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需要安静,还有耐心,所有人都静静的盯着河面。
天太冷还有风,孩子们也都没跑来跑去,都围在杨老头身边看着他钓鱼。
过了一会儿,河里的鱼线有动静了,杨老头没急着起杆,又等了一会儿,鱼线浮动更大了,他赶紧拎起杆。
“哇,有鱼了,有鱼了……”孩子们看到有鱼钓上来了都高兴的蹦带跳的。
杨卫南看着他爹钓上了鱼,心里有点蠢蠢欲动,在他爹旁边的位置拿个小凳子坐了下来。
从盆里取了鱼饵,装上钩,把鱼竿甩了出去。
结果扔下去没多久,鱼线居然上下浮动。
杨卫南有点激动,这么快就上鱼了,太不可置信了。
他学着他爹的样子,又静静的等了一会儿,看着鱼线浮动更大,赶紧站起身准备拎起鱼竿。
第一下还没拎起,鱼线反而往下沉的更厉害。
“大鱼,肯定是大鱼!”孩子们一阵惊呼。
杨卫南的动静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的盯着水面看。
杨卫南又使了点力气往上提起杆,鱼身子都露出水面了,在水里不停的翻滚。
“哇……”杨玲儿因为有神识,所以她知道二伯钓到的是一条大草鱼,紧紧的咬着鱼饵不放。
他又使劲儿往上提杆,扯鱼,费了好大一番功夫,终于把大草鱼给钓上来了。
杨卫南自己也没想到,第一次钓鱼居然钓到了一条大草鱼,他自己都觉得很骄傲。
谢启明,谢启辰,杨璟三个孩子激动极了,这么大一条大草鱼是他们爹钓的,一直围着大草鱼看。
杨老头看着儿子第一次就钓到了大草鱼,有点不甘心。
回到座位,装上鱼饵,甩下鱼线,继续钓。
杨玲儿的神识一直观察着水下的动静,她知道灵泉起效果了,水下的鱼群都要往上游了。
杨玲儿担心灵泉的效果太大,鱼群全都往上游,太反常,赶紧又驱散了一些。
杨老头的鱼线下去没多久,也有动静了,动静还不小,估计又是一条大鱼。
杨老头站起身,赶紧起杆……
杨老头这次使足了劲儿,“哗啦”一声,又一条大草鱼被拎出了水面。
它还在不停的挣扎,鱼钩扎在了嘴巴里,挣脱不掉了,杨老头还被这条鱼给扯了一下。
杨老头觉得自己扯不上这条鱼,赶紧叫了老二。
杨卫南一听他爹叫他,放下手中的鱼竿走到他爹旁。
两人一起拉住鱼竿往上提,又是一条大草鱼被提了上来。
这下子,不仅孩子们兴奋的不行,连大人都兴奋的不行。
“今天的运气简直好到不行,钓,继续钓”,杨老头乐呵呵的说。
今天两人的运气都不错,一条接一条的大鱼被钓了上来。
杨老头看着钓的有点多了,他说话了:“行了,今天钓的有点多了,赶紧回家了”。
其他人看着桶里的大鱼,小鱼,太满了,都挤着了。
众人提着桶回家了。
鱼竿就给了谢启辰跟杨锦睿拿着,杨卫南提着一个桶装了四条大鱼,杨老头提了一个桶装了三条大鱼,还有一些小鱼。
杨玲儿还是由杨子轩背着回家,能背着妹妹,他高兴着呢。
今天两人钓了不少鱼,短时间家里已经不缺了。
他们回家的时候,还特地走了小路,不敢往村里走怕被村里的人看见。
他们这次钓的鱼太多了。七八条大草鱼加起来有上百斤了,这么多鱼走在村里,村里人看见了肯定会眼红,到时候上报到村里就麻烦了。
“嘭!嘭!嘭……”院门被敲响了。
“奶,我们回来了!”谢启明在院门外大喊。
屋里的老太太被谢启明的大嗓门给吓了一跳,穿上鞋子,起身下炕去开门。
家里其他人听见敲门声也都走到院门口准备开门。
老太太刚打开门,杨卫南就把大桶拎到她眼前,老太太还被吓了一跳,往后退了一步。
“你个死孩子,吓死你老娘了”,老太太拍了拍胸脯说道。
紧接着又往桶里一看,瞪大了眼睛,惊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快,赶紧进屋,谢萍赶紧关门。”老太太特意压着声音轻声说。
后面杨老头手里还有一桶鱼被拎了进来。
“你们怎么钓了这么多鱼阿,今天这运气真不错,”老太太看着这八条大鱼兴奋不已。
“没被人看见吧,小心着点,这么多鱼太扎眼了。”老太太有点不放心,担心的说道。
就怕被人说,告到村里就麻烦,河是公家的,河里的鱼也是公家的,平时小鱼小虾没人说,大鱼就不行了,被告个偷集体财产就不好了。
“没人看见,我们操小道回来的,远离大路了,”杨老头信誓旦旦的说道。
“那就好……”老太太赶紧吩咐起儿媳妇杀鱼,准备腌几条。
沈秋荷一直带着杨锦华在屋子里,有人来了她也不去凑热闹,关起门来什么事儿都不管。
小孩子还小阿,爱凑热闹,杨锦华听到院子里闹哄哄的,闹着要去院子里玩儿。
沈秋荷带着他走到院子里,看到地上的大鱼,目瞪口呆,傻了一样。
“沈秋荷,我警告你,看到的不准说出去,不然别怪我老太婆不客气,还有你们其他人也是,都给我闭上嘴巴。”老太太敲打众人。
“娘,你放心吧,我们不说出去,”老二媳妇儿第一个表态。
“对,对,娘,我们大房也不会说出去的,”张氏也紧跟着表态了。
老大媳妇儿跟老二媳妇儿说完就看着沈秋荷,等着她说话。
“娘,我不说,保证不说,”沈秋荷对着老太太小心的回答着话。
这死老太婆就是针对她,还当着大家的面针对她。沈秋荷其实对老太太,甚至对老杨家都有怨,觉得他们对她不好。
但她还得在老杨家生活,还得靠着老杨家呢,就算心里有怨也不敢发出来。
老太太警告完众人,就去厨房拿了一口小缸出来,准备腌鱼用,待会儿做成咸鱼腌起来。
一共八条,拿上两条给谢家,作为年礼了,今天吃一条新鲜的,剩下的全腌了。
老太太看着这些鱼就已经想好怎么吃了。
谢萍跟张氏杀了好一会儿才把这些鱼全都处理好。
鱼肠,鱼籽也能吃,都有一堆了,清理出来,到时候放咸菜炒很下饭。
这么多大鱼中还有一条胖头鱼,今晚正好可以吃,做个鱼头豆腐汤,团宝也能喝鱼汤。
晚上再做个猪肉白菜炖粉条,在蒸点窝窝头,不做白面馒头了,今晚的菜够吃了。
六十年代的农村,大米少,那时候家家户户基本都是吃粗粮作为主食。
老杨家今年还算可以,分到五百多斤的细粮,全吃细粮肯定不够吃,做成米饭还得掺着粗粮一起的。
老太太想好了今晚的菜,拿上鱼头转身就去厨房忙活晚饭了。
杨玲儿就是老太太的小跟屁虫,她跟着老太太进厨房帮忙烧火,方便她“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