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儿一想到可以吃鸡,喝浓浓的鸡汤就流口水,她不想等到年底了。
“阿奶,我想吃鸡,喝鸡汤可以吗?”杨玲儿抬着头,满脸期待的看着老太太。
“团宝这是嘴馋了呀,阿奶让你大伯给你抓只鸡,我们晚上喝鸡汤好吗?”老太太对团宝那是有求必应的。
“好,谢谢阿奶。”杨玲儿笑着应了。
说完,杨玲儿就继续带着杨锦华玩儿,还顺带教一下弟弟怎么做好一个小跟班儿。
老太太知道了团宝想吃鸡,立刻喊来杨卫东:“赶紧去后院抓只鸡,晚上炖汤给团宝喝,”说完,老太太转身去了厨房,烧水烫鸡毛,得处理鸡。
杨卫东听到吩咐后,便迈着轻快的步伐朝着后院走去。
当他踏入后院时,只见里面的鸡一只只都精神抖擞、活力四射,跑来跑去个没完。
杨卫东望着这群闹腾的鸡,不禁感到有些头疼。
跑得这么快,想要抓住它们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刚一走近,就有几只鸡像是察觉到了什么似的,“咯咯咯”地叫着,迅速跑开了。
没法子,只能去找了网兜,拿着网兜抓只鸡那不是手到擒来嘛,一下子,一只鸡被兜住了。
他拎着鸡,回到前院,杀鸡,拔鸡毛,清理内脏……等全部处理好,交给了老太太。
晚上,老杨家的人都吃到了香喷喷的鸡肉,杨玲儿最喜欢喝浓浓的鸡汤了,老太太第一个给她盛了一碗鸡汤,她迫不及待的尝了起来。
鸡汤太烫了,烫着嘴了,团宝用手对着嘴不停扇风,嘴里哈着气,那搞笑的样子逗笑了在场的人。
“别急,还烫着呢,喝完还有呢,哪有像你这么馋嘴的,”老太太笑着呵斥了一句。
炖了鸡汤,老太太自然不会忘了亲家母,嘱咐了张氏一句,让她别忘了给她娘盛碗鸡汤。
张氏心里由衷感谢老太太,有什么好吃的都不会忘了她娘。
平静的日子过了几天后,村里又开始统计领养小猪崽的事儿咯。
去年的事儿回想起来,还让人震惊不已呢,老杨家靠养猪赚了一笔,令人羡慕。
今年桃花村的乡亲们无论如何也要养上两头,哪怕没有老杨家养的那么肥,百来斤的猪肯定能养好。
大队长一开口可以登记了,乡亲们纷纷跑到大队部登记,除了个别孤寡老人,实在喂不了的,基本上家家户户都领养了。
沈婆子年前就跟杨老太太取过经了,老太太让养四头,她直接登记了四头。
今年,乡亲们都在等着看老杨家今年领养几头呢。
等乡亲们登记的差不多了,老太太带着老头子,杨卫东都来了。
今年,老太太还是想领养八头,她觉得够了,可是去年的经历还在呢,家里的红薯藤都吃不完,杨老头跟杨卫东都想再多养一点。
在来的路上,两人把想法跟老太太一说,老太太也觉得他俩说的没错,同意了他们的想法。
所以,今年老杨家领养十头小猪崽子,比去年多养两头。
这个消息一出,直接让桃花村的乡亲们沸腾了。
孙小丽那可是老杨家的死对头了,她对老杨家今年要养十头小猪崽的事儿充满了羡慕和怨恨,她最看不惯老杨家比自家过得好,那种嫉妒之心更甚。
她不光会在背后偷偷摸摸地嚼舌根、说坏话,这次当着众人的面也毫不顾忌地诋毁老杨家。
桃花村的乡亲们有些也被孙婆子说的带动了情绪,也纷纷议论着老杨家。
沈婆子听着孙小丽的酸话,当即就开怼:“你有本事自己也养十头阿,没本事瞎胡咧咧啥,自己没用,怪的了谁,再让我听到,你说老杨家坏话,我大耳刮子抽你。”
沈美丽本就跟老太太处的好,平日里有时也能得到老杨家的帮助,心里感激着呢,有人一说老杨家的坏话,她就当场怼回去。
杨玲儿的神识一直关注着桃花村,一有闲言闲语她都知道的。
这次,孙婆子到处说着老杨家的坏话,她都听在耳里,她拉着老太太出门散步,故意带她往人堆里扎。
老太太一走近就看见了孙婆子,在那嚼舌根,说的嘴里的唾沫到处乱飞。
“真脏……”,杨玲儿嫌弃的说了一句。
“哎呦,都聚在这里干嘛呢,有啥好事儿,说给我听听阿。”
“孙婆子,怎么哪哪儿都有你呢,又是你在说我家的坏话吧,别再背后说,来,当着我的面说吧,我听着,”老太太看了一眼扎堆的人,冷着脸朝孙婆子看了过去。
孙婆子被老太太的眼神吓的一激灵,讪讪一笑:“没说啥,没说你们老杨家,误会了,误会了,我还回家做饭呢,我先走了,”孙婆子说完就跑。
老太太也懒得理这群嚼舌根的人,转头就带着杨玲儿继续散步了。
第二天一早,老太太上厨房做早饭,看到地上的瓦罐里装满了鸡蛋。
老杨家的鸡冬天生蛋也勤快着呢,一天不落的,瓦罐又要放不下了。当即决定卖掉一部分。
吃过早饭,老太太就吩咐杨卫东把家里地窖的蔬菜,跟瓦罐里的鸡蛋都拿镇上供销社去卖掉。
镇上的严主任盼着老杨家的蔬菜,都已经盼了两个多月了,老杨家再不来,他都要准备下乡去找了。
今天可算是盼到老杨家的蔬菜了。
“杨兄弟,你们再不送来蔬菜,我可要去你家找你了。”严主任怨怪的说了一句。
“大哥,这次带来多少?我来称吧,”谢萍打了声招呼,就忙起来了。
这次的大白菜跟萝卜总共卖了五块钱,鸡蛋贵,卖了两百个鸡蛋,卖了十二块。
“弟妹,这一百个鸡蛋是给你们的,你待会儿拿回去,”杨卫东对着谢萍说道。
“好,谢谢大哥,也替我谢谢娘,”谢萍笑着回答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