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旧唐书》《资治通鉴》中均提到李密自斩杀翟让后,内心的骄傲与日俱增,仿佛登上了权力的巅峰,便开始不体恤士兵。在他看来,这些士兵只是自己手中的棋子,只要自己有足够的粮食,便足以维持他们的生计。

一日,李密视察粮仓,看到堆满粮食的仓库,心中满是得意。身边的亲信对他说道:“魏公,如今仓库粮食充裕,可是将士们有功却难以得到赏赐,这恐怕不利于军心稳定啊。”

李密却摆摆手,满不在乎地说:“无妨,钱财不过身外之物,只要有粮食,何愁将士不为我所用。”

徐世绩听说李密的言语后,心中满是忧虑。在一次宴会上,酒过三巡,徐世绩终于忍不住,当众开口讽刺李密:“魏公如今地位显赫,可对将士们的赏赐却如此微薄,难道不怕军心有失吗?”

李密心中一凛,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他强忍着怒火,说道:“徐将军这是何意?我李密对将士们不薄,粮食充足,何来赏赐微薄之说?”

徐世绩见李密不悦,心中暗叹一声,直言道:“魏公,将士们出生入死,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能有一份应有的奖赏,让他们和家人过上好日子。没有赏赐,如何能激励他们奋勇杀敌?如今钱财匮乏,你反倒是用重金安抚刚刚归附的人,我们瓦岗军的兄弟们怎能没有意见?”

李密被说中心事,心中更是不满,脸色愈发阴沉。宴会结束后,他回到营帐,心中对徐世绩的不满更加强烈。

几天后,李密召集众将,宣布道:“徐世绩将军战功赫赫,如今黎阳需要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镇守,我决定命徐将军前往黎阳。”

徐世绩心中一沉,他明白李密的用意,这是明显要疏远自己。他拱手说道:“末将遵命,只是担心黎阳战事吃紧,还望魏公慎重考虑。”

李密微微一笑,心中却在冷笑:“你如今已不再是当初的我不可或缺的将领,黎阳之地,正适合让你去好好施展你的‘才华’。”

徐世绩无奈,只能领命而去。他心中明白,自己已经失去了李密的信任,未来的路将更加艰难。

而李密则站在营帐前,心中暗自得意。他以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所有将领都对他敬畏有加,却不知他正在一步步走向失败的深渊。

李密打败宇文化及后,又赶上王世充在洛阳东都兵变,李密进驻东都的愿望就此破灭,为了笼络人心,在九月份,李密命令打开洛口仓散发粮食赈灾。然而,整个发放粮食的过程却显得极为混乱。

只见洛口仓的大门敞开,粮食肆意涌出,现场却没有一个负责组织管理的人,也没有任何人负责发放凭证。来领粮的百姓、饥民以及流民们,如同潮水般涌入,每个人都可以随意拿取自己想要的粮食。有的人为了能多拿一些,甚至几次往返奔波。

一位老者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粮食,眼中满是惊讶和欣喜,他颤抖着双手捧起一把米,喃喃自语:“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粮食啊。”

期间,还有人为了争夺粮食而大打出手,现场一片混乱。有的人力气小,拿不了多少粮食,便索性将米袋丢弃在路边,

从洛口仓城一直到城门,道路上遍布被遗弃的米袋,路上散落粮食的厚度达到几寸。

附近的强盗、盗贼们听说后,也带领部众、家眷前来取粮,据史书记载,当时前来洛口仓就食的盗贼、流民连同他们的家属将近一百万人。再后来,由于没有合适的淘洗粮食的容器,大家只好用荆条编织的简易筐子淘米,筐子缝隙较大,漏掉的米粒洒满整个洛水两岸十里范围内,米粒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宛如一层白茫茫的沙地。

赈灾现场人声鼎沸,尘土飞扬。

李密站在高台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得意。他转头对身边的贾闰甫说道:“此情此景,岂不是说明我们已经粮草充足,足以支撑我们的霸业了?”

贾闰甫却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回答:“主公,国家以民众为根本,民众把粮食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如今,民众像潮水一般涌来,确实是因为粮食的缘故。但您看看这乱象,有关部门竟然毫无组织、无纪律地发放粮食,如此浪费,恐怕不是长久之计啊。”

李密微微一愣,心中有些不悦,但看着贾闰甫一脸诚恳的眼神,又说道:“贾将军,你说的这些我也在考虑。但如今我瓦岗军刚刚立足,急需赢得民心,这粮食不发也不行啊。”

贾闰甫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主公,我明白您的苦心。但如此无序地发放粮食,不仅会导致粮食迅速耗尽,还会让百姓觉得我们瓦岗军混乱无章,失去对我们的信任。一旦粮食没了,百姓散去,主公的大业岂不是会受到影响?”

