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尚早,第一缕阳光刚刚穿透云层,轻柔地洒落在四合院的青石板上,给这座古老的院子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光晕。秦峰从睡梦中醒来,按捺住内心的期待,在心底默默呼唤系统签到。
“恭喜宿主签到成功,获得基于人工智能的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农作物基因编辑安全评估与监测技术、多功能农业无人机模块化设计方案,以及一套高效的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系统那冰冷的机械音在脑海中响起,秦峰的眼眸瞬间亮了起来,这些奖励对于他即将开展的乡村技术推广工作,无疑是如虎添翼。
秦峰迅速起身,简单洗漱后,走出房间。清晨的空气里带着丝丝凉意,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四合院那熟悉又独特的烟火气息。这时,傻柱哼着跑调的小曲,端着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馄饨从厨房走了出来,身上那件油渍麻花的围裙随着他的动作晃来晃去。“秦峰,快来尝尝哥新包的馄饨,鲜得嘞!”傻柱扯着大嗓门喊道,声音在院子里回荡。
秦峰笑着快步迎上去:“傻柱哥,你这是知道我惦记这口馄饨了?”他接过碗,轻轻舀起一个馄饨放入口中,鲜美的汤汁和饱满的馅料瞬间在味蕾上绽放,“嗯,这味道,太绝了!傻柱哥,你这手艺,不去开个馄饨馆都可惜了。”
傻柱挠挠头,憨厚地笑了笑:“就你嘴甜!对了,我听一大爷说,你今天要去乡下推广新技术?”傻柱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关切的光芒。
秦峰点头道:“是啊,傻柱哥,那边的乡亲们都眼巴巴地盼着呢,我得赶紧把这些新技术带给他们,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正说着,一大爷易中海背着手,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过来。一大爷身着洗得有些发白但依旧整洁的中山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眼神中透着关切。“秦峰,技术推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可得多费点心。要是遇到啥难处,尽管回来跟大伙说,咱四合院的人,就是要互相照应。”一大爷的声音低沉而温和,让人听了心里暖暖的。
秦峰连忙点头致谢:“一大爷,谢谢您关心。我一定全力以赴,有了您和大伙的支持,我心里踏实多了。”
这时,二大爷阎埠贵摇着那把从不离手的折扇晃了过来。二大爷脸上挂着精明的笑容,眼睛里透着算计:“秦峰啊,你这次去乡下推广技术,可得好好表现。要是能顺便给咱四合院带来点好处,比如搞点新鲜农产品回来,那就更好了。”二大爷一边说着,一边用折扇轻轻敲着自己的手心。
秦峰无奈地笑了笑:“二大爷,您放心,我肯定会努力的。等技术推广成功了,乡亲们日子好了,肯定也能给咱四合院带来不少好处。”
许大茂双手插兜,慢悠悠地走过来,脸上带着一丝嘲讽:“秦峰,你就别瞎忙活了,那些乡下人能懂你这些高科技玩意儿?我看你就是白费力气。”许大茂还是那副爱抬杠的模样,总是对秦峰的努力嗤之以鼻。
傻柱一听不乐意了,立刻站出来为秦峰打抱不平:“许大茂,你别在这说风凉话,秦峰做的事情那可都是实实在在为大家好,哪像你,整天就知道瞎咧咧。”傻柱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许大茂,脸涨得通红。
许大茂还想反驳,一大爷皱了皱眉头,严肃地说道:“许大茂,你少说两句。秦峰为国家和大家做了这么多,你应该多支持他,而不是在这里冷嘲热讽。”一大爷的话就像一道命令,让许大茂立刻闭上了嘴,脸上一阵白一阵红。
秦峰笑着打圆场:“许大哥,傻柱哥,大家都别吵了。我得赶紧准备准备出发了,乡亲们还等着我呢。”
回到房间,秦峰仔细收拾好行李,将新获得的技术资料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他深知,这些技术将承载着乡亲们的希望,也将是他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武器。
秦峰来到村口,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村民代表李大叔迎了上来。李大叔是个朴实憨厚的农民,皮肤黝黑,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却透着对新生活的渴望。“秦老师,可把您盼来了,大伙都在家等着呢。”李大叔热情地说道。
秦峰笑着和李大叔握手:“李大叔,让大家久等了。咱们赶紧进村吧,我都迫不及待想把新技术介绍给大伙了。”
一进村,就有不少村民围了过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和秦峰打招呼,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好奇。“秦老师,你可算来了,听说你这次带来了好多厉害的新技术,真能让我们的庄稼产量提高吗?”一位大妈急切地问道。
秦峰笑着回答:“大妈,您放心,这次带来的技术肯定能帮上大忙。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让咱们的农业生产更科学、更环保。”
秦峰首先在村里的晒谷场上召开了一场技术推广会。他拿出基于人工智能的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资料,耐心地向村民们解释:“大家看,这个模型就像是一个聪明的管家,它能根据咱们土地的肥力、农作物的生长需求,还有天气变化这些因素,合理地分配水资源和肥料。比如说,以前咱们浇水施肥可能都是凭经验,有时候多了浪费,有时候少了又影响庄稼生长。有了这个模型,就能精准地控制用量,既节省资源,又能让庄稼长得更好。”
村民们听了,纷纷点头,但也有人提出疑问:“秦老师,这模型听起来是好,可我们都是大老粗,能学会用吗?”
