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入深境,破局展宏猷
李明坐在书案前,眉头紧锁,就像正在解高等数学难题的大学生。
他手中的毛笔快速地在纸上划动,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写写画画间,时不时挠挠头,仿佛在和极为刁钻的问题较劲。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侧脸上,他能感受到那一丝温暖,阳光映照出他坚毅的轮廓。
一旁的茶水早已凉透,他手指触碰到茶杯时,只觉一片凉意,可他却浑然不觉。
“改革不能半途而废,必须一鼓作气!”李明低声自语,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在安静的房间里轻轻回荡。
他深知,那些旧势力犹如潜伏的毒蛇,一旦有机会就会反扑,必须以雷霆手段,彻底斩断他们的獠牙。
他眼中闪烁着光芒,如同燃烧的火焰,那光芒中充满了破釜沉舟的决心。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明终于停下笔。
他看着眼前这份详细的土地分配细则,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能看到他洁白的牙齿在阳光下微微反光。
这份细则,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必将彻底颠覆旧有的土地制度,让那些趴在百姓身上吸血的蛀虫无处遁形。
他仿佛看到了大明百姓扬眉吐气、笑容灿烂的场景,仿佛能听到百姓们欢快的笑声。
然而,就在改革春风吹拂之时,阴影也在悄然滋生。
费聚,这个平日里贪婪成性的家伙,在看到新的土地分配细则后,眼睛里闪烁着贪婪的光芒,就像看到腐肉的鬣狗,那目光中透着赤裸裸的渴望。
他明白,新的细则彻底断了他的财路,让他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靠着手中的权力搜刮民脂民膏了。
“这朱元璋,简直就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费聚恶狠狠地低语,声音中充满了怨恨,那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样。
他那双小眼睛里,闪烁着狡猾的光芒,仿佛一只蛰伏的毒虫,正在暗中寻找着机会,想要给李明致命一击。
“弟兄们!”费聚在私下里悄悄地煽动着士兵,声音带着蛊惑的意味,就像一只狡猾的狐狸在一步步地引诱着猎物,“这朱元璋的改革,是想把我们往死路上逼啊!以后咱们兄弟们,哪来的油水捞?谁来养活咱们的家小?”那些不明真相的士兵,很快就被他煽动起来,心中充满了对改革的不满和怨恨。
“费将军说得对!这改革,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咱们的利益,不能就这样被剥夺!”
“要去找朱元璋讨个说法!”
费聚看着群情激奋的士兵,嘴角露出一抹阴险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布下的这颗棋子,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
此时,在县衙门外,费聚的副官低声在费聚耳边说道:“将军,都安排好了,兄弟们都等着您的命令呢。”费聚的嘴角再次微微上扬,露出那抹阴险的笑容,他抬起头,看向县衙的方向,县衙外乌云压顶,他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那气息沉甸甸的,仿佛能触摸到一般。
数百名士兵如同炸了毛的刺猬,个个面红耳赤,拳头攥得咯咯作响,他们的怒吼声、叫骂声、抱怨声此起彼伏,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那嘈杂的声音几乎要冲破耳膜。
“这什么狗屁改革!老子出生入死,到头来连口汤都喝不上!”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士兵怒吼道,唾沫星子四处飞溅,有几滴溅到了李明的脸上,李明能感觉到那点点温热与湿润。
李明站在县衙门口,看着眼前这群情绪激动的士兵,心中如同压了一块巨石。
他知道,费聚这老小子在背后搞鬼,煽动士兵闹事。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带着丝丝凉意进入鼻腔,他目光如炬,扫视众人,高声说道:“兄弟们,我知道大家对新的土地分配制度有意见,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但你们有没有想过,长远来看,这改革对大家,对整个大明,都是利大于弊的!”士兵们面面相觑,嘈杂声渐渐小了下去,他们的眼神中带着疑惑。
李明趁热打铁,继续说道:“现在咱们大明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只要你们好好干,以后升官发财,不在话下!你们的家人也能过上好日子,不再受苦受难!想想你们的妻儿老小,难道你们忍心让他们继续跟着你们吃糠咽菜吗?”李明的这番话,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士兵们的心田。
他们原本紧绷的神经,也逐渐放松下来,能看到他们脸上的肌肉慢慢松弛。
是啊,谁不想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呢?
谁不想光宗耀祖呢?
“朱大人,您说的是真的吗?”一个年轻的士兵小心翼翼地问道,声音带着一丝期待。
“当然是真的!我朱重九什么时候骗过你们!”李明拍着胸脯保证道,手掌拍在胸膛上发出“砰砰”的声音。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只要你们好好干,我保证,以后大家都能吃香的喝辣的!”
“好!我们相信朱大人!”士兵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脸上露出了笑容,那笑容里带着信任。
费聚在一旁看着这一幕,脸色铁青,如同吞了一只死苍蝇。
他原本以为,这次煽动可以彻底搞垮李明的改革,没想到,竟然被李明三言两语就给化解了。
他狠狠地瞪了李明一眼,转身离去,脚下的靴子踩在地上发出重重的声响,嘴里低声咒骂道:“算你小子走运!下次,就没这么好命了!”
宋濂站在人群后方,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宋濂看到李明一番操作,把费聚那伙人给安抚了,不仅没反思自己,反而变本加厉,又开始写批判改革的文章。
只见他挥舞着那杆笔,笔杆与纸张摩擦发出“唰唰”的声音,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批判改革的文章,还到处散播,真可谓是“笔杆子一动,天下大乱”。
李明听到手下汇报,差点没笑出声,心想:这老头,还真是个执拗的倔驴。
不过,他也明白,宋濂这种人,你越跟他硬刚,他越来劲。
只能智取,不能硬碰硬。
“刘先生,看来咱们得换个思路了。”李明放下手里的奏折,看向一旁的刘伯温,脸上带着一丝无奈,又夹杂着一些狡黠。
刘伯温捋了捋胡须,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了然的笑容:“主公所言极是,既然有人想掰扯掰扯,那咱们就给他个机会。不如举办一场辩论会,公开阐述改革理念,让那些质疑的人都好好听听,咱们的改革,到底是为了什么!”
李明一拍大腿,兴奋道:“好主意!就这么办!”他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些顽固派被自己的理论辩得哑口无言的场景,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一抹得意的微笑。
然而,世事难料,就在辩论会的前夕,一个惊人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县衙:宋濂那老头,竟然找来了一帮有名望的老者来助阵!
“什么?宋濂竟然找了帮手?”正在喝茶的廖永忠一口茶喷了出来,那茶水如同喷泉一般,溅得到处都是,一些溅到了他的手上,他能感觉到那湿热,他的眼睛瞪得像铜铃,满脸通红,一边剧烈地咳嗽一边不可思议地看着前来报信的士兵。
“这……这宋老头也太不讲武德了吧!”费聚得知消息,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脸上的肥肉都跟着颤抖,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突然加快,心里直打鼓。
县衙里的其他人,也都纷纷露出了惊讶的表情,面面相觑,议论纷纷,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一时间,整个县衙都笼罩在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中。
李明得知消息,只是微微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如同看穿一切的智者。
他缓缓站起身,能感觉到衣服的布料轻轻划过身体,眼神坚定地看向窗外,窗外的景色映入眼帘,他语气平静地说:“看来,这场辩论会,会比想象中更有趣。”说罢,他拿起桌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水滑过喉咙带来一丝凉意,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房间,留下了一室的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