李密听后,心中的得意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焦虑和不安。他沉思片刻,终于说道:“贾将军所言极是,是我考虑不周了。我会立即下令,整顿粮食发放的秩序,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说完,他看向贾闰甫,诚恳地说道:“贾将军,你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我现在任命你为司仓参军,专门负责粮食的管理和发放。希望你能帮我把这件事情办好。”

贾闰甫见李密如此虚心接受自己的建议,心中十分感激,连忙拱手道:“主公放心,末将一定竭尽全力,不负重托。”

有了贾闰甫的精心管理,赈灾发放粮食的工作逐渐正规起来,到处散落粮食的现象也消失不见了。

前文我们介绍过,贾闰甫是历城(今属济南)人。他原本是裴仁基的部下,在裴仁基与瓦岗军对抗期间,贾闰甫劝裴仁基投降李密,并成功促使裴仁基率领部队归顺。李密对贾闰甫非常器重,任命他为元帅府司兵参军,兼直记室事。

不久后,在李密准备叛逃唐朝时,贾闰甫劝他不要这么做,但李密没有听从,最终被杀。贾闰甫因王伯当等人的求情而逃脱,后归顺唐朝,并在唐朝任职,着有《李密传》三卷。

此外,贾闰甫在《隋唐演义》等民间传说中也有出现,被描绘为秦琼的内弟,虽然在正史记载中,贾闰甫在隋唐历史中可能并没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但在小说中,他的形象被赋予了更多的故事性。

东都洛阳的隋朝军队多次被李密战败,又经历王世充兵变,城内将相之间互相残杀,因此,李密认为东都隋朝势力内部矛盾重重,战斗力锐减,李密目光望向不远处的东都方向,心中暗自思忖:“如今东都这副模样,内部自顾不暇,军队又有心无力,看来我很快便能将这东都收入囊中,成就一番霸业啊。”

想到此处,他的脸上不禁露出了些许得意的神色。于是,李密对属下说道:“我觉得,咱们很快就能平定东都了。”

时光悄然流逝,进入九月,王世充发动兵变已然两个月了。这两个月里,王世充展现出了非凡的权谋手段,已将大权稳稳地揽至自己手中。

掌握了东都大权王世充的做法却和李密的行为截然不同,他慷慨地给将士们发放着丰厚的赏赐,使得这些隋末将士们士气大振。同时,他还督促着手下人加紧修缮和制造各类武器装备,那忙碌的场景仿佛在预示着一场风雨即将来临。

在这一切的背后,王世充和李密一样,也不忘暗中谋划攻取对方的地盘,王世充心中暗暗盘算着何时将其一举夺取。

此时的隋朝军队,正值艰难之时,粮食的匮乏让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困境。而李密的军队也并非高枕无忧,军中缺衣少布的问题亟待解决。

这一日,王世充派遣使者前去请求与李密进行物资交换。使者言辞恳切地说道:“李将军,如今我军粮食尚有余裕,而贵军衣服短缺,何不互通有无,以解燃眉之急?”

李密听闻此言,心中不禁泛起了波澜。他也考虑到这笔交易看似对自己有些诱惑,可又隐隐觉得有些不妥。他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若是答应了这笔交易,或许当下能解决衣服的问题,可这王世充向来心思缜密,暗中谋划甚多,若我此时与他进行大规模的物资交换,会不会露出一些破绽,被他抓住机会呢?可是要是不答应,军中士兵的衣物问题又实在让人头疼。”

李密来回踱步,心中纠结万分。

这时,长史邴元真等人闻风而来。其实此时李密的手下部将们,自翟让被杀死之后,包括邴元真等人也已心怀鬼胎,各有心思,只想着借此机会为自己谋取私利。

邴元真凑到李密身边,讨好地笑道:“将军啊,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您瞧,如今东都的局势对我们如此有利,即便这王世充有些小心思,一时半会儿也翻不出什么风浪。再说,这粮食多了就是仓库里的一堆粮食,衣服可是能直接解决士兵们的实际问题啊。”

另一位长史也在一旁帮腔道:“是啊,将军,邴大人说得没错。咱们现在正是需要巩固势力,扩大优势的时候,可不能因为这些顾虑就错失良机呀。”

