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昂车关的次日,周云收到了方云海传来的暗影情报,得知清军残兵已然撤往祁县休整。
这一刻,他那紧绷的心弦才总算彻底放松下来,开始静下心来思虑战后的各项事宜。
一番思索后,周云又与孙明远反复商议,决定先全面摸清此次战损和缴获的情况,以便更好地部署战后的相关事务。
由于武乡战事已然结束,孙明远的武乡临时都统一职自动取消,他将继续担任近卫二团的团长。
于是,各营连的将领们依次报上自己麾下的损失状况。
近卫二团原本有近 4800 名热血男儿,如今却只剩下不足半数,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逝在战火之中,让人痛心不已。
警卫团除骑兵营外,原本 1700 人,如今仅存六成,其中还包括医护连等非战斗人员。
这些医护人员在战场上不顾危险,穿梭于枪林弹雨之间,救治伤员,可如今也难免遭受战争的创伤。
骑兵营因参战程度不深,原 800 人马,仅仅战损了百余人,相比之下,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还有方云海的暗影队,他们在暗处默默守护着大家,执行着危险的任务,此次也折损了近百人,每一个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他们的离去是夏军的重大损失。
这还仅仅是人员方面的惨重损失,物资的消耗更是触目惊心,几乎被消耗殆尽。
尤其是火药的消耗数量巨大,那堆积如山的火药在一场场激战中化为硝烟,如今只剩下空空的库房,让人倍感无奈。
周云望着汇总后那损失近半的兵马名单和空空如也的物资清单。
尤其是看到夜不收连近乎全军覆没的报告时,他的心猛地揪紧,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握住,痛得难以呼吸。
夜不收连仅回来了 26 人,如今因伤重感染,只剩下不到十人还在生死线上挣扎,他们躺在病床上,虚弱地喘着气,身上缠满了绷带,那血迹斑斑的绷带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夜不收连原连长姜云升,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在来汇报这个数据时,泪水夺眶而出。
那些离去的兄弟,都是他朝夕相处、同生共死的手足,是他用无数心血浇灌出来的精英,如今却大多凋零在这一战上,怎能不让人痛心疾首?
周云也是强忍着心中的悲痛,感慨唏嘘一番后,继续了解听取汇报对清军的缴获情况。
清军的火炮和火药都已被悉数摧毁,只剩下一堆堆冰冷的废铁,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不过,这些废铁倒是可以设法拉回军器局,或许能为工匠们的仿造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也算能从这惨败的战场上寻得一丝慰藉。
缴获的弓箭、刀剑、甲胄等倒是数量众多,堆积如山。
这些兵器虽沾染着血迹,有颇多损坏,但稍微修整便可装备全军,甚至还有剩余。
将士们看着这些缴获的兵器,心中五味杂陈,既有胜利的喜悦,又有对战争的无奈。
在缴获的人员当中,有一些人引起了周云的高度重视。
那便是为数不多的红衣大炮炮兵,这些人可是难得的技术兵种,而且又是汉人,沟通起来没有太大障碍。
周云深知,在这战火纷飞的时代,火器的威力不容小觑,自己往后定然要大力发展火器部队,这些技术人员无疑是雪中送炭,可有着大用场。
回想起之前为找不到合适的大炮操作人员而发愁,如今这些人出现,或许是上天对夏军的一丝眷顾吧。
在汇总完各项数据后,便是对人员的安排和军队的调配。
周云稍作思量后,便向罗洪下达了指令,令其率麾下四营精锐为核心,再征调襄垣、武乡两地的守备营,组成沁州守备团。
由罗洪担任团长之职,全力镇守昂车关这一战略要地。
与此同时,周云令孙明远率余下近卫二团,挟着刚刚大胜而归的赫赫威名,向着沁州城与沁源县进发,志在一举收复失地,将整个沁州纳入夏军的掌控范围。
准备待沁州全境光复之后,让沁州知州苏崇贤,以当地流民为根基,招募五千新兵。
为孙明远的近卫二团补充新鲜血液,使其战力得以迅速恢复与提升。
经此一役,与清军的激烈交锋让周云与孙明远敏锐地察觉到了军制中潜藏的诸多问题。
孙明远深思熟虑后,向周云详细阐述了自己对于军制的种种疑问与建设性意见。
往昔,军中将领仅有职位之分,却无明确的职称体系,这在指挥作战时弊端尽显。
当平级将领共同执行任务,且上级未明确指定主导与辅助关系时,极易出现相互推诿、懈怠散漫的状况,从而严重贻误战机。
基层职位尚在一个番号之下,矛盾尚不突出,可一旦到了营级以上,协调指挥便变得复杂棘手。
而且,对于将领的赏赐激励也因职位有限而陷入困境,毕竟职位数量稀缺,无法满足众多有功将领的晋升需求。
但倘若设立职称体系,情况便会大为改观。
将领们凭借自身功绩晋升职称,日后有了合适职位空缺,便可顺理成章地安排相应职务,这无疑为将领的培养与储备筑牢了根基。
于是,周云与孙明远反复研讨后,精心制定了三品九级的军队品级职称制度。
排长、连长、营长依次对应三等至一等都尉;
团长则划分为三等校尉,即三等仁勇校尉、二等振威校尉、一等昭武校尉;
旅帅及以上则设立三等字号将军,即三等星锐将军、二等月芒将军、一等日耀将军。
此外,原有的编制中每营辖五个连共八百人,实战中发现,如此兵力配置,防守一个驻点或城池时略显单薄,而两个营合守又显得臃肿,不仅兵力调配不便,管理起来也牵扯过多精力。
故而,周云计划在人员补充完备后,将各营兵力扩充至千人,构建起五连五排四班合成一营的全新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近卫二团的标兵营在战斗中大放异彩,战力超群,执行命令坚决果断。
鉴于此,周云打算在团级编制中,除了常规的前后正右中一到五营之外,着力扩充标兵营的规模至 1500 人,使其成为一个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特殊营。
这一举措将极大地提升团级指挥的灵活性,在战场突击中发挥关键作用,甚至成为左右战局胜负的重要力量。
如此一来,近卫二团的直接作战兵力将攀升至 6500 人,若再加上后勤、医护、信号、工兵、情报侦查等辅助人员,整个近卫二团将成为一支足有七千人的强大军团。
另一方面,警卫团的作战兵力不足问题也在此次战斗中暴露无遗。
不仅工兵连和夜不收连作为主要作战力量投入战斗,就连宣传连、信号连等非战斗单位也被迫参战。
这些人员历经艰辛培训,在战斗中的折损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有鉴于此,周云决意将警卫团的两个营扩展为五个营,新增四个战斗营,使总兵力达到六千人之众。
此役也让周云深刻认识到火器在当今战争中的巨大潜力与关键作用。
他准备让警卫团成为全火器部队,冷兵器只配备长刀和盾牌,和少量的弓箭手。
故而,他决定对原警卫营进行改编,将其中的医护连、宣传连、工兵连和后勤连调出,重新整编成一个辎重营;
而警卫连、夜不收连加上信号连则合编为亲卫营。
当然,目前这些都还只是周云脑海中的规划与设想。
一切具体实施都需等待孙明远成功收复沁州全境,并招募到足额兵员充实近卫二团之后,方能逐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