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辉在王家留了午饭,下午又陪着王章氏说了半天的话,临近傍晚的时候才离开。
离开的时候正好碰到下衙回来的王勉。
“舅舅,您回来了?”
王勉看着眼眶红红的外甥,神情有些复杂。
他拍了拍闵辉的肩膀,意味深长的说道:“你舅母说的那些话,你别放在心上。乔太夫人是个好人,待你也不薄,你别跟她混闹。”
“舅舅,我不懂,您为什么一直帮着太夫人说话?”
闵辉忍不住问王勉,“当初闵乔氏能嫁进侯府,难当不是因为王家?难道不是因为我母亲?”
“是。没有王家,没有你母亲,乔太夫人进不了宣平侯府。”王勉实话实说。
“那她在我母亲临终前答应要照顾我的事,可是假的?”
“不假。”王勉摇头,当时他也在场。
“可她辜负我母亲的嘱托,让她自己的儿子闵荣当了世子,这也是真的吧?”
王勉叹了口气,劝解道:“那是你父亲决定的事,跟乔太夫人无关。你不要把责任都推到乔太夫人身上。”
“你们府上请封世子的时候,你才两岁,而你大哥闵荣已经十几岁了,而且是老侯爷手把手教养长大的……”
王勉的话还没说完,闵辉已经阴沉着脸打断道:“舅舅,我先回去了。下次再来看您和舅母。”
说着抬脚就出了王府。
看着外甥倔强的背影,王勉眼中透露出浓浓的担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孩子心中只剩下了仇恨和野望。
***
闵乔氏在画角楼听了一整天的戏,午饭都是在画角楼用的。
回府的时候,闵乔氏还有些意犹未尽。
“难怪画角楼屹立至今,无人能出其右。果然有它的妙处!”
“太夫人要是喜欢,明天再去就是。”方嬷嬷也喜欢得很。
以前还在家做姑娘时,每次出席谁家的宴会,别的小姑娘都喜欢跟小姑娘一起玩儿,偏偏闵乔氏就最喜欢跟着她祖母混在老太太堆里一起听戏。
方嬷嬷这个贴身丫鬟,自然也免不得在一旁陪着。
久而久之,主仆俩都成了戏迷。
可惜,后来嫁到侯府之后,主仆俩就再也没有松快过。
闵乔氏嫁进侯府的时候,侯府正是风雨飘摇,急需大量的银钱填补窟窿。再加上王氏这个正妻嫁进侯府五年了,连个一儿半女都没生下。
所以,王氏举荐了王家护佑下的乔姓商贾之女入府。
当时的老太太为了侯府,也没反对闵乔氏入府,但是却很介意,自己的长孙出自商女的肚子。
所以,闵乔氏进府的同时,老太太就把自己身边的贴身大丫鬟林氏赐给儿子做了姨娘。
闵乔氏进府后,头一桩事就是和林姨娘争宠,抢着生下侯府长子。
好在有王氏这个原配的帮助,闵乔氏终究是抢先一步生下了闵荣。
而林氏生下的闵耀也只比闵荣晚了一个月出生而已。
抢着生下长子,闵乔氏又开始帮着王氏从老太太手里争夺管家权。
争到了管家权之后,自然就是长长久久的打理侯府,还要时不时的提防老太太给她使绊子。
直到老太太去世,林氏彻底安分下来,闵乔氏才稍微轻松了一点。
之后又是王氏怀孕、产子、抱病、去世,闵乔氏又要管家,又要照顾孩子,忙得不可开交。
可以说,闵乔氏嫁进侯府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哪一日是清闲的。
如今,好不容易闲下来了,可不就得变着方儿的痛快玩乐吗。
“明儿就不去了。免得人家画角楼还以为咱们占便宜没够呢。”闵乔氏笑着摆摆手。
因为赵志恒的事情,画角楼的吴管事承诺,以后闵乔氏去画角楼听戏都免费。
这个年头,听戏都是有钱人的消遣。
就说闵乔氏今儿听戏要的二楼的包间,还不是最好的包间,单是包间费用就收了二十两,茶水点心又花了十两,中午吃饭又花了十两。这就去了四十两。
这还是楼下戏台上演什么听什么的情况。
如果要点戏,那又是另外的价码。最便宜的都要百两起步。
若点的是名角儿的戏,或者是排场极大的戏,上千两那也是稀松平常的。
说一句,画角楼就是销金窟都不为过。
可如此高的消费场所,吴管事竟然说,闵乔氏以后去都给她免费。
啧啧,财大气粗!
当然,闵乔氏也不缺这几个钱就是了。
“明儿咱们去茶楼听书。”
闵乔氏之前养病那些时日,未佳给她请回来的说书父女组,她还记忆犹新。
之前就听未佳提过一嘴,说他们在君悦茶楼常驻说书。
“好勒!”方嬷嬷高高兴兴的应着。
“那我去安排。”未佳也随声附和着。可眼中却闪过一抹心虚。
只有阿九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反正去哪儿都没关系。她又听不懂戏,对说书也没兴趣。
如果非要说她有什么兴趣爱好的话,爱吃东西算不算?
今儿个在画角楼,闵乔氏三人都在兴趣盎然的听戏,只有她在专心致志的和桌子上的那些点心干果较劲儿,看看是她吃的速度快,还是跑趟小厮上点心的速度快。
嗯,她一个人吃了四盘干果,五盘点心,外加三壶牛乳花茶。
午饭还吃掉了闵乔氏三人分量总和的饭菜。
***
闵乔氏这边高高兴兴的安排好了明天的行程。
海棠院这边,吴氏在听到下面人禀报,说闵乔氏今天出门听戏,花掉了四十两银子的时候,心疼得呼吸都在痛。
“怎么花了这么多?”
吴氏捧着心口,神情激动,“哎哟,我的老天爷,老太太怎么就这么能花钱啊?怎么出门一趟,就花了四十两?这日子还过不过啊?”
看着吴氏小家子气的模样,周嬷嬷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如果她告诉吴氏,松鹤堂还花了二百两修小厨房,每月花了四十两请厨子,吴氏怕不是要吓得昏死过去?
“不行,我回头得跟侯爷说道说道。老太太这么花下去,不得把侯府家当都花没了?”
吴氏心痛得无以复加,想到什么似的,跟周嬷嬷确认道:“侯府账面上还有多少钱?”
周嬷嬷翻了翻手里的账册,“十八两。”
“多少?”吴氏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周嬷嬷于是又重复了一遍:“十八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