李密微微停下脚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邴元真见状,又接着说道:“将军,您想想,现在每天都有上百万的东都人望眼欲穿地盼着我们能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一些,如果连衣服都不能解决,那些人还会全心全意地支持我们吗?这份民心,咱们可不能丢啊。”

李密听了他们的话,心中的天平渐渐倾斜。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点了点头,说道:“罢了,就答应这笔交易吧。不过,大家也要小心行事,不可掉以轻心,密切留意王世充那边的动静。”

于是,李密便命人与王世充商议好了交易的具体事宜。

然而,交易达成后,因李密占据着重要粮仓,能够饱食无忧,此前,每天都有上百个东都的人赶来李密占据的城池投降。那时候的洛阳城中,粮食的供应尚不充足,很多百姓和士兵都挣扎在饥饿的边缘。面对李密给予的希望和援助,他们纷纷欢呼着投入李密的阵营。

可当洛阳城中换得了大量粮食辎重,有了稳定的粮食供应之后,投降李密的人却越来越少。李密见到这一情况,眉头紧锁,心中满是懊悔。他喃喃自语道:“唉,我当时怎么就没能看清这背后的利弊呢?只想着解决眼前的困难,却忽略了王世充的谋划,这岂不是正中了他的下怀?”

于是,在懊悔之余,李密当机立断,立刻停止了与东都王世充的交易。

从这次的物资交换事件中,可以看出李密此时的状态较为急功近利。他在面对眼前的利益诱惑时,缺乏足够的前瞻性和冷静的判断,急于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却没有充分考虑到潜在的风险。同时,身边长史等人的阿谀奉承也对他的判断产生了不良影响,使他陷入了短暂的迷茫和冲动之中。这也提醒着,在复杂的局势面前,领导者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一时的利益所迷惑,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王世充虽以布匹换得李密不少粮食,但东都洛阳人数庞大,填饱肚子只是暂时的,并不能彻底解决温饱问题。正在此时,他安排在李密军中的探子来报,称李密击败宇文化及率军返回之后,其麾下精锐之士与良马良驹大多在战场上不幸战死。同时,瓦岗军士兵亦疲惫至极,且因长途跋涉、连续作战,不少人染上疾病,战斗力大幅削弱。

王世充听闻此消息后,便盘算着要趁李密军队这种衰败之态展开进攻,可又忧心己方军队人心不齐,难以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左思右想,他便心生一计,找来左军卫士张永通配合自己上演了一出蛊惑人心的“神剧”。

左军卫士张永通按照王世充编导的剧情,在东都城中四处谎称自己接连三次在梦中见到了周公。

“周公”指的是周公旦,其是西周初年的杰出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帮助建立了周朝。他制定了礼乐制度,为周朝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被世人尊为“元圣”,是儒学先驱,其思想和实践对后世儒家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世人的心目中,尤其是在古代封建社会,周公代表着智慧、权威和正义,是上天在人间的代表。因此,王世充利用人们对周公的敬畏和崇拜心理,编造张永通梦到周公的谎言,试图借助周公的神圣形象来增加谎言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王世充则立即进入这个自己编导的剧情,假装对张永通梦到周公之事很好奇,赶忙命人找到张永通前来向自己传达所谓周公的“旨意”。张永通来到朝堂后,面对群臣一本正经的说到:“周公说李密大逆不道,为祸四海,天人生怨,应当由王世充将军率领军队协助其攻打李密。”

此言一出,满城皆知“元圣”周公评价李密不是“好东西”,要求王世充引兵讨伐李密。

不仅如此,王世充还为周公在东都城中专门建立庙宇,每逢出兵之时,必定先到庙中庄重地上香祈拜。同时,他又指使巫师设场做法,大肆宣扬周公想要让仆射王世充即刻讨伐李密,参与讨伐李密的将士将会以此建立功业,如果不立即出兵,士兵都会染上瘟疫死去,命丧黄泉。

因为东都城中的隋军士兵大多是楚人,迷信思想颇为盛行,听闻此等妖言邪语,皆信以为真,纷纷请战。

因地域文化传统因素,古代楚地巫风盛行。楚地主要指的是古代楚国所辖之地,其范围在历史上有所变化。最初楚地主要指的是今湖北西部山区和江汉平原一带,后逐渐向西溯江而上扩展到今四川东端,向北溯汉水而上扩展到今河南西南的南阳盆地和丹江流域,向南扩展到今湖南北部的洞庭湖平原,向东沿淮水和江水扩展到今河南东南、安徽北部、江西北部和山东南部、江苏、浙江一带。

