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国。
神京城,皇宫。
大明宫勤政殿。
就在曹阳于元界空间里,安抚那枚灵兽卵“小蓝”时。
康泰帝正在看锦衣卫呈上来的荣国府密报。
锦衣卫效率很快。
曹阳一行人刚由贾府出来没多久,详细的密报就被放置在康泰帝的龙案上了。
“去传廖长安觐见。”
康泰帝看到一半的时候,向一旁的戴权说了一句。
然后,又接着看下去。
一旁伺候的太监戴权不敢怠慢,赶忙出去低声吩咐门口的小黄门。
接着,戴权就立即回转,静静地站立在龙案旁。
“荣国府挺热闹呀,贾家还真的是败落了。”
康泰帝一边看密报,一边自言自语道。
而一旁的戴权则眼观鼻,鼻观心,安静地站在那里,不发出一丝一毫的声音。
戴权是贴身伺候康泰帝的太监。
龙案上所有密报都是经过他整理,通过区分轻重缓急,最后依次放置好的。
所以,戴权知道密报上的内容。
不一会,康泰帝全部看完,把密报放在桌案一角,拧眉思虑起来。
“戴权,靖安侯好像对荣国府挺好啊?”
康泰帝目光没有焦点的样子望着前方。
同时,嘴里幽幽地,与站立在一旁的太监戴权说道。
“呃,也不算好吧。
皇上,靖安侯收林家孤女为徒,是机缘巧合遇到的。
今儿又收贾家子弟为徒,可能是因为他干涉贾府之事,让徒弟林黛玉出荣国府自立门户。
靖安侯是为了弥补贾家才收的,奴婢是这么认为。”
戴权含含糊糊地回答道。
他是个老太监,混迹皇宫多年,早已是人精中的人精了。
同时,靖安侯是镇国宗师,还是个杀性很大的煞星。
没看之前密报上说。
姑苏城外的海面上,琉球王那三艘船上有近百名海盗,说杀就都杀了,眼睛都不眨一下。
最后连三艘大船都不见了,也不知道靖安侯用什么手段,弄哪里去了。
想到这里,戴权打了个冷颤。
他还想多活几年呢,可不想做靖安侯的剑下鬼。
并且,交好靖安侯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宗旨。
所以,刚才没给靖安侯上眼药,而是有所倾向地回答。
“哦?”
康泰帝再一回想,还真可能是这么回事。
不是康泰帝没有主张,人云亦云。
主要曹阳收贾兰为徒这一事。
他为了不暴露李纨,不让人联想到与李纨有关联。
曹阳把收徒这件事,做得前后衔接顺畅。
在徒弟林黛玉出贾府当天,接着贾母的话题才收的。
整个过程不突兀,不刻意。
很像是给史老太君面子。
并且是为他支持徒弟出荣国府,给贾家做的弥补。
任何人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都会这么认为,也挑不出理来。
“但是,贾家有两个人是靖安侯徒弟,这就有很大关联了。”
这时,康泰帝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和戴权说话。
说得也是事实。
曹阳不仅是靖安侯,他还是镇国宗师,这个身份就敏感了。
镇国宗师那是什么地位。
只要闭关的姬老祖不出来,镇国宗师就能决定这个龙椅皇位谁来坐。
这就不得不让康泰帝对曹阳多加关注。
所以,靖安侯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康泰帝的神经。
一旁的戴权是奴才。
奴才想要出头,站得住脚,就要对主子有用。
戴权十分明白这个道理。
于是,大脑飞快旋转,思考如何为主子分忧。
嗯!
戴权急中生智,想到了一件事情。
“皇上,荣国府倒是没什么,主要咱们摸不清靖安侯的态度。
奴婢记得,前些年选宫女,贾家把二房长女送进宫中了。
好像叫贾元春,现在皇后宫中做女史。”
女史做的是抄写文书工作。
说白了还是宫女,只不过是一个有文化的宫女。
戴权能够做到今天这个地位,被外界称为内相。
还是很有实力的。
他头脑灵活,为人八面玲珑,为主子分忧的同时,还不逾越。
表现得中规中矩,在主子身边非常有用。
这就很名副其实。
“贾元春?女史?”
