问道:“天行那孩子可曾醒来?
”宫女垂首答道:“回陛下,小少爷尚未苏醒。
”听到这话,唐皇眉头微皱,迈步朝着殿内,正中央的御案走去。
宫女恭恭敬敬地跪地叩头,声音清脆而响亮:“启禀陛下,小少爷目前尚未苏醒。
但已服用过醒酒汤,想来再过一会,便会清醒过来。
此刻,青樱姑娘正悉心照料着他呢。”
皇帝微微颔首,表示知晓此事,随后吩咐道:“嗯……待天行醒来之后,立刻将他带来见朕。”
宫女轻声应道:“是,奴婢遵旨。
”接着,她动作轻柔地缓缓站起身来,莲步轻移,朝着后殿徐徐走去。
唐皇这时又喊道:
“海公公,
一旁的海公公连忙上前一步,躬身回应道:“老奴在!”
唐皇眉头微皱,略带不满地问道:“朕不是早就命你,派人前去邀请公主前来赴宴吗?
怎的如今宴会都已然结束,却仍未见公主的身影?”
海公公面露惶恐之色,赶忙低头回答道:“回陛下,老奴对此,确实一无所知啊。”
皇帝脸色一沉,语气加重道:“既如此,那你即刻亲自前往,务必将公主给朕请来。
告诉她,朕欲为其挑选一位天赋异禀、才华出众的驸马。”
海公公不敢怠慢,急忙拱手作揖,然后小心翼翼地倒退至殿外。
待退出数步之遥后,方才转身朝着后宫的方向匆匆行去。
海公公离去之后,唐皇不禁摇头叹息,口中埋怨起来:“黎嫚这孩子,真是愈发任性妄为了,连朕的话都敢置若罔闻。”
站在一旁的李祯闻言,笑着劝慰道:“皇兄莫要动气,黎嫚这丫头。
自小就颇有主见,想必此番未按时赴宴,定是有着,她自己的考量和想法吧。”
唐皇满脸愁容,长吁短叹道:“王弟啊,你可不知道其中内情!
这两年来,那武三思一门心思,想要促成他小儿子与黎嫚的婚事。”
说到此处,唐皇不禁眉头紧蹙,继续说道:“此前由于皇室局势动荡难安。
朕寻思着,借助武家强大势力,来稳定朝纲,于是便将这件事情,告诉给了黎嫚这孩子。
哪曾想到,这丫头对此事极为抵触,甚至还跟朕大闹了一场!
自那以后,她对朕就心存不满,至今都不大愿意搭理朕。
朕当时也是气恼至极,索性下旨,严禁她踏出后宫宫门半步。”
唐皇停顿了一下,接着讲道:“谁能料到就在前些时日。
趁着守卫稍有懈怠之时,这丫头竟然,悄悄跟着容婆婆溜出了宫。
刚开始的时候,朕和皇后得知此事后,倒也并未过多担忧。
毕竟有容婆婆一路相随护佑,想来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
然而正是因为朕的一时疏忽大意,险些酿成大祸呀!
没过几日,朕和皇后就收到了容婆婆传来的急讯,说是黎嫚这孩子在木源森林里离奇失踪了!”
当时朕与皇后,正于宫中闲坐,忽闻此讯,我们二人的心瞬间便被紧紧揪住,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用力攥着一般,疼痛难忍。
朕当即面色大变,急忙传旨命大批人马,火速赶往,神秘莫测的木源森林去搜寻。
然而,尽管派出如此众多之人,他们苦苦寻觅许久,愣是连一丝蛛丝马迹,都未能发现。
自那以后,皇后终日以泪洗面,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她原本娇美的容颜,因过度哀伤而变得憔悴不堪,没多久更是病倒在床榻之上,病情日益沉重。
朕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实在不忍心,让皇后继续这般,痛苦煎熬下去。
于是,朕决定亲率一队亲信,再次深入那危机四伏的木源森林,展开更为细致全面的搜索行动。
就这样,日复一日,朕带着众人,在广袤无垠的木源森林中,里里外外找寻多日。
遗憾的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找寻,最终依旧是一无所获。
眼看着希望一点点破灭,朕的心情愈发沉重起来。
那时朕心想,黎嫚这孩子,恐怕已然遭遇不幸,凶多吉少了。
无奈之下,朕只得率领众人无功而返,悻悻然回到宫中。
回宫之后,朕的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与自责,甚至不知该如何面对皇后,向她开口诉说这个残酷的事实。
皇后得知,搜寻无果的消息后,情绪顿时失控,竟与朕大吵大闹起来。
她泪眼婆娑地质问朕,是否因为,对黎嫚逼迫过甚,才导致如今这般局面。
朕面对皇后的指责,一时语塞,无言以对。
哎......想到此处,唐皇不禁长长地叹息一声,满脸尽是忧愁之色。
那段时间,朕无心朝政,每日深陷愧疚当中,深深自责不已。
那时,朕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于是急切地询问容婆婆:“不过就是出宫一趟罢了,怎会平白无故,前往那危险重重的木源森林之中?”
容婆婆一脸愧疚之色,颤巍巍地向朕禀告道:“陛下息怒,此事全怪老奴,是老奴一时糊涂、私自作主,执意带着众人进入木源森林。
谁曾想,竟在林中遭遇了凶残的妖兽袭击,慌乱之间,公主殿下便与我们失散了。”
听闻此言,朕怒不可遏,大发雷霆,当即下令,将容婆婆一行人,打入死牢。
然而,即便如此严惩,又怎能让黎嫚这孩子,安然无恙地回到朕的身边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朕整日忧心忡忡,沉浸在失去爱女的痛苦与焦虑之中。
就在朕几乎绝望之时,突然间,收到了周将军,传来的喜讯——黎嫚这孩子,竟然平安无事,从木源森林中走了出来!
当得知这个惊人的好消息时,朕简直不敢相信,巨大的喜悦瞬间涌上心头,仿佛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穿透层层乌云,照亮了整个世界。
那段时间笼罩在朕心头的阴霾,也在顷刻间烟消云散。
朕兴奋不已,立刻派遣人马,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地赶赴木源森林,去迎接黎嫚这孩子回宫。
同时,还不忘第一时间,将此消息告知,深居宫中的皇后,好让她也能第一时间,知道黎嫚这孩子,还活着的消息。
不知什么原因,自打黎嫚这孩子,从木源森林回来后,整日像变了一个人,对朕的态度也缓和了很多。
这些时日,朕从皇后那里得知,黎嫚这孩子自打回来以后,每天都是在那发呆,时常还在那里傻笑。
整个人不是坐在那里发呆,就是行为举止让人看不懂,茶饭不思,整个人日渐消瘦。
这可把皇后心疼坏了,还以为这孩子,在木源森林受了什么刺激,导致精神不正常。
为此皇后哭哭啼啼,向朕哭诉,朕也感到诧异,便派御医前去诊断,可诊断过后,御医说一切正常,精神状态没什么不正常。
当时朕就感觉奇怪,于是,私下询问御医,竟然一切都正常,那黎嫚这孩子,怎么每日行为举止怪异。
御医告诉朕,据他观察,黎嫚这孩子,这些行为特征,是得了相思病。
所以朕就想着,让天行和黎嫚两个年轻人,试着相处看看,看看能不能,治好这种相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