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三走到白洛颜身旁,低声说道:“东家,照咱们今天这施粥的阵仗,明天来的人肯定多得不得了。我刚才仔细观察了一下,隔壁那家准备的物资量差不多是咱们的两倍那么多,可即便是这样,排到后面的人都没领到东西。”
白洛颜微微点头,思索片刻后说道:“既然如此,那咱们明天就多准备些食材。不过棉衣就不用再准备了,今天这么一发放,消息肯定传开了,明天肯定会有很多人故意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过来,想浑水摸鱼。明天你就别跟着去施粥了,你想办法去买些药材,然后给各个庄子送去。现在各个庄子那边也在救济附近的村民,他们那儿的情况更艰苦,离京城远,根本没人管。京城附近的百姓好歹还能领到粥喝,偏远地方的百姓就只能靠自己自救了。你多费点心,不管价格多高,只要能买到药材就行。家里还有些御寒的衣物,到时候把衣物和药材一起送到庄子里去。”
郭三听了,深以为然,应道:“东家说得是,不管怎么样,京城附近的情况总归是有人在照应着,那些偏远庄子才是更需要咱们关注的。”
白洛颜又接着说:“咱们今天这么一弄,明天肯定会有别的人家效仿咱们发棉衣,这样也好,咱们今天既得了好名声,又能带动各家都多拿出点东西来给百姓,也算是一件好事。”
第二天,郭三按照白洛颜的吩咐,早早地出门去买药材了,由那个一脸横肉的打手带队前往城门口施粥。这次,他们准备了足足八锅的食材,粥里不仅有羊肉,还加了豆皮和豆泡,使得粥的口感更加丰富,营养也更加充足。馒头的数量也比昨天多了一倍,想着无论如何也要让更多的百姓能填饱肚子。
果不其然,正如白洛颜所料,今天有好几家都开始发放棉衣了,看样子应该是临时在自家府上收集起来的,男女款式、大小尺码都有。隔壁那家施粥的摊位,肉汤里也加了更多的肉,似乎是在和白家商号较上劲了。
白洛颜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情况。目前排队人数最多的就是他们白家商号和隔壁那家,还有城门口最近的一家,听说是皇上派人来施粥的,所以那边排队的人也特别多。其他人家的摊位前人数就都差不多,不温不火的。
白家商号这边,一边有伙计在盛粥,那几个打手一边向百姓们解释着:“咱们这粥里可不光是羊肉,还有豆皮和豆泡呢,这些可都是好东西,保准你们很多人都没吃过。”老百姓们听了,大多都一脸茫然,他们在京城生活,虽说这豆皮和豆泡已经卖了一段时间了,可价格太贵了,普通百姓一年到头都进不了一次城,就算进了城,又有几个舍得花钱买这些东西吃呢?
再看看排队的人群,今天穿着破破烂烂衣服的人明显增多了,队伍里几乎看不见穿着整齐的人,想必是把家里的破衣服都翻出来穿上,就为了能多领点东西。有人不死心地问:“今天还发不发棉衣了呀?”一脸横肉的打手板着脸,严肃地说道:“昨天都已经发完了,没有了,您去别家看看吧。”那些人听了,脸上都露出失望透顶的神情,不过当他们喝上一口白家商号的羊肉粥时,又觉得这一趟也算是值了,纷纷赞叹道:“这是什么粥啊,怎么这么好喝!”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各家各户在城门口的施粥活动一直持续到了正月十六才停止。这期间,城门口每天都是一番热闹又充满温情的景象,施粥的队伍、排队领粥的百姓,构成了这特殊时期别样的画面。不过好在朝廷终于接手了后续的赈灾事宜,开始统一安排发放赈灾粮,一切也逐渐变得更加有序起来。
关掌柜这边呢,带着人手去庄子里拉货了,毕竟之前因为雪灾耽搁了不少生意上的事儿,现在得抓紧时间把货物的事儿处理妥当。而郭三也没闲着,他带着人往各个庄子送去了药材和棉衣。那药材可是费了好大一番周折,通过孙太医的帮忙,高价才搞到了这么一批,虽然代价不小,但只要能帮到那些受灾的村民,一切也都是值得的。就连白洛颜之前从特殊渠道弄来的那些棉衣,也都一股脑儿地拿出来了,想着能让庄子附近的村民们都暖暖和和地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
这天,王管事跟着郭三一同过来,准备向白洛颜详细汇报这段时间庄子那边的情况。原来呀,另一个管事在之前那场大雪的时候,为了抢救被压在雪下的牲口,结果不小心腿被砸断了,情况十分危急。还是郭三赶到了现场,一看那伤势太严重了,赶忙把人拉到城里找郎中诊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前几天才把人送回庄子里养着,也算是暂时脱离危险了,不过后续还得好好调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