楚地在古代就有着浓厚的巫风传统。从先秦时期开始,楚地的巫术、祭祀等活动就十分活跃。例如,在楚国的宗教信仰中,存在着大量对自然神灵、祖先鬼神的崇拜和祭祀仪式。这种巫风传统在民间广泛流传,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楚人对超自然力量有着较强的敬畏和信仰之心。

楚地的文化传承中,神话传说、鬼神故事丰富多样。这些传说和故事通过口口相传、民间艺术等形式代代流传,不断强化了人们对神秘事物的关注和信仰。比如楚地的神话中有许多关于神灵、精灵的故事,这些故事描绘了超自然力量的神奇和威严,使得楚人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和相信神秘事物。

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因素,隋末唐初,天下大乱,战争频繁。楚地的百姓和士兵也深受战乱之苦,生活充满不确定性。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往往会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而迷信思想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求。他们希望通过祈求神灵的庇佑来获得平安和保护,摆脱战争的苦难。

在当今科学角度来讲,在古代,楚地民众由于缺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解释,他们对许多无法理解的事情往往归因于超自然力量的作用。例如,一些自然灾害、疾病等,人们会认为是神灵的惩罚或鬼神的作祟,从而更加相信迷信的说法。在楚地军队中也不例外,士兵们面临着生死考验时,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柱来支撑他们。迷信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凝聚军心的作用。通过传播一些神秘的说法,如梦到周公指示作战等,能够让士兵们相信自己的行动是得到神灵支持的,从而增强他们的战斗意志和信心。

因此,古代军队的将领们为了更好地指挥军队,时常会利用士兵们的迷信心理。他们会编造一些谣言或借助一些迷信手段来激励士兵,使士兵们更加服从命令,奋勇作战。在这种情况下,迷信思想在军队中就更容易传播和盛行。

当时的王世充正是利用这个迷信行为编造的谎言,向民众和军士传达一种稳定的信号,即他的统治是得到上天认可的,是合法且正义的。这有助于安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为他的军事行动创造有利条件。王世充因刚兵变不久,民心和军心都不稳定,便通过编造张永通梦到周公的谎言,并声称周公指示他讨伐李密,从而为自己的军事行动找到了一个看似合理的借口。这样一来,他在发动进攻时就不容易受到其他势力的指责和干涉。

王世充看到张永通凭借精湛的演技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便立即精心挑选训练精良的士兵两万余人,同时精选两千余匹良马。

到了公元618年九月十日,王世充正式出兵攻打李密,出征队伍中军旗飘扬,且每一面旗帜上都清晰地写着张永通的名字,一时间军容极为盛大,气势逼人。

九月十一日,王世充的军队顺利到达偃师,在通济渠南面扎营。古偃师位于东都洛阳的东侧,两地相距约六十里(30公里)。古偃师即当今洛阳市偃师区,位于河南省中西部,洛阳盆地东隅,东邻巩义市,西接洛阳市洛龙区和孟津区,南倚嵩山接登封市和伊川县,北与孟州市隔黄河相望。偃师因周武王东征伐纣在此“息偃戎师”而得名,历史上先后有夏、商、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

为便于行军作战,王世充又命士兵在通济渠上迅速建造了三座坚固的桥梁。

通济渠建造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西段起自洛阳西苑,引谷水、洛水,向东注入黄河。中段从洛口到板渚,利用黄河的自然河流。东段起自板渚,引黄河水向东注入淮水。当时建造通济渠的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促进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在唐、宋时期,通济渠(汴河)成为南北水路交通的大动脉,承担着大量的漕运任务,对国家的经济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通济渠的开凿,使得黄河、淮河和长江的干道得以贯通,对南粮北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密得知王世充来势汹汹,处于战略考虑,留下王伯当防守金墉城,自己亲自率领精兵前往偃师,选择邙山这个战略要地,严阵以待。

邙山,又名北邙、芒山、平蓬山等,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部,东起洛阳市北,沿黄河南岸西至郑州市北广武山,长100多千米,山体被伊洛河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位于汜水东北部,由黄土低山丘陵组成,海拔180到230米;西段位于黄河谷地与涧河谷地、洛阳盆地之间,海拔250-450米。有平逢山、谷城山、翠云峰等33座山峰,翠云峰为邙山最高峰,其山顶部宽阔平缓,南北两坡陡峭,沟谷发育,是洛阳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