秦峰笑着说:“大叔,您别担心。这个模型操作很简单,我们会给大家进行专门的培训,而且还有手机应用程序,只要按照上面的提示操作就行。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会有技术人员随时在村里,有问题随时可以问。”
接着,秦峰又介绍了农作物基因编辑安全评估与监测技术:“这项技术能让我们更放心地对农作物进行基因编辑,提高它们的抗病能力和产量。而且,我们会对基因编辑的过程进行全程监测,确保安全可靠。”
这时,一位年轻的村民举手问道:“秦老师,基因编辑听起来挺厉害的,但是安全吗?会不会对我们的健康有影响?”
秦峰耐心地解答:“小伙子,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农作物基因编辑技术经过了严格的科学研究和安全评估,只要按照规范操作,是非常安全的。而且,我们会在村里进行试点,让大家亲眼看到效果。”
在介绍多功能农业无人机模块化设计方案时,村民们的兴趣更浓了。“秦老师,这无人机能干啥呀?”一位大爷好奇地问道。
秦峰指着无人机模型说:“大爷,这无人机用处可大了。它可以搭载不同的模块,进行农田巡查、病虫害监测、施肥打药等工作。比如说,以前我们要查看农田里有没有病虫害,得靠人工一块地一块地地看,既费时又费力。有了无人机,它能快速地飞遍整个农田,通过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就能准确地发现病虫害的位置和程度,然后我们就能及时采取措施。”
村民们听了,都露出惊讶的表情,对无人机充满了期待。
最后,秦峰介绍了高效的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大家都知道,我们平时的秸秆、粪便这些废弃物,以前都是直接扔掉或者烧掉,不仅浪费资源,还污染环境。现在,我们有了这项技术,能把这些废弃物变成沼气和有机肥料。沼气可以用来做饭、照明,有机肥料又能还田,提高土壤肥力,这就是变废为宝啊。”
一位大妈疑惑地说:“秦老师,这真能行吗?我们一直都是把这些东西扔掉,从来没想过还能变成宝贝。”
秦峰笑着说:“大妈,我们先做个小实验,让大家看看效果。”
于是,秦峰和他的团队在村子的空地上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装置。他们将收集来的秸秆和粪便放入装置中,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没过多久,沼气就产生了。秦峰点燃沼气灶,蓝色的火焰瞬间燃起,大家都惊讶地围了过来。
“秦老师,这可真是太神奇了!”一位大叔兴奋地说。
然而,推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演示多功能农业无人机时,无人机突然出现故障,在半空中摇晃了几下,差点掉下来。村民们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刚刚建立起来的信任似乎也受到了影响。
“秦老师,这无人机怎么回事啊?不会是质量有问题吧?”一位村民皱着眉头问道。
秦峰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他立刻和团队成员一起检查无人机的故障原因。经过一番排查,发现是一个关键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受到了轻微的撞击,导致接触不良。
秦峰松了一口气,向村民们解释道:“大家别担心,这只是个小意外,是运输过程中出了点问题。我们马上更换零件,保证无人机能正常使用。”
在秦峰和团队成员的努力下,无人机很快就修好了。再次试飞时,无人机在空中平稳地飞行,按照预定的路线对农田进行巡查,还实时将拍摄到的画面传输到显示屏上。村民们的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对秦峰的技术也恢复了信心。
一天的推广工作结束后,秦峰虽然疲惫不堪,但心里却很充实。他知道,技术推广的道路还很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但只要能帮助村民们提高生活水平,一切都是值得的。
回到四合院,已经是深夜。秦峰简单洗漱后,躺在床上,脑海里回想着今天的推广过程,思考着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他相信,只要坚持不懈,这些新技术一定能在乡村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而四合院,将始终是他最坚实的后盾,给予他温暖和支持,陪伴他走过这段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