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轩仔细端详着这几枚铜币,他万分确定,这些铜币正是自己在平阳山谷所见的那一批。
孙谦道:“陆大人,此次铜币之祸已然关系到国运的兴衰,若无良策应对,国家金融危在旦夕。还望大人主持大局,力挽国家于危难之间。”
陆云轩道:“二位大人,我朝律法严明,陆某现今仍为待罪之身,怎可主持户部事务。不过,二位大人若有所托,陆某定当全力协助。”
赵允和道:“大人,如今局势已然摇摇欲坠,我与孙大人自忖,无力承担如此重大的责任。还请陆大人千万不要推辞。我与孙大人即刻进宫面圣,向圣上禀明局势的危急,请求圣上颁旨让大人复职。”
陆云轩无奈,只好答应。二位侍郎见陆云轩点头应允,随即进宫面圣。
御书房中,皇上听完二位侍郎的汇报,勃然大怒:“是谁如此胆大包天,竟敢公然制造伪币,充斥市场,动摇我国之根本。”
赵允和道:“启奏陛下,陆大人已然认出,这几枚铜币出自平阳矿产。如今该矿产已归宁王所有,所有矿产的开采、冶炼、制造皆由宁王一人决断。
而据前几日朝会,七皇子所言,这平阳矿产原本属于十殿下、十一殿下,那么这批铜币也有可能是二位殿下所造,亦或者是郑卫国私自铸造。
如此规模的用铜量,我国的铜矿难以承受。但目前,这批铜币已经将吏部所造铜币挤压到无人愿意使用的境地。如此一来,市场上真币无人问津,假币却横行无忌,致使朝廷对金融失去控制。
更为恐怖的是,市场上白银的存量急剧减少,其去向至今成谜。目前丰汇银庄以及京城内的几大银庄已经出现资不抵债的状况。
这个消息一旦传开,极有可能引发挤兑事件,重演当年琼筵阁的祸端,甚至可能比当年更为严重。 臣恳请陛下,尽快让陆大人复职,扭转这即将倾倒的危局,否则国家危矣!”
孙谦道:“臣亦附议。”
此时,皇上也被他们二人所言说得内心惶恐,但仍维持着皇上应有的威严。略作沉思后说道:“朕亦期望陆爱卿早日复职,只是他所涉案件乃叛国之罪,关乎国体。倘若没有妥善的章程就复职,恐怕事后会遭众臣非议。朕认为还是明日拿到朝会上,由众臣决议为好。”
这二位侍郎听后,急忙下跪,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啊!如今事态紧急,尚为我二人所察觉,市场尚未因此掀起波澜。倘若明日朝会,拿来公议,恐怕朝中大臣自己就会率先去挤兑。所以臣以为此事必须暗中进行,在众人尚未察觉之时解决为妙。”
皇上听罢,陷入两难之境。暗自思忖:“难道朝中真无人可用,唯有依靠他陆云轩吗?但局势紧迫,容不得他再作他想,只能权宜行事了。”
于是说道:“朕亦认为二位爱卿所言在理,如此,你们且回户部,朕即刻下旨,让陆爱卿复职。”
二位侍郎听罢,又是叩头谢恩,方才离开。
陆云轩此时,心急如焚。他没想到自己才离职短短几日,局势竟急转直下。而当下该如何在众人未察觉之时,平稳过渡,着实是个棘手的大问题。 正当他苦思冥想之际,下人来报,朝廷下旨,请老爷接旨。
陆云轩赶忙来到正厅,只见传旨太监说道:“陆大人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陆云轩忠心为国,天地可鉴。虽涉通敌一案,暂时停职避嫌,但经查实,尚无确凿证据。为国家计,御史台与户部不可无人主理,故着陆云轩以待罪之身,即刻复职,重掌二部,钦此!”
传旨太监说道:“恭喜陆大人,重归中枢。虽仍是待罪之身,但皇恩浩荡,定不会辜负陆大人的一片忠心。”
陆云轩接旨后,让人拿来五十两银票,一并谢过。 陆云轩看着圣旨上的“待罪之身”四字,心中思绪翻腾。让人给自己更衣,换上官服,即刻赶赴户部。
楚宰辅已得知二位户部侍郎进宫之事,以他在官场的敏锐直觉,知晓若户部未发生重大变故,断不会如此行事。 户部作为掌管全国财粮的中枢,定然是这方面出了问题。按照常理,皇上应当召见自己。于是楚宰辅在家中等待召见,同时派出人手,探查事情的发展态势。
接下来所发生的事,着实让楚宰辅惊诧不已。皇上已然下旨,让陆云轩即刻复职,而此时陆云轩已经抵达户部府衙。
在京城,拥有楚宰辅这般敏锐度的官员不在少数。然而究竟发生了何事,竟会让皇上做出如此决断。众人皆在观望之中。
户部府衙,陆云轩与赵允知、孙谦正在秘密商议。
假铜币与白银流失这两件大事,究竟应先解决哪一件?当下,假铜币在市场流通,暂时能够稳定市场,短期内不会引发市场动乱。关键在于白银流失一案,必须尽快查明原因。
陆云轩说道:“二位大人,假铜币之事,我认为可以暂且搁置,先着手解决白银流向问题。丰汇银庄在短短几个月内流失三千万两存银,我们就从此处着手追查。”
“全听大人差遣。”二位侍郎应道。
“二位大人,将这些用户的详细信息都呈报上来,我们看看能否寻得些许线索。”
二位侍郎领命而去。 陆云轩则在房间内等候结果。他站起身来,思索着那铜币之事。就目前来看,铜币出自平阳山谷无疑,然而究竟是谁铸造的目前尚不得而知。 但是已铸造的铜币有两个流向,一是十一皇子将其作为边关士兵的军饷发放,这种情况由来已久。但如此巨大的体量,分散在边关和全国,已被稀释,在国内并未掀起太大风波。
此次在京城大量出现的铜币,若为重新铸造,就极有可能是当初在平阳山谷查扣的那一批。
陆云轩回想起,当初看到那堆积如山的铜币的情景,至今仍感到震撼不已,站在一旁,那种压迫感十足。然而这批铜币却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而且是在曹开勇刚刚撤离,一队辎重队伍前来拉走兵甲之后。
这极有可能是一场策划已久的金融之战,意在击垮京城金融,导致市场崩溃。然而,究竟是谁有如此雄才大略?
