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香是个心思深沉的,看不透,因为你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做什么事,比如,月香敢把跟三公主争吵的大公主推倒,宝月不敢。
也可以看出月香丫头也是事事以公主为先的。
三公主跟传闻听到的胆小怕事,没有主张不符。相反,据秦嬷嬷这几天的观察,三公主做事很有章法,虽然不惹事,但是有事却不怕,有担当有主见。
越相处越让人喜欢的类型。
秦嬷嬷跟这三个主仆在一起,被伺候的也很到位,特别是公主造出的面膜和牙刷。
秦嬷嬷老了老了,又体验了一把年轻时候的娇艳,知道了还能这样洗牙。
用牙刷刷过牙后,都感觉自己焕然一新了,觉得跟好久不洗头发突然洗了之后的那种轻松。
妙!妙!妙!
第二日,大婚前一日,天气阴沉沉,天空被压得很低。
看着像是要下一场大雨的样子。
宫里众人都很担心公主大婚是不是会被大雨破坏,到时候吉服上被泥水溅到就不好看。但是转念一想,公主大婚举国同庆,而且还是同一天两位公主大婚,肯定是更加喜庆。
宫里肯定会张灯结彩,把红毯铺到宫外。
如果下大雨,广义侯府和沈府也会披星戴月为了迎娶公主,把府中一切都安置好,总不会亏待公主。
宫人们又觉着是白担心,毕竟是公主大婚,怎么也轮不到自己瞎操心。
还是担心一下自己的处境。
沁芳苑在公主大婚前一日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该吃吃,该睡睡,该学礼仪就学。
冷宫处的卿贵人,仗着自己是皇后的亲侄女。使银子买通了看门的小太监,寻了一人过来。
两人秘密说了一些话,卿贵人许诺提前让人,并担保以后会让大将军府自己的娘亲安排此人往后余生。
这么大的诱惑,比在皇宫当宫人可强上千倍万倍。更何况以后衣食无忧,父母兄弟也可以靠着大将军府扬眉吐气,何乐而不为呢?
说干就干。
把自己装扮一番,趁着沁芳苑和韶华殿这一日人多杂乱,便偷偷摸摸趁人不注意把此事做成了。
完工。
跟卿贵人互通消息后,坐等明日大乱的情景。
卿贵人听到自己的小动作成功后,坐在冷宫的门边,不自觉giegiegie笑出声。宫门口的小太监听到这样的笑声,浑身鸡皮疙瘩,慢慢地远离了门口的位置。
鬼都没有冷宫的女子可怕!
太可怕了!!!
这些个疯妇不知道会做出什么动作,趁早远离。小太监已经萌生了贿赂大总管的心思,再在这个鬼地方待下去,冷宫里的人疯不疯不知道,自己得先疯。
宫中婚事礼仪复杂,一个公主出嫁,对礼部尚书王大人来说本来是轻松加愉快就能够解决。
突然在一个月前,皇上又说,大公主跟着三公主同一天出嫁。礼部尚书这几日掉了好多头发,本就不多的头顶上更见秃顶。
公主身份不同,所要求的礼制也是不相同的。
偏生皇上因着当时的事,厌恶了大公主,给大公主的礼制比三公主还低。
本身不算什么,三公主的礼制已经算是皇子公主圈里最低的了,毕竟往下已经没有比三公主更小的公主了。
既然皇上说了要大公主的礼制要比三公主低,对他一个礼部尚书来说确实是好办的。关键是大公主的母妃是惠妃娘娘,惠妃娘娘的外家是当朝的宰相陈大人。
陈大人一再施压,即使自己外孙女的礼制是最低的,也要去比三公主场面大,用料做工要比三公主好。
陈大人饶命呀,下官实在为难的很!
这怎么好,委屈三公主,皇上面前说不过去。委屈大公主,宰相又不愿意。
这几天礼部尚书王大人的头都快秃完了。
现在是双倍制压,压力双倍。
唉!本身人就不聪明,靠着实诚在官圈儿里混着,现在倒好,还学别人秃了。
自己着实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能如实禀报给皇上。还被皇上吵了一顿,一点小事都解决不好,你坐在礼部尚书的职位上干什么,趁早退位让贤。
o(╥﹏╥)o,谁说有什么事情如实禀告,说实话也被骂,官位不保。
王大人更颓了,别人办个婚礼,最起码是添丁进人喜气洋洋的。
自己主办个婚礼,吃力不讨好。
青春啊,随着头发一起脱落了!
皇上也不愿意面对宰相陈朱璇那个老匹夫,老奸巨猾的。跟下棋一样,走一步都要提前想十步的棋局,一不小心就掉进坑了。
一个字,累。
怪不得能从前朝宰相一直混迹现在。
上次京城的杀人事件,老匹夫居然没有撼动分毫,可见实力着实不一般。宰相陈朱璇身边的势力盘根错节,一定要小心谨慎。
礼部尚书王福生,过来说大公主大婚礼制的时候,皇上不耐烦的摆摆手,能干就干,不能干换人,不要带着自己一起头秃。
惠妃这段时间礼佛,自己去见她,就看到从前顾盼神飞,眼神都有心机的惠妃不见了。后宫里居然多了一位心性平和,与世无争的菩萨。
这个转变着实惊着皇上了,这是经历了多大的事故才会变成这样。
肯定跟陈朱璇这老匹夫脱不了干系,不然惠妃这样,不管样貌还是脑子,都惊为天人的女子,不可能愿意悄无声息的。
嗯,派人盯着宰相府。
宰相府里的陈朱璇陈大人,也在来来回回不停地走着。这几日惠妃确实有传信给他,说的是不求父亲大人为女儿着想,但是一定帮忙解决大公主的婚事事宜。
陈朱璇正在整理着心中像蜘蛛网一样的关系时,宫中竟然传出大公主指婚给了广义侯府的陈正霖。
本来想着理顺关系网后,再从不管官位还是根基都比较好的官员中进行筛选,到底是慢了一步!
广义侯府没落了,如今也没有在职的官身。只靠着世代能够袭爵封荫子孙后代,但也有规定,只有长子才可袭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