康泰帝听闻,开始思虑起来。
是呀,荣国府不足为虑,主要是靖安侯的态度。
贾家是老牌勋贵。
正常应该归属于龙首宫太上皇一脉。
但是,贾家太过没落,太上皇还有些看不上他家。
可毕竟归属于龙首宫。
如果,以进宫的贾元春为棋子,把她提为后宫嫔妃。
这样,即顺了太上皇的意,在龙首宫面前表示了妥协,表明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态度。
以后大明宫再有什么政令,太上皇想干涉,也得想一想。
这就是一种交换。
同时,把贾家女提为嫔妃,也是给靖安侯一个试探。
同样也是一种交换,一举两得。
如果靖安侯重视贾家。
那么康泰帝做的这件事情,就符合靖安侯的意。
靖安侯也会顺理成章的支持康泰帝。
如果反之,大明宫会错了意。
那也没什么。
荣国府就是个蹦不起来的蚂蚱,扶植起来,再给他狠狠打压下去就行了。
并且这里还牵扯一位关键人物,那就是“王子腾”。
王家是贾家亲家。
王子腾是家主,现任京营节度使。
王子腾也是最近被康泰帝收拢的,唯一掌有兵权的大臣。
康泰帝太不容易了。
坐在皇位上,兵权却把持在龙首宫太上皇手里。
王子腾还是康泰帝以“九省统治”,二品官职为饵。
才釜底抽薪,收拢到自己阵营的。
王子腾是贾元春嫡亲舅舅。
贾元春封妃,王子腾水涨船高,也算是给王子腾跳槽的见面礼。
更算是千金买马骨,为满朝文武打了个样。
说明只要听从康泰帝指挥,升官发财,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这哪是一举两得,这是一举三得啊!
康泰帝想通这些后,心中有了主意。
这时,宫外小黄门禀报,锦衣卫指挥使廖长安请求觐见。
于是,康泰帝放下了杂念,说了句:“宣!”
然后,就起身在地上来回走动,思考着要问廖长安的事情。
廖长安是九品武者,官职锦衣卫指挥使。
进殿后,给皇帝叩头行礼等一系列流程做完,康泰帝赐座。
一旁的戴权给他搬来一个锦墩。
廖长安谢过后,坐了个边,垂手在那等着问话。
康泰帝坐回龙椅,喝了一口茶水。
开口问道:“扬州林如海之死,查的可有眉目。”
林如海那可是康泰帝的亲嫡系。
当年是康泰帝钦点的探花郎,在朝中任兰台寺大夫。
后因国库空虚,税收吃紧,被康泰帝派往扬州担任巡盐御史。
就是为了监督江南盐业,为国库收拢盐税。
林如海为官刚正不阿,品行高洁。
没想到一入扬州,就深陷江南官商联合起来的旋涡之中。
先是儿子夭折,接着嫡妻病故。
林如海却依然毫不退缩,毅然决然地把长女送至神京城外祖家。
自己孤身留在江南与敌斗争。
可惜,事与愿违,最终命丧扬州。
林如海在江南时,一直与紫禁城康泰帝有书信联系。
君臣都怀疑是江南这帮盐商下的毒。
可却没有证据。
林如海病故后,康泰帝命令廖长安多派锦衣卫里的精英高手下江南。
要彻底查清这件事情的真相。
今日就是问结果的。
廖长安听后,赶紧离坐跪倒。
“回禀皇上,卑职无能,至今还没有有用的消息传来。”
这是实话。
几个锦衣卫精英高手秘密下江南,只是传回来好像与江南甄家有关系。
但也只是有迹象表明,其他仍旧毫无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