过了半晌,二位侍郎将名单整理出来。提走这三千万两的大约有五十多人,少则十几万,多则几百万。查看这些人的身份,大多都是商人,且都是京城颇有名气的商贾。
陆云轩说道:“这些商贾实力雄厚,资金的进进出出本属正常。只是这些只出不进的白银不可能只存放在家中,它必定有一个去处。赵兄,孙兄,以户部调研京城商事的名义,让人将这些商贾请到步云阁。”
陆云轩将此次活动的目的与步骤,与二位侍郎一一交代清楚。
三日之后,户部商事调研恳谈会,在步云阁举行。户部三位主事全部参与。而作为京城商界的龙头,云州商社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陆云轩道:“各位商贾大家,鄙人乃户部代掌事陆云轩,掌管户部不久。如今京城人口众多,经济繁荣,已然成为宇内第一大城,这离不开各位商贾大家的贡献。今日,户部在步云阁举办此次恳谈会,也是希望大家对京城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对户部的工作提出意见。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陆云轩话音刚落,众人纷纷对陆云轩本人一番夸赞,对户部的工作也是极力恭维。但就是无人提出意见。
陆云轩一看,不抛出些猛料,众人是不会吐露心声的。他向赵允和使了个眼色。
赵允知说道:“多谢各位商贾大家对我户部的认可,本人户部左侍郎赵允知,与右侍郎孙谦在此一并谢过。”孙谦也站起身来,和赵允知一起,向各位商人拱手道谢。
赵允知说道:“户部根据当下的经济形势,为方便商贾长途经商,以及解决大额银票在全国不能通存通兑的难题,户部历经一年时间,已完成在全国各县开设丰汇银庄的工作。只要各位在国内任何一县的任一家银庄,都可持银票兑银。而且我们户部首创了一套加密系统,即便您的银票丢失,也能保证不会有人取走您的银两。”
众人一听,精神为之一振。丰汇银庄作为中央银庄,其银票的公信力毋庸置疑。
孙谦接着说道:“我们户部为保障大家的商路安全,已与京城禁卫以及全国各县达成一致,组建官方护卫队。每天都有禁卫亲自押送白银送往全国各地,各县县卫将押送白银到京城。各商家可跟随这些官方护卫军一同行商。至于价格,我们不与民争利。而且持有丰汇银庄的银票,可在任何一家官驿歇脚打尖,待遇等同于官商。”
众人一听,这政策简直堪称逆天。只要持有丰汇银庄的银票,待遇就等同官商。
苏家父子一听,冷汗直冒,这简直是要了苏家的命。好不容易构建的商业帝国,有可能会在陆云轩这寥寥数语中瞬间崩塌。但在此地,却不能表露出来。
苏然起身说道:“户部的举措,真是想我们商人所想,急我们所急,大快人心。不知若要享受此政策,需要在丰汇银庄存银多少?”
“苏大家真是快人快语,不愧为商人领袖。”陆云轩接过话头。“户部此项商策尚在试行,所以先面向大商户,而后再逐步普及推行。本次为首次试行,存银起存五十万起,上不封顶。限额一百名。
今日在座各位皆是京城商界的翘楚,今日可预订名额,三日内到丰汇银庄开设账号,交足存银,我们将根据各位的情况给予一个专属密码。 此政策,我们还会在京城各大商界持续推广,直至满额为止。
希望大家抢占先机,万勿错过。”
众人一听,群情激昂,议论纷纷。但却鲜有人起身预订名额。这时,有一位商贾站起来说道:“我是城南布商赵至和,预存白银一百万两,明日便去丰汇银庄开户,交足存银。”
有人带头,便有人响应。接下来也陆续有人起身,表示要预存。 但即便如此,也不过十几家商贾,预存白银不足千万两。
陆云轩一看,便知其中必有隐情,所以也不觉得奇怪。而且苏家竟然没有响应,这才是关键所在。 不过有了一千万两,面子上也算过得去。
所以,这次恳谈会举办得热热闹闹。随着恳谈会结束,户部的这些政策在京城商圈引起了巨大轰动。
只是这五十万起存的限制,着实将一众商户挡在门外。好在这只是试行,大家都期盼着能够尽快普及。
这政策犹如一把利剑,直刺某些人的要害。
京城商界,正在酝酿一场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