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乐见其成,这朝廷越乱越好,那便去吧!
陈雄鹰问道,“华夏商会,可有别的商户能替我护送一些物资抵达陇佑!事成之后,一百万两银子的酬劳!”
“有!福州城的大同镖局,绿林豪杰门组成的,诚信可靠!!”
陈雄鹰大喜:“那太好了!”
大同镖局。是林凡与不愿加入华夏军的陆林创办的,肩负着华夏的调任文书传递,军粮押运,情报和战场战令的传达业务。高层五人均是赤心成员,为他们赚积分的时候到了。
100 万银子可是可以直接全体享受 10 万赤心积分的,上次柳青的谈判,个人就分了十万积分,让林凡羡慕不已,好在洛城之行,又让他拉回来自己第二的积分地位。
再说镖局的绿林好汉,他们并不争进入华夏赤心最高的十位领导核心成员,不然也不会不加入军中,甘愿走镖。但还是可以以积分在华夏军受到他们同等的待遇啊,所以这单接了镖。
落城终于恢复了平静。李云飞被皇帝直接启用为洛阳令,李毅为洛阳守,一军一政。治理得井井有条,太子被皇帝抓回东宫禁足。
皇帝对参与这场混乱的官员进行了严厉的惩处,同时对落城进行了整顿和改革,李云飞的改革对策是,选贤举能,肃清吏治。
秋季来临,太子妃陈氏与一百来号家眷,在午门问斩。
同时斩的还有胡薇宰相的儿子胡部力。罪名是横征暴敛,祸乱东都,意图谋反,至太子陷于险地,不得不启用陈氏父子,导致东都险些失陷。
胡薇被罢免相位,宰相府一夜之间沦为胡府,刘正因为挽救了洛阳,从正三品户部尚书,直升正二品,担任大乾宰相。
胡梢掌管的禁卫军,被李绩直接接手。
胡氏父子俩如今被囚禁于胡府之中!胡贵妃被打入冷宫,小皇子交给了桂州刺史的女儿,历德妃抚养。
李毅平叛有功,封为落城公,与他老爹护国公差一个品阶。由于太子接回都城庆安,二皇子因为太窝囊,搞不出什么势力,李邕封他为西夏王,去往灵武就藩。
皇帝也从这次事件中吸取了教训,开始加强对朝廷的管理。在落城,百姓们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他们感激皇帝的英明决策,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刘正看着这一切,心中感到一丝欣慰。
“但愿这样的战乱不再发生,百姓能够永远安居乐业。”刘正。
但由于过度操劳,皇帝病倒了。当晚皇宫内,一片寂静。皇帝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李绩守卫皇宫,胡薇趁皇帝病倒,直接携带儿子胡梢逃离皇宫,往陇佑而去。
皇帝一倒。
燕军首领在拿下了沧州、定州、蔚州,津门四地后,开始打起幽州城的主意。
目前辽东王公孙衍与燕王王帅,各自占领了幽州南北之地。
原都督李健之子李兴镇守幽州。李兴因痛恨截杀自己父亲的王帅,故而在坐拥幽州五万兵马之际,准备用计诱导公孙衍与燕军拼个两败俱伤。
他写信给公孙衍,称若是辽东出兵歼灭燕军,愿率领将幽州军与幽州城十八万百姓献归降于他。
双方战事似乎一触即发,马上形成两败俱伤之局,正当李兴想着可以如愿以偿出兵平叛,上升河北都护府守之时。
在公孙衍与王帅碰面后,公孙衍却与燕军进行了谈判。
两日后,战无不胜的辽东骑兵,居然战败退军至幽州城外分兵驻扎于东、北两城门,随后燕军很是默契,也让大军围住西、南两门,至此幽州成为孤城。
因为幽州是只围不攻之际,王帅又命长子领定州军,攻打幽州辖区南部的淄州。
这日,皇帝从昏迷中醒来,“朕一定要让国家恢复往日的繁荣……”皇帝微弱地说道。
大臣们守在床边,忧心忡忡。
“陛下一定会康复的,大乾还需要您呢。”刘正坐在皇帝身旁。
“刘爱卿啊!如今大乾的匪患贼寇如何了?”
“落城越来越好了!”刘正只讲好的说。
“咳咳,其他地方呢?幽州是不是沦陷了?辽东军与燕军是不是该争夺幽州城了?”
“江南是不是易主了?华夏军怎么样了,是不是比大乾的百姓过得还好啊!”
“胡薇逃跑了吧!爱卿啊,让护国公多注意西边的动向啊,早在落城叛乱之时李轨出兵西域,打下来西域五国,如今怎样了?”
刘正这时候才敢说话:“回陛下,西域那边,李轨将军,从春天开始,打了戊戌校尉、交河城、焉嗜、且末、若羌五国,如今秋季寒冷已经停战了,只是他在驻兵楼兰国,听说是要求取楼兰圣女,不允便要灭其国,所以楼兰女王无奈只得嫁女,准备在明年春节时期,完婚呢!”
李邕难得的睁开闭目养神的眼睛,笑着说道:还是小孩子心性,陇佑李氏这一脉,却偏偏是他的成就最大,也是一桩美谈了。
“是啊,陛下!”刘正深以为然。
李邕笑着继续闭目养神“李轨这孙子啊,如今也是20岁的孩子了,身处这乱世,应该成为枭雄才对,只是这孩子有些念旧,是在顾及我将他养大的恩情,一直没有显露自己的野心,如今倒是成了开疆拓土的功臣了,开辟了自己的道路,很好嘛!”
“也罢!这大乾要乱,得让我李氏,多几块地!刘正,你来拟旨,内容就写:李轨在西域开疆拓土有功,现在西域设计西域都督府,封他为西域都督府守,兼领陇佑都督府一切军政。”
“这……陛下!这比起给他封王还要权利更大啊!”
“去安排吧!朕自有考量,你之忠心啊,留给太子吧,我还不知道能熬多久!”李邕知道刘正太过忠心,虽有疑虑但一定会去做的。
皇帝这几日精神恍惚,自顾自的说胡话,唯一可取的却是,他没有杀任何一个人。刘正沉默不语,默默的去尽衷去了。
一日,皇帝突然神采飞扬,身穿龙袍:“朕要去看太子!”
来到东宫,见到太子如今的模样,李邕眉头一皱,“怎搞成这个样子!”
“不然如何?学你政变吗?”李承逸讥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