邙山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传说老子曾在邙山炼丹。山上建有上清宫以奉祀老子,附近还有道教寺观如吕祖庵、下清宫等。邙山还有仰韶文化遗址,这是新石器时期黄河中游地区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邙山陵墓群是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东周、东汉、曹魏等时期几十个帝王的陵墓及数以千计的皇族、大臣、将士的陪葬墓。

今日邙山的主要山峰包括平逢山、谷城山、宜苏山、翠云峰、首阳山等。其中,翠云峰为邙山最高峰,海拔约150米,山顶部宽阔平缓。傍晚时分的邙山景色被列为“洛阳八大景”之一,景色壮丽,万家灯火如同天上繁星。邙山不仅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也是现代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览,感受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李密选择在邙山南麓摆阵迎战王世充。安置好营寨之后,李密召集诸位将领开会,共同商讨应对之策。裴仁基率先发表见解:“王世充倾巢而出,洛阳城内必定兵力空虚。我们完全可以分出一部分兵力,镇守重要道路,如此可让他们无法向东进军。同时,再挑选出三万精兵,沿着黄河西岸迅速出击,逼近东都洛阳。而我军则在此暂且按兵不动。待等王世充后续再次出兵,我们再适时出击东都,对其进行逼迫,王世充必将首尾不得兼顾。如此一来,我军便有足够的冗余力量,而他们将会疲于奔命,如此,打败他们便是必然之事。”

李密听后面露赞许之色,说道:“你说得甚是有道理。如今东都洛阳的王世充军队,主要有三个难以对付之处。其一,他们的兵器打造精良,士兵作战勇猛;其二,他们已然决心深入作战,毫无退缩之意;其三,由于之前战事等因素,他们如今粮草即将耗尽,因此急于与我军求战。我们只需凭借坚固的城池坚守不出,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他们若进攻,城池坚固难以突破,想逃跑却又无路可退,如此僵持不下,不超过十天,王世充的头颅大概率就会送到我的面前。”

陈智略、樊文超、单雄信等将领考虑的作战方式却有不同,他们建议道:“依我们判断,王世充的作战士兵区区两万,数量甚少,而且前期多次与我军交战,他们屡遭挫败,士气低落,恐怕早已丧失了胆量。兵法上有云:‘兵力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展开战斗。’更何况如今我们的兵力不止超过他们一倍啊!况且江州、淮州新归附我军的士兵,皆渴望借此机会建立赫赫战功,我们应该趁着他们满腔锐气之时,果断出兵攻打敌人,必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实现我们的志向。”

于是,众将领纷纷大声议论,支持陈智略、樊文超、单雄信等将主张即刻出战的人占了十分之七八。

李密在这众将的意见之下,逐渐失去了判断,最终听从了即刻出战的建议。

裴仁基见状,深知其中利害,心急如焚,极力争辩。他言辞恳切,试图说服众人,但无奈众人并未被其说服,李密也不为所动。裴仁基见无力回天,气得直跺脚,连连叹息,对李密说道:“你这般行事,以后必定会后悔的。”

魏征此时对长史郑颋说道:“魏公李密虽然此前接连取得胜利,然而,战事残酷,在之前的战斗中,那些勇猛的将领和精锐的士兵大多已经壮烈战死沙场,如今士气也因为种种原因有所懈怠,如此状况,实在难以用来与敌人正面抗衡。况且如今王世充军队粮草匮乏,他们抱着必死一战的决心,这种情况下,正面交锋我们很难取胜。依我看,反而不如挖掘深沟、精心修筑高垒,凭借此等防御之势来抵御他们,如此坚持下去,不超过一个月,王世充的粮草必然会消耗殆尽,到那时,他们没了物资供给,必然会自行撤退。彼时我们再果断出兵追击他们,一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我们不妨再劝说魏公改变主意。”

郑颋听后却一脸不屑,回应道:“你这不过是些老生常谈的观点罢了。”

