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终大捷,国威耀四海
李明捏着手中的情报,昏黄的灯光在他指尖跳跃,他的眼神坚定如炬,仿佛能穿透纸背,直视远在千里之外的帖木儿。
灯光下,他的影子在墙壁上微微晃动,他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那笑容在光影交错中显得格外清晰。
“反对声音?呵呵,看来这帮老家伙坐不住了。”李明轻声低语,语气中带着一丝玩味,那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轻轻回荡。
他放下情报,缓缓起身,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能清晰地感觉到脚下木质地板的纹理。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一股微凉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淡淡的花香,轻抚着他的脸颊。
窗外,月光如水,洒落在寂静的皇宫之中。
宫殿的琉璃瓦在月光下闪烁着清冷的光,远处的楼阁在月色中影影绰绰,好似一幅水墨画卷。
李明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微微的凉意,那凉意顺着鼻腔直达肺腑,让他整个人都清醒了几分。
次日,朝堂之上,气氛异常凝重。
朝堂内,朱红色的立柱高大而威严,上面的金色纹路在微弱的光线下隐隐闪烁。
殿顶的藻井深邃而神秘,仿佛藏着无数的秘密。
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下一道道明亮却又带着几分压抑的光线,落在地上形成一片片不规则的光斑。
帖木儿帝国的使节,一改往日的谦卑,趾高气扬地站在大殿中央。
他身上华丽的服饰在阳光下闪耀着刺眼的光芒,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一种傲慢的姿态。
他清了清嗓子,那声音在空旷的朝堂里显得格外刺耳,用生硬的官话说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我国国内对于之前的条约,存在一些异议。经过慎重考虑,我们决定……单方面修改部分条款。”
此话一出,朝堂顿时一片哗然。
“放肆!”
“简直是岂有此理!”
“当我们大明是泥捏的吗!”
文武百官纷纷怒斥,那愤怒的声音如滚滚雷声在朝堂上回荡,他们的脸涨得通红,眼睛里燃烧着怒火,恨不得立刻冲上去,将那使节撕成碎片。
有的官员气得双手握拳,指关节都泛白了;有的官员则不停地跺脚,表达着自己的愤怒。
老朱的脸色也阴沉了下来,他紧紧地盯着那使节,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仿佛一头被激怒的雄狮。
他坐在龙椅上,身体微微前倾,双手紧紧地抓着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然而,面对众人的怒火,那使节却丝毫不惧,反而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那笑容在众人的愤怒中显得格外刺眼。
“诸位大人,不必动怒。我们只是希望,能够达成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协议。”
“公平合理?你们这是赤裸裸的背叛!”
“简直是狼子野心,恩将仇报!”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李明缓缓站了出来。
他的脚步沉稳而自信,每一步都踏在众人的目光之中。
他走到大殿中央,目光平静地看着那帖木儿使节,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从容和智慧。
“贵使所言差矣。”李明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中,那声音仿佛有一种魔力,让原本喧嚣的朝堂瞬间安静了下来。
“两国之间的条约,乃是经过双方共同协商,慎重签订的。岂能随意更改?这不仅是对我大明的不尊重,更是对贵国自身信誉的损害。”
那使节冷笑一声:“李大人此言差矣。时过境迁,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也是为了维护我们国家的利益,迫不得已。”
李明微微一笑:“维护国家利益,当然是理所应当。但贵使的方式,未免有些……不太光明磊落。”
他顿了顿,目光扫向站在一旁的各国使节。
只见他们一个个都低着头,不敢与李明对视,显然是在观望形势。
李明心中冷笑一声,这些家伙,果然都是墙头草,风往哪边吹,就往哪边倒。
“既然贵国对条约有所不满,那我们不妨坐下来,重新商议。”李明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神秘。
“重新商议?”那使节愣了一下,显然没有料到李明会如此轻易地松口。
此时,他心中暗自思索:这李明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难道真有什么后招?
“当然,不过……”李明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在商议之前,我想先问贵使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那使节有些疑惑地问道。
李明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如果我说,我有一个方案,可以让你们帖木儿帝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比现在多十倍的利益,你信吗?”
“十倍利益?!”帖木儿使节瞪大了双眼,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原本倨傲的神情瞬间龟裂,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疑惑和难以置信,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内心挣扎着:这是真的吗?
会不会是李明在故意欺骗我?
