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轩代任户部尚书一职,这一局面让原户部尚书赵启铭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原本只是暂时停职避嫌,如今却成了实打实的停职。他的儿子赵逸风,曾是琼筵阁五公子之首,现今却沦为了首犯。赵启铭在府中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难安,仿佛已清楚判刑的结果,只是不知何时会被执行。他甚至不敢迈出府门一步,犹如一只被困在笼中的狮子,笼门虽开,却不敢踏出。
与他同样备受煎熬的还有禁军统领孙逸尘,前段时间他还是处理丰汇银庄挤兑之乱的大功臣,可如今官职却被九皇子所顶替。两位侍郎如今也是寝食难安,因为有传闻说要提拔新的侍郎,将从此次大考中择优晋升。据说,朝中几位权力中枢之人都已推荐了各自心仪的人选。
他们曾经拥有的权力和地位,仿佛凭空消失,再也无法触及和望见。而他们曾经倚仗的权力中枢之人,此刻也似乎并未表现出多少关切,他们就如同被抛弃的棋子,被丢在草丛中,只能听天由命,自生自灭。
唯有礼部尚书赵睿渊仿若无事之人,每日在府中养花弄鸟,时不时还吟诗作赋,一副已然看透生死的模样。对于身陷牢狱的儿子,他也未加关心。
楚宰辅也同他们一般待在府中,许久未曾出门,只是每天都有众多信报通过不同渠道传来。此刻,楚宰辅正坐在花园内的小湖边,身旁放着一根鱼竿和一套茶具。在他身后,站着两个丫鬟随时听候差遣。
两个干练的属员,正恭恭敬敬地向他汇报。 只听其中一人说道:“宰辅大人,御史台的令狐大夫已经称病多日,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上书辞官退休。陆云轩以御史中丞之职行使大夫之权,主审琼筵阁一案,这御史大夫的空缺恐怕非他莫属。如今他又暂代户部尚书之职,主持丰汇银庄改制为中央银庄之事,目前成果显着,随时都有转正的可能。这两桩大事,无论哪一件若是办得漂亮,都必将成为本朝的肱股之臣,恐怕会有与宰辅大人您争辉之势啊。”
楚宰辅听后,未发一言,只是静静地看着池中的鱼浮。随后,他又从脚边的包里取出许多鱼饵,用手揉成一团,用力地抛了出去,顿时水面上出现一群鱼儿争相抢食的热闹景象。
那人见楚宰辅没有反应,接着说道:“信报称,户部尚书赵大人近来极为急躁,恐怕会有异常举动,我们正在密切监视。
孙大人的表现也很不正常,听闻他正准备去拜访九皇子。据查阅几年前的消息,那孙大人其实一直是九皇子的人。但自从九皇子被贬黜罢权,二人就逐渐疏远。孙大人看似有改换门庭的想法,此番遭遇这一劫,不知最终会是何种结局。
两位侍郎大人也在四处打听何时能够复职,也有传言说朝廷已经着手挑选侍郎人选。但这些传闻也只是从他们的府中传出,至于他们从何处得知这些消息,目前尚不清楚信息的来源。”
“只有礼部尚书赵大人现在极为洒脱,看不出有任何异样。从府中流传出来的诗词来看,赵大人或许有辞官隐退的念头。这是从他府中流出的两首诗词,请大人过目。”说着,将诗词呈给了楚宰辅。
楚宰辅接过一看:
《清平乐·心归》
朝堂纷扰,名利皆虚渺。
欲别繁华寻静悄,归卧林泉趁早。
诗韵流泻闲庭,墨香萦绕轩棂。
抛却浮名羁锁,清风明月同行。
《欲隐》
官场喧嚣心已疲,浮华名利似云泥。
今朝欲隐归林去,诗酒田园伴梦栖。
看完后,楚宰辅冷哼一声,然后将诗词团成纸团,丢进了湖里,说道:“这个赵睿渊就是在欲盖弥彰。果真有归隐之心,直接写个折子告老还乡便是,诌这些酸诗歪曲是给谁看吗?”