魏征闻言,他语气稍显激动,大声说道:“此乃奇妙且务实的计策,怎可说是老生常谈!如此绝佳的策略,你却不能理解,实乃可惜!”说完,魏征愤怒地拂袖而去。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男神一吻好羞羞废柴修真记洛尘张小曼古宅惊魂之阴阳咒偷生龙凤胎跑路后,总裁全球疯找爹懒,娘馋,全家没有我可怎么活修仙步步高崩坏世界的介入者步步登神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商夏小说全文完结阅读免费九转归幽爱情公寓里的美食家穿越盗墓:陪伴你长大豪门禁爱:男神买一送一被系统砸脸后,我与钟离互换身体开局穿越崩坏三,人生模拟爱莉港片世界之大佬要上岸崩坏三:【我的系统有问题】夜夜吻快穿:把冷情佛子诱拐回家李青踏上修真途佛系大小姐穿越古代悠闲生活嫁妖夫,算了,凑合过吧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重生归来,我是弃妃疯批帝姬嫁给摄政王后雄起了商夏是什么小说帅哥通讯录低调书迟作品开局发现一座灵石矿,螺旋起飞穿越到星际成神老婆大人我认栽狐妖:先跟容容谈恋爱,再救世界凹凸世界之与美好失之交臂侏罗纪世界,但我是方舟南巨?cos角色请勿带入本人穿越后我在异世界娱乐圈爆红八零娇软美人,二婚高嫁硬汉后被宠哭了葫芦成精后,种田发家燃爆异世网王:锦鲤加身的神之子瑶池长生密诀这宿主能处,让他宠炮灰,他真宠星宇世变国学道德经帛书版七零知青戏精爱吃瓜四合院:地下工作,从43年开始动物亲和MAX,温柔美人万兽迷圣诞诡异录崩坏被刀傻的我想救所有人遥知殊途
爱看读书搜藏榜:勇者队伍里的普通人穿越成废柴,驭万兽,瞳术定乾坤九转归幽地狱病院咒术回战:我成了五条悟的姐姐浅风不及你情深次元:我只是一个路过的赛亚人!骑士君的非凡之路诸天影视莽夫开局欢乐颂开局大宗门,我却意外成了散修太子妃手握空间踏仙路觉醒变异植物系,她在末世横行了毕业了好好爱照进深渊的月亮幽冥之契逆天,影后视后全是我不良人:悟性逆天,震惊不良帅述录说你私生子命贱,你带七个老婆造反?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重生赶海文里,我是路人甲快穿年代:拿下病娇反派生崽崽啦人在娘胎,我邦邦给女帝两拳穿越魔法纪元之至尊女法皇禁墟迷城国运强不强,全看宴姐浪不浪!正道诛天诸天修行,从功夫开始爱在梦里等花开少年歌行之不染凡尘遥知殊途神罚圣域:铁子的武神之路离婚当天,慕小姐改嫁前夫死对头君乃天上客穿成妖族太子后,美人师尊日日宠三生瑾瑜四合院之成就非凡男人三十,成功逆袭重回身体后,靠着现代科技鲨疯了斗破:我可以加点修行快穿:一本爽文中的爽文你我,一别两宽穿越1960四合院钓鱼又打猎穿书七零,捡个便宜老公宠到底约战里的咸鱼修仙重生之太子妃她是京城首富重生九零好时光山河与你皆安好离婚后,我上离婚综艺被疯抢,前妻跪求复合NBA:开局一张贾巴尔模板卡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女尊:穿成状元,我竟成了负心女四合院:从继承工位开始历史直播:我带秦皇汉武云游陵墓星辰恋曲:霸总的独家宠爱直男超甜,男主疯狂献上女主剧本哪吒之魔童闹海:传奇重生盗墓?不,我是三好市民【起源之书】大湖东去虫族:雌虫请勿靠近二乔,咱俩称呼各论的好不好崩铁:阿哈跟你心连心战双我就是这么护犊子有本事砍我鬼灭:把同僚的便当吃完有多爽离婚后摊牌不装了村长家的儿子蔫坏交易游戏,他先沉沦直播判案:我是个地狱判官国度:巫莲他是omega出狱我无敌,悔婚后女总裁哭麻了年代:四合院里的情报员杨凌修仙传边水猜叔,掌心的玫瑰一百个人性短故事小叔子成了准男友,未婚夫急红眼黑神话,不通关就灭世?我来助你快穿之天真小妖精叫君欲罢不能阿勒屯的风盗墓:我在盗笔扮妖精民国旧梦之灯火阑珊处仙妖异空战凡人修仙:从买到降雷符开始区区如懿,打就打了千载难逢缘和自己谈个恋爱怎么了!阮小姐退婚不怕陆少等你许久HP:我,捡伏地魔的垃圾带系统的糖糖那天我成了一名线人异形少女:双世界穿梭者四合院:我是傻柱堂弟母女共同穿越,一起带领全家致富开局就被法宝爆了菊星铁:邪恶奇物的发家史辽西夜行人慕忆,修真界的一朵奇葩闪婚后,被京圈太子爷宠上天宠溺之恋末世大佬: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