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或者是眼前这位年轻的大明官员在戏耍自己。
“李大人,你……你没开玩笑吧?”使节的声音都有些颤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李明轻笑一声,顿了顿,继续说道:“当然,这十倍的利益,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需要建立在双方更加紧密的合作之上。”
接下来的谈判中,李明充分展现了他作为穿越者的智慧和口才。
他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明朝与帖木儿帝国之间的合作潜力。
“诸位请看,”李明指着桌上的地图,侃侃而谈,“我大明物产丰富,丝绸、茶叶、瓷器,无一不是畅销海外的商品。而贵国地处东西方交汇之处,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如果我们能够加强商贸往来,互通有无,那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贵国可以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不仅可以收取丰厚的贸易税,还能促进国内商业的繁荣。而且,我大明的先进技术和文化也可以传播到贵国,帮助贵国提升国力。”
使节皱了皱眉头,质疑道:“可这贸易往来真能有如此大的利益?而且你们大明的商品进入我国,会不会冲击我们的本土产业?”
李明微笑着反驳道:“贵使有所不知,我大明的商品虽然优质,但也需要贵国的特色商品来丰富我们的市场。双方的贸易是互补的,并不会对贵国的本土产业造成冲击。相反,通过贸易,贵国可以学习我们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产业水平。而且,我们可以签订相关的贸易协定,保障双方的利益。”
为了增加说服力,郑和适时地站了出来,向帖木儿使节展示了明朝强大的航海实力。
他详细介绍了宝船的构造、航线的开辟以及沿途各国的风土人情。
使节听得入了迷,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无数商船在海上穿梭,将大明的商品运往世界各地。
那壮观的景象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让他对与明朝的合作充满了期待。
“更重要的是,”李明补充道,“我大明向来以诚待人,重信守义。只要我们达成共识,便一定会信守承诺,绝不违背。”
帖木儿使节的脸色变了又变,从一开始的怀疑,到后来的动摇,最终变成了敬佩和信服。
他心中暗自感叹:李明果然名不虚传,这一番分析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服。
他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位年轻的大明官员,确实有着非凡的智慧和魄力。
“李大人,”使节深吸一口气,语气诚恳地说道,“您说得很有道理。我们之前的确有些短视了。经过您的分析,我们才意识到,与大明合作,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最终,帖木儿使节表示,愿意维持原条约,并进一步加强与明朝的合作。
朝堂之上,欢呼声雷动,文武百官无不为李明的智慧和手腕所折服。
此时,有的官员心中暗自庆幸,多亏了李明,才化解了这场外交危机;有的官员则对李明充满了敬佩,觉得他是大明的栋梁之才。
老朱也龙颜大悦,连连称赞李明为国之栋梁。
谈判结束后,李明独自一人站在皇宫的角落里,抬头望着天空中的明月。
月光洒在他身上,给他披上了一层银色的光辉。
他知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他还有更多的挑战要去面对。
“大人,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应对其他国家的试探?”郑和走到李明身边,轻声问道。
李明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接下来,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外交。”
发生事件
其他国家纷纷与明朝签订更深入的合作条约,明朝的国际影响力达到顶峰。
李明站在朝堂之上,目视着各国使节纷纷走上前来,签署着更深入的合作条约。
金碧辉煌的大殿里,每一步都伴随着铺地红毯的沙沙声,那声音轻柔而有节奏,仿佛是胜利的乐章。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胜利的香气,那是淡淡的檀香混合着众人兴奋的气息。
各国使节面色肃穆,手捧羊皮纸,一个个庄严地在明朝国徽下签下自己的名字。
他们的笔尖在羊皮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历史的笔触在记录着这一重要的时刻。
“大明的威严,不容侵犯!”一位来自高丽的使节签完后,激动地高呼,那声音洪亮而激昂,在朝堂上久久回荡。
周围的使节纷纷附和,朝堂上响起了如雷般的掌声,那掌声震得殿顶的灰尘都微微颤动。
李明站在皇宫朝堂之上,接受众人的朝拜和欢呼,他知道自己的外交拓展目标已经实现,明朝成为国际上备受尊重的大国。
李明缓缓举手,示意众人安静。
他的声音清澈而坚定,宛如金石之音:“各位使节,各位大臣,今日的成果,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大明的外交胜利,不仅巩固了我们的国威,更开启了新的篇章。”
朝堂上,文武百官和各国使节齐声高呼:“大明万岁!李大人万岁!”欢呼声中,李明深深地鞠了一躬,接受众人的敬意,同时心中暗下决心,绝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然而,李明在享受胜利的同时,也意识到国内还有许多事务需要改革,他望着远方,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
欢呼声渐渐平息,李明站在朝堂之上的高台,俯瞰着下方的群臣。
他的目光透过窗户,望着远方的天空,眼角的余光中,是一片蔚蓝。
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轻轻撩动着他的衣角,李明的心中却燃起了一把烈火。
“大人,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应对国内的反对声浪?”郑和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李明微微一笑,目光坚定:“郑和,国家的强盛,不仅需要外部的和平,更需要内部的稳定。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心中有信念,脚下的每一步都会坚定无比。”
他缓缓转身,面对着千百双期待的眼睛,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光明的前景。
“前方,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李明我,已经做好了准备。”话音未落,他大步流星地走下高台,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