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赏人数高达几千人。
沈南辰找到统计打赏的详细数据,抛开那些几百以下的“小礼物”,光是打赏他的盟主就高达两千六百多人。
沈南辰不知道这个数据有多夸张,他只知道今天一天最少能赚将近百万。
这时,他才注意到六点多的时候,这位“熊猫”责编还卡着五万订阅的节点,给他发来一条祝贺私信。
“恭喜明月大大,目前是早上六点,首订已经突破五万,这是我们洋柿子中国网订阅模式开启以来,破五万订阅最快的记录,目前全网首日最高订阅记录是九万,按照现在订阅趋势,您的作品将成为我们网文作品第一本首订破十万订阅的作品,大大加油,我在这里提前恭喜了!”
首日订阅最高才九万?
他看了一眼数据,现在都快七万订阅了。
等等七万多了!
沈南辰定眼一看,好家伙,这么一会儿功夫,自己还没反应过来,他就从六万多涨到七万了!
相比于自己,洋柿子网站那边数据无疑更加准确,难怪“熊猫”责编在五万订阅节点就早早恭喜他破十万。
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不担心自己上架首日扑街的沈南辰突然感觉索然无味。
沈南辰前世,那些排行榜上热门小说动辄破十几万均订的小说大行其道,自己这点数据在这些大神面前只能说还算可以。
远没到那种可以傲视群雄的地步。
另一边,洋柿子中文网编辑部三组。
“浅浅恭喜啊,没想到你刚来不到一个月,就憋了一个大招,现在网站订阅模式首订记录已经被你手下的作者打破了!”
“这本《鬼吹灯》现在已经七万多订阅,眼瞅着就到十万订阅,到时候破了全网记录,你要请客啊。”
“人比人气死人,人家刚来一个月,手下就有了一位白金约作家,我什么时候也能有啊!”
“浅浅,你要加油啊,只要这本书剧情不崩,这半年整个编辑部的奖金就靠你了!”
“……”
整个编辑部一派喜气洋洋的气象,周围同事都过来跟姜浅浅报喜,眼神中蕴含着羡慕嫉妒等等情绪,都在不停说着她的好话。
姜浅浅一时间被吹捧的有点飘飘然。
想起前段时间在老东家的遭遇,到后来因为绩效,被迫跳槽走人,期间的难过、委屈、茫然还有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当成绩出来的那一刻,一切的负面情绪都烟消云散。
姜浅浅突然很想哭。
果然,一个人的坚持是成功最必要条件,旁人只看见她手下作者首成绩破了网站记录,或者会羡慕,或者惊呼她的好运。
只有她自己知道跟明月老师几十次沟通记录,她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现在网站第一步首订将要破十万的作者将是她亲自签约的。
想起之前通知上所说的,自己每个月都有巨额的项目奖金,还有年底的分红,姜浅浅深吸一口气。
她决定以后,更好态度服务这位明月老师,这哪是她的克星,简直是她的送财童子!
至于之前再跟他联系就是小狗的誓言,早就被她抛在脑后。
本来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安能弯腰事权贵的铁骨头,硬汉子!
但真有几十万扔在自己头上,还是高估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有这些钱,别说自己以后是小狗,就是给明月老师跪下她也愿意。
既然已经破戒了,那不如好好享受!
以后我姜浅浅就是明月老师的头号马仔!
下午三点,一直盯着《鬼吹灯》数据的姜浅浅,在一次刷新数据之后,看到终于破了十万订阅,直接跳起来大喊:
“《鬼吹灯》数据破十万了,我的天,建站以来第一本!”
闻言,正在工作的编辑们看着有点疯癫的姜浅浅,忍不住羡慕。
虽然大部分人得知六点就已经五万订阅的时候,就知道这本书破十万是大概率事件,可真的事到临头,还是让众编辑震惊。
这可是网文历史上第一本超过十万首订的作品,虽然他们作为洋柿子的编辑,但内心深处还是认为破十万订阅这种数据大概率将会在某点上的作品实现。
没想到这种历史记录竟然会出现在他们网站!
这可是网站第一本首订破十万的作品,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这样的荣誉,在座哪个编辑能忍住。
姜浅浅庆祝完坐下,因为太兴奋的缘故,小脸依旧红扑扑的。
她现在不是一般的编辑了,以后她就是手下有白金作家的编辑!
想到这里,她站起来朝众人大喊:“今晚大家都别走,一起去私房菜馆吃饭,我买单!”
“好,浅浅姐大气!”
“浅浅姐大气!”
“……”
编辑部众人听见有人请客吃饭,现场的气氛更热烈了。
现在《鬼吹灯》已经破了首日订阅最高纪录,但现在才不过下午三点,一天下来,到底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姜浅浅也忍不住期待。
不一会儿,拿到《鬼吹灯》最新数据的韩毅,赶紧小跑着前往总编办公室报喜。
像这样的活,是他最愿意干的。
韩毅深深明白,作为一个职场人,不仅要会干,还要会说,更要在上级领导看见的时候,会干会说。
他要是看不到,那你就去汇报。
韩毅刚进门就却忍不住向总编汇报:
“总编,我想您汇报一个好消息,您看中那本《鬼吹灯》不仅打破网文有史以来的首订记录,而且还是第一本十万订阅的作品!”
刘健坐在办公桌前连头都没抬,敷衍说了一句:“知道了。”
“韩主编,你最近的工作做的很不错嘛!”
韩毅知道总编肯定已经知道最新的消息,但没关系,领导知道那是他的事,他就是来汇报的,作为下属就要这么做。
“都是领导慧眼识珠,要不是您力排众议给他白金待遇,说不定人家还不愿意来。”
闻言,刘健笑着摆摆手,显然心情非常不错,转头问起另外一个问题:
“韩毅,《鬼吹灯》订阅的账号的信息统计的怎么样?”
“刘总编,数据在文档下一页。”韩毅早有准备,总编一边看着,他一边解释:“这本书引流目的非常好,根据统计,有超过一半的帐号,也就是五万多个账号,是昨天或者今天才注册的,他们大多数关注第一个作者就是当年明月,第一部订阅作品就是《鬼吹灯》。”
“也就是说,这五万付费用户都是专门为这本《鬼吹灯》来的?”
“对!”
“太好了!”
“韩主编,这次你做得太好了!”
听到这个数据,刘健脸上终于有了一丝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