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要过年了,这些休假回去的女工们在家也是忙得热火朝天的。
不过今年过年和之前过年还是有了不小的变化。
之前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过年期间需要准备的东西多,但基本上都是家里的女人在忙活,男人基本上不去插手。
现在女工们拿到了工资,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所以在年前要为过年准备一些事情时,这些女工们也有底气喊上家里的男人一道干了。
毕竟在家庭里谁挣到的钱越多,谁就越有底气。
他们有工资,能挣到钱,底气可不就来了吗?
而被使唤的男人们也不敢再懒了,而是按照自己的婆娘的吩咐乖乖去做。
这些男人们都担心被自家婆娘嫌弃,一脚蹬了。
毕竟自己婆娘还能拿工资呢,他们要是离婚被抛弃了,往后哪里还有什么好日子过。
虽然年前家家户户都忙了点,但是大家也都很喜欢这样热闹的氛围。
对于老百姓们而言,这一年到后最期盼和重视的也就过年这一天了。
知青点这边,知青们也商量着在一起过个年。
其他的知青们也找上了姜黎说这件事。
平日里他们是拆伙分开来一起吃的,但是现在希望能在一起吃。
姜黎知道,过年和平时不一样。
这样的日子里,人越多越热闹。
竟然其他的知青们都邀请他们一起吃饭了,姜黎也没有再拒绝。
穆景勋和白子荣自然跟着一道过去吃。
两人之前也来过胜利生产队下乡,自然算这边的知青。
虽说现在他们两人回城了,但是影响不大。
在年二十九这天,姜黎和穆景勋一道,去给林城以及张静送了点物资过去。
有肉,鱼,还有这两天姜黎做炸好的肉丸子还有鱼块,做出来的鱼丸。
有了这些东西,林城和张静也能在牛棚这边好好的吃一顿过过年。
当然,牛棚这边的秦老爷子姜黎也给送了点物资,让他能过个好年。
自己在生产队这段时间,不少接济这位老爷子。
根据姜黎的掐算,要不了多久秦老爷子就能回城了。
最艰难的这段日子过去,老爷子会苦尽甘来的。
而等着姜黎和穆景勋送了物资回来,便看到大队不少队员们都来了知青点这边。
队员们找来知青点,主要是希望知青们能帮着他们写春联。
这年代的农村人接受的教育水平有限,读书认字的都不多,更别说能将字写的多好看。
但是知青点这边的知青们基本上都是城里人,接受的教育程度高。
之前过年的时候,大队的队员们也爱来找有文化的知青写春联,现在自然还是来找他们帮着写。
白子荣这会儿也在帮一户人家写了春联。
别看这小子大多数时候和一个活宝似的,但却有点真本事在身上的。
就说他写的毛笔字,那叫一个潇洒俊逸。
林萱平日里没少贬低白子荣,但是这一刻在看到白子荣写出来的字之后,也发出来了惊叹声,“白子荣,没想到你的字竟然写的这么好呢。”
被林萱夸赞之后,白子荣有些洋洋得意的哼了一声,“那可不,小爷的字能不好吗?怎么样?开眼界了吧?
你瞅瞅,我的字是不是和你比起来好看多了?”
林萱开始后悔自己为啥嘴贱夸白子荣了,瞧瞧,这小子都嘚瑟成啥样了?
呵呵,夸他几句他就灿烂,有些人是真的不知道什么叫做低调。
“字写的好看算什么本事?有什么用处?能拿来吃饭吗?不知道你在嘚瑟什么。”
“你就是嫉妒我的字长得好看。”白子荣见林萱竟然还是嘲讽他,当即便不高兴了。
林萱嘴上不饶人道,“我嫉妒你这个做什么?我可没嫉妒你的必要,除非哪天你能打得过我我才可能嫉妒你。”
白子荣捏紧了拳头,瞪了林萱一眼,“好好好,你给小爷等着,小爷迟早有一天能打得过你的。”
虽然白子荣这几天也跟着姜黎学招式,但是没想到学了一段时间也没赶上林萱。
这几天比较忙,白子荣暂时将学习的事情落下来了。
等忙完了,他再继续跟着姜黎后面好好学,免得被林萱这妮子贬低嘲讽。
知青点这边忙着队员们写了一天的春联,他们也给自己写好了春联。
等到了年三十这天,男女知青们都一起活动起来,先将知青点这边打扫干净,随后就是将春联给张贴好。
中午简单的吃了一顿,下午便在一起准备年夜饭了。
姜黎见大家一起吃饭过年,贡献出来了一些食材。
她这边的食材多,多备几个菜,让大家今晚都能吃高兴。
男知青们摘菜洗菜,女知青们切菜,炒菜。
姜黎作为厨艺最好的人,承担着主厨的任务。
除了各种鸡鸭鱼肉荤菜,素菜凉菜他们也备了一些。
再就是糕点,像红糖发糕,蒸米糕,大肉包子都给做了点。
暮色还没来临,知青们便坐在了一起,吃起来了年夜饭。
他们搬了几张桌子拼在了一起,知青点这边的人不少,一共二三十人围坐在桌子前欢欢喜喜的准备过年。
姜黎除了贡献食材,还贡献了酒出来。
男同志们能喝上些白酒,女同志们可以喝果酒。
知青们平日里可能有点儿矛盾,但是这一刻都心平气和的坐下,不会选择在这样的日子里吵架。
桌子上的饭菜很丰盛,加上又是姜黎掌厨的,一个个都吃的很开心。
一边吃着年夜饭,知青们一边畅想着未来。
目前知青们主要关心的便是能不能回城的事情。
不过也有知青觉得,现在就算不回城也没事。
如今胜利生产大队越来越好,他们就算是留在这儿,只要踏踏实实努力肯干,也能将日子过好。
要是等到制衣厂下次招工,他们能进去,可不比在城里差。
回城了不一定就好,在城里工作同样稀缺,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如果能在农村挣到钱,弄到工作,这儿的压力还更小。
姜黎觉得这些愿意留下来胜利生产队的知青想法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