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念头闪过,隆正帝还是在内心摇头。
身为天子,隆正帝是个无比骄傲的人。
臣下不考虑献上,强令献上,隆正帝丢不起这人。
“且看看,这小子能做到何种地步……真到了必须要收回的时候,到时候再说罢。”
不得不说……
贾芸其实也是把隆正帝料的很准。
这位皇帝,意志坚钢,性格高傲。
换了景和帝,未必会这么要脸皮,只要手段高妙,不使自己在史书中形象受损,景和帝一定会第一时间想办法把马车技术弄到手。
换了在太祖,太宗年间,也一定第一时间令贾芸献上马车了。
这也是贾芸在搞车行之前就通盘考虑过的角度。
现在大周还算是国势强大之时。
天子的性格又是要脸的。
而且隆正帝现在的重中之重是清除景和旧臣,展开新政。
别的事都在其次。
贾芸写过天时人口论之后,在隆正帝心里绝对有一席之地了。
甚至很多实权大佬都明里暗里对贾芸表达过善意。
毕竟贾芸到目前为止没有当官的想法和打算。
只是安心着书。
一个注定会青史留名的大文豪,又有着真知灼见,可能是未来一个学派的开派之主。
这样的人,要么能打死,要么就不要轻易得罪。
也就贾家那些蠢货不知厉害,真正的大佬们可没那么蠢。
就算要动手,也得藏在暗中。
如毒蛇般潜伏,要么不出手,出手就是杀招!
……
正午阳光下,贾芸笑的张扬肆意。
身边不远处,是目瞪口呆的冷子兴,张煊,石良几个好友。
贾芸好友不多,也没有刻意去交什么朋友。
他要走的路很危险,未来可能是一片坦途,但多半是崎岖难行。
成年人交朋友也没那么容易。
总会有算计。
好在张煊是书痴,石良是扇痴,家境也都过的去。
这样一来,才有当朋友的基础。
不过么,这几个朋友也是眼睁睁看着贾芸越走越远。
越来越叫他们看不清楚。
就比如眼下。
好好的文章不写了,倒腾这什么马车?
还偏叫贾芸给搞成了。
哪怕石良这呆子都看的出来这马车不凡。
运输能力在普通马车八倍左右。
虽然是四马,但普通两轮车要拉千斤就得双马或双骡。
驴车拉的就更少了。
别忘了,两轮车不光是两轮和一体车身,没有独立车架和转向装备,同时轮子也是木制轮。
工艺很差,承载能力极弱。
又不是后世的大车,就算两轮也有转向装备,还有橡胶车胎。
车身上到处都是钢铁制的零部件。
这时代哪有?
所以几百斤载重才是正常状态。
一车拉七千斤,简直是奇迹。
而且还不止如此……
原地转向之后,马车直接驶入一处准备好的烂泥坑内。
只上了几个人,轻松把没到车轮一半的马车推了出来。
然后是攀高,堆成的半坡地也是轻松行驶而过。
四周一阵哗然。
议论声此起彼伏。
贾芸也是满意。
其实他是有些哄骗众人。
以运力来算,这马车六千来斤就是极限,七千多斤走不远的。
另外如果需要长途跋涉,六马拉车才是常态。
而且沿途要有换马的驿传站点。
当年拿破仑打俄罗斯,六十万大军用了十几万匹军马。
并且有成编制的辎重营。
其中就有重型马车的编制。
当时也没有使用橡胶轮胎,一八三四年才有硫化技术,大规模使用橡胶轮胎。
一八八八年,出现充气内胎。
运输能力更进一步增长。
在拿破仑时代还是老式车轮,但辎重营的重型马车标准运输重量是六千五百磅,也超过了六千斤。
马则是用六马,并且在沿途备大量军马站。
就算如此,最终拿破仑还是败给了气候和后勤。
他的六十万大军所剩无几,十几万匹军马更是损失殆尽。
贾芸的马车在技术上还超过了拿皇时代,毕竟有后世更好的经验手段。
但有些东西是没有办法的。
比如橡胶轮胎,他现在又到不了美洲。
没有橡胶轮胎,马车最多六千来斤,而且要用六马。
但肯定没有四马拉七千斤这么震撼。
还是小小的取了巧。
增大了戏剧性的效果。
待马车停下时,四周掌声若雷鸣。
所有人都觉得不虚此行,开大眼界了。
贾芸这时又站在人前,满脸笑容的道:“贾记车行的这等大型马车,拉货多,走的快,在此之前,很多河流不至之处,大宗货物转运相当困难。这也是造成了对各地生产力的桎梏,货物和人员交流,信息交流都大为不便。本人的书局的书籍,还有报纸,困于京师和附近几个州府,主要还是因为运输不畅。就算南下有运河,时间又太慢,动辄要几个月时间,拿到报纸的人看到的还是去年秋天的新闻,这成何体统?”
四周响起了笑声。
大伙感觉真正理解了贾芸的思路。
一个作者,不论赚多少钱,想的就是作品更能广泛的传播。
特别是,很多人认为贾芸是一个有抱负的大家。
写出天时人口论和王朝周期论的作者,不可能就是一个求田问舍的庸人。
想要扩大影响力,甚至创立一个学派,作品被更多人看到是最起码的先决条件。
所以贾芸才会用心在马车之上。
笑声中,贾芸接着道:“所以咱们不光是有重型马车带书籍,报纸,更主要的还有一种轻型马车,双马拉动,日行数百里不在话下。今早的书局日报,晚上便能抵达山东德州,明日到济南,开封,后日抵扬州,金陵。本人和报纸上其余作者的文章,都可以在数日内抵达大江南北,这是本人夙愿,车行也是为了此事,但重型马车可拉大型货物,小型马车可以分为货运和客运两种,货运是带少量昂贵精品货物,客用是可以坐人,纵是小型马车,每人可带数十斤货物,一车能坐七八人左右,速度是,重型马车一天百里,轻型马车一天四百里……”
说到这,很多商人已经面露沉思之色了。
也有的面露怀疑之色。
甚至有人觉得荒唐。
重型马车,肯定是拉粮食,布匹等沉重的货物。
一车几千斤还能走百里?
这岂不是玩笑?
至于所谓的轻型马车,一天能走四百里左右?
这都要跟上兵部的塘马了!
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