那人继续说道:“九皇子和陆云轩、何守道三位大人一同负责超度法会之事,极为成功,受到京城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九皇子在朝中如今威望颇高,已有逐渐恢复当年之势。三人曾经在小酒馆一同饮酒,已有传言说,两位大人如今已是九皇子的人了。”
楚宰辅听到这儿,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又问道:“京城街市上最近有什么新鲜事没有?”
那人回答道:“最近在府前街突然新开了一家‘步云阁’酒楼,酒楼规模颇大,之前一直行事低调。如今却突然爆火,搞了一个‘千金买文’的活动,只要到步云阁吃饭,写一篇《步云阁赋》的文章,就能够免单。现在想去步云阁吃饭、住宿,都得排队等到一周以后了。听说还有五天就要举办赏文大会,届时还会有博彩,想必一定会非常热闹。”
楚宰辅听到这儿,不禁说道:“这个步云阁可不简单,一出手就是大手笔。预料不错的话,极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琼筵阁。去给我仔细查查这老板是什么底细。”
那人说道:“回禀大人,有个传言不知真假,说法会的前一天,陆云轩就在步云阁参加苏家家宴,并住宿一晚,而两天后就官升两级成为户部代尚书。单就这则消息就为步云阁带来无数的客流,看来陆大人是被人当作招牌利用了,又或许陆大人真与这步云阁有什么关联也未可知。但是单从名字上来看,都有一个‘云’字,就让人感觉真假难辨。”
楚宰辅说道:“这有何难,进到步云阁不就清楚了。传我命令,去步云阁开一间长包房,多请几位文笔出色的文人去参加比赛,然后务必让我们其中一人进入二三名。”那人听完,转身便去准备了。
步云阁重金买文的事情此刻已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 才子文人们天天前往步云阁吃饭,写文章、作诗。反正只要吃一顿饭,写一篇《步云阁赋》就能够免费。
没几天,步云阁的每一个房间、每一道菜,甚至装饰物、精美的摆件都被这些文人写成了文章和诗词。
而为了一睹赏文大会的盛况,不少官家、富绅竟然都提前在步云阁订下长包房。就连在京城的四位皇子也都在步云阁开了长包房。
在京城,还从未有哪个商家举办的活动能引起皇家都被惊动的程度。终究不知是千金买文的活动策划得极为成功,还是冲着陆云轩一夜升官的传言,吸引人们前去沾染些吉祥之气。
步云阁为每一篇文章都作了编号但却看不到作者,序号已经编到 700 之后,这还不算那些文人为步云阁额外创作的诗词。而每天还都会有许多新的文章诗词挂出。前来品诗赏文的人更是如同逛庙会一般,流连于每桌菜、每个房间旁,反复吟诵、品评,遇到绝佳上好的文章诗词,则忍不住拍手称赞。
在这不到五天的时间里,已有几十篇文章被人们津津乐道,开始传诵。而在步云阁三楼,一场博彩押注也在悄然进行。
现在的步云阁每天日进斗金,成为名副其实的吸金大户,正在成为京城商界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正当步云阁的千金买文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又一个重要的告示轰动京城。那便是陆云轩主导户部之后发布的第一号令:
“丰汇银庄改组户部官营暨储户兑银之公告”。公告中说,即日起,丰汇银庄收归国有,由户部接管运营,凡需要兑银者,可以持本庄银票前来兑银。从即日起一个月,所有存银加息一厘,所有贷银减息半厘。
公告一出,前来存银的人如过江之鲫,蜂拥而至。哪里还有抢着兑银的,就连贷银的也来了许多。短短几天,这一存一贷,又为丰汇银庄增加了几十万两的利银。而且伴随贷银的抵押物,其估价也高出贷银好几倍。
在丰汇银庄大街上,一时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仿佛那一日的惨案从未发生过。
而这也让京兆府尹何守道、禁卫代统领九皇子忙得不可开交,生怕这人多生事,又或者受人操控,搞出什么乱子来。只见在丰汇银庄大街、步云阁大街上,京兆府的衙役、禁卫军的巡逻卫队一刻也不得清闲,既要疏导街道以防拥堵,还要维持秩序,调解纷争。
这两个地方,两件事,在外人看来,无不与陆云轩有关。而九皇子与何守道这两位大人如此尽心地参与维护,不由得又坐实了三人已经结党的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