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当天晚上,老胡氏就召集全家老老少少开始商定起了关于修新房的事情。
老胡氏并没有直接言明自己所发现的一切,反倒是将修新房的事情推托到即将入秋天气转凉家里边的房子似乎不够用的借口上。
其实即便老胡氏没有点明,老苏家的这些人又不是木头人。
或许此刻,在他们的心中都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猜测。
大儿子苏成才是那种人狠话不多的角色,或许是因为常年上山守猎养成的习惯使然。
苏成才直接出声问道:“ 阿娘,其实即便是这个时候您不提出修建新房子的事情。我也原本打算,在入秋之前将这个事情提出来让大家商量商量。”
“这段时间,咱们家收获的这些猎物已经换取了不少银钱。只是咱们家现在所处的位置太过于靠近山脚,如果我们要修建新的房子是不是可以选择远离这片山地?”
老胡氏之所以着急要建新房子,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一对小孙孙。
他们家原本所在的位置就是靠近村尾、靠近大山的地方,如果搬离这里岂不是很难保守住小孙孙们的秘密?
于是老胡氏基本上是连想都没想,直接出口拒绝道:“搬什么搬?难道我们还能搬到长安城里去住?”
“老婆子我觉得,这靠近大山就挺好的。一来清净,二来老婆子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咱们家房子的西边,不是还有那么大一块空地吗?老头子明天你就去找找村正问问,看能不能将那块地方买下来。”
“咱们家人多,不光有成才和成贵两人。你们下面还各自育有儿女。”
“修房子是件大事,要么不修、要修就要修个差不多!”
“虽说咱们家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家庭,但是不要忘了成贵势必是要走科举之路的。房子还是不能太寒颤了!
“另外三个小娃娃还是太小了,要是没有稳固的围墙万一野兽闯进来怎么办?”
“行了,建房子的事情就这么决定了!从明天开始就各自开始准备吧,老头子明天就去落实宅基地的事情。”
“成贵和成才你们两个,明天一早就去找一下那些泥瓦班子的人和他们商定一下建房子材料的事情。”
“老婆子我和大妮就负责建房子期间的伙食问题,就是这些天来可能要苦了婉娘了由她来负责照看好三个小家伙。”
老胡氏这天晚上所有的说辞近乎于通知一样,也根本不给其他人说话或者任何反驳的机会。
待到几个儿子儿媳离开房间后,老胡氏才将自己的猜想告诉了苏有才。
刚一听到这个消息,苏有才震惊的下巴都快要掉了。
当平定好心态后,苏有才立刻明白了老胡氏这个提议的重要性。他也只能感慨,老婆子是个持家的好手!
苏有才语重心长地说道:“还是老婆子你考虑的清楚,修房子也确实可以暂时规避有心人的窥探。老头子我,明天一早就去找村正老头。”
老两口在房间里面又商议了很久之后才陷入沉眠,次日清晨老苏家的每一个人都开始了各自的行动。
苏婉儿和老胡氏虽然也很忙碌,可是婆媳二人似乎已经形成了习惯。她们几乎每天都会带着三个小家伙去往房子后面的山上转一圈,自然这每次也会收获满满。
而老苏家院子里面散养的那只老母鸡,似乎也已经养成了每天下三个蛋的好习惯,老母鸡如此勤恳,只看的老苏家的所有人目瞪口呆。
苏家建房子的事情几乎没有受到多大的阻力,就在苏有才去找老村正的时候、老爷子当天就给老苏家划定了建房子的范围。毕竟,建房子那是好事!
苏成才和苏成贵兄弟二人也在当天就找到了合适的泥瓦班子,约莫三天后老苏家的新房子建设就已经开始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唐代的宅基地还是很大的,三口之家就会给予一亩地的宅基地而且每多三人就会多加一亩宅基地。老苏家一共有九口人,村正直接大手一挥划了三亩地给老苏家建房子住。
三亩地用来建房子,确实有些面积过大了。也因此老苏家建房子的事情不得不再次发生了些许改变。
似乎老苏家原本准备的那些银钱有些不太够用,是以苏成才不得不再次进入山中开始狩猎。
只是每次进山前,老胡氏就会让苏成才去抱抱几个孩子。
至于原因到底是为什么,老胡氏没有明说苏成才自然也不会去问。
或许是真的沾染了小奶娃的福泽气运,苏成才每次进山都会有不菲的收获。
虽然不是每次都能收获野猪,狍子,野鹿这样的上好美味。可是每一次苏成才上山几乎都会有所收获,要么是十几只野鸡要么是七八只野兔。
也不知道是苏成才狩猎的技术提升了,还是那些野物脑残了等着他来抓。
有了这些野物的加持,老苏家基本上每天都有进项。虽然钱不算太多,但是也能包住每天那些泥瓦匠的工钱和伙食费。
在这期间苏成才和老胡氏也尝试过,想要确认自己福娃娃到底是谁?
因为之前苏成才每天出门前都会将三只小奶团子各自抱在怀里各自逗弄一番,所以很难分出到底谁才是那个福娃娃。
可是到了后来尝试的次数多了,苏成才老胡氏、林婉儿最终确定下来他们家最有福气的那个福娃娃竟然是他们家最小的那个小丫头!
对于这样的实验结果,老胡氏不得不说心里边很震惊。
一来他们家最有福气的竟然不是男丁;二来福娃娃如果是长乐的话,那么压在自己二儿子身上的压力又重了几分。
苏成贵现在可不仅仅是需要考上举人那么简单了!最起码也要考上进士或者进入前三甲才能给老胡氏足够的底气。
自从这天开始,老胡氏就不再让苏成贵去在照看建房子的事情了反倒是耐心叮嘱苏成贵好好温书。
老苏家的房子这一建设就是整整两年半时间。
一方面是因为老苏家的家底并不是太殷实,所以导致房子的建设也被迫放慢了脚步。另一方面则是他们本质上还是农民,播种、施肥、收获都需要时间。就算是建房子,也需要给农忙时间腾出空档来。
两年半的时间听起来很长,可是当真正忙碌起来也只不过是转瞬即逝而已。
当初两个摇摇晃晃走路的小奶娃,现在已经可以独立满院子乱跑了。
在老苏家房屋上梁的那一天,院子外面却传来了敲锣打鼓地来了一队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