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棠回道:“我只是猜测,再来也听说过一些谣言,嬷嬷,我们现在在岐南,没有人能够插手到这里,你尽管说。”
冯嬷嬷又长叹一口气,“可能这就是上天注定,让我在这里遇着小姐你,还能道出当年奚家的委屈。”
“小姐猜得没错,当年你的两位舅舅的确是逃出火海,可是伤势严重,到底是死是活我也不知.......”
“若是他们运气好,遇着大夫,说不定还能捡回一条命。”
“若是运气不好,怕是也死在了逃亡的路上。”
林书棠听罢,心里渐渐有了答案,既然他们能逃出火海,那他们就一定有办法活下去。
在这里,这两位舅舅是她唯一的亲人了。
这时,锅里的西红柿已经煮出汤汁,她将炒好的鸡蛋倒进去,撒上盐巴,大火收汁,将其盛起来。
最后还不忘洒了一点葱花。
冯嬷嬷闻着香味,立马从方才的哀伤中回过神来,“小姐,菜就做好了?”
林书棠笑道:“是的,做好了,嬷嬷,你先忙,我把菜端过去给大家尝尝。”
冯嬷嬷擦了脸上的泪痕,笑着应道:“是,小姐。”
林书棠端着炒好的菜,朝前屋走去。
半道上,她见着段砚洲迎面走来,笑道:“快来尝尝我炒的菜。”
段砚洲眼睫一抬,睁大眼眸,“你亲自去后厨动手炒的?”
林书棠笑着点了点头,“嗯。”
段砚洲将两步迈作一步,来到她跟前,一手接过她手中的碗,另一手摊开她的手心来看。
见着她的那双白皙的手完好无损,紧皱的眉头才缓缓松开,“下次这种活就让我,或者冯嬷嬷来,后厨里都是明火和油烟,若是烫着手,可不好。”
林书棠被他紧张的模样逗笑,回道:“这道菜嬷嬷不会做,所以我动手教她。”
段砚洲放下她的手,自然地牵着她的手,语调柔和道:“下次你教我,只需告诉我该怎么做便好。”
他的手心暖暖的,许是见她指尖微凉,握着她指尖时微微用力,将其紧紧包裹在掌心。
林书棠清澈的杏眸弯成月牙,笑着点了点头,“好。”
她说完,眼睛一眨,“我们快些把菜端去前屋,小心菜都凉了。”
“嗯。”段砚洲应着,牵着她的手,大步朝前院走去。
这几日来,没有再继续下雪,但是气温不见回升,地上厚厚的积雪没有融化的迹象,而冻成了坚硬的冰块。
两人穿过小院来到前屋。
这时,大哥大嫂和三妹,正围坐在一起吃西红柿。
他们见着林书棠来了,忙起身道:“书棠,你种的这个果子真好吃。”
林书棠接过段砚洲手中的那盘炒鸡蛋,放在一旁的桌上,笑道:“待会儿你们尝尝这个,更好吃。”
三妹快步凑过来闻了闻,“好香,二嫂你的手艺这不错。”
段砚洲走来道:“那是当然,不过,你可别惦记你二嫂的手艺,日后多吃吃二哥做的饭菜。”
段秦舟知道他二哥这是疼二嫂,十分配合地笑着点了点头,“不惦记,绝对不惦记。”
大嫂在大哥的搀扶下,扶着腰走来笑道:“没想到书棠不仅医术高超,就连厨艺也精湛。”
“我们段家真是捡到宝了。”
段秦舟十分认同地点了点头,她一抬头,正见到自家二哥一双眼睛都在二嫂身上。
看来何止是捡到宝,是老天爷赐给他二哥的一段上好良缘。
林书棠被大家夸得脸一下红通通的,连忙转移话题道:“准备开饭了,我去唤爹和娘。”
此时,段枫正在隔壁县衙和言县令处理公务。
姜氏和万香玉则在琢磨那台织布机。
林书棠刚要转身去,段砚洲连忙拦住她,柔声道:“你在这里烤火,我去唤爹娘,正好也有事要和言县令说。”
林书棠笑道:“我与你一同去,正巧也有事要和言县令说。”
段砚洲点了点头,两人一同动身前往隔壁县衙。
他们二人刚到时,正见着县衙里来了一位客人 。
这位客人穿着一身戎装,是位将士。
“爹,言县令,这位是?”段砚洲朝段枫和言县令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