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氛凝重的会议室里,宣传部长汪宏燕微微欠身,语气轻柔却又郑重:
“汤市长,信息发布是极为关键的板块。我们宣传部门迫切需要公安部门及时、精准地提供案件相关信息。一旦信息出现偏差,很容易在民众间引发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当前城市局势本就严峻,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会让我们面临的挑战愈发艰难。”
公安局局长冯海龙听后,赶忙连连点头,神色严肃庄重:
“汪部长放心,我们一定会精心安排得力又专业的专人,与宣传部门紧密对接。只要是符合公开条件的信息,肯定会在第一时间毫无延误地传递过去,我们绝不敢有丝毫懈怠和马虎。 ”
副市长马立有眉头紧蹙,满脸忧心忡忡:“这次事件对我们城市的形象造成了极大损害。后续可不能只把目光局限于当下的危机处理,我们还得研究如何重塑城市形象,重新吸引投资以及旅游等方面的资源,这关乎城市的长远发展与繁荣。”
李德军听着大家发言,脸上闪过一丝烦躁,抬手示意大家停下,顺着马立有的话总结道:“马副市长说得很对。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要先集中精力解决眼前迫在眉睫的停水、停诊和抓捕逃犯等棘手问题。后续我们再专门组织专题研讨城市形象修复事宜。”
说着,他手指向公安局长冯海龙,又依次点了点张达远和祝德军:“你们三个是此次相关事务的总负责人,别藏着掖着,现在就说说具体计划和想法,让大家心里有个底。”
冯海龙率先表态:“苗宝刚潜逃一事,我们公安部门确实难辞其咎。当下,我们已经倾尽全力,调动了所有能调动的警力资源。不仅在城内各个交通要道严密设卡盘查,不放过任何一辆可疑车辆,还依据现有的蛛丝马迹,对他可能藏匿的地点展开了地毯式全方位排查。”
“但从目前掌握的线索来看,他似乎早有预谋,留下的踪迹寥寥无几,给我们的抓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阻碍。不过,我们不会因此退缩,会进一步加大与周边城市警方的合作力度,拓宽信息收集渠道,扩大搜索范围,不遗余力,争取早日将他缉拿归案。”
其实,汪铁和苗宝刚畏罪潜逃,汪铁已被击毙,苗宝刚下落不明,冯海龙心里暗自欣喜。
这些年他虽身为公安局长,却被汪铁压制得苦不堪言,苗宝刚也对他阳奉阴违。如今形势逆转,他终于迎来了当家作主的时刻。
所以,无需市里指示,更不用上级部门督办,他早就积极在全局布局,一心要把苗宝刚捉拿归案,好一雪多年来的憋屈。
张达远接着说:“医务集团罢诊的情况,据我了解,他们主要是对近期市里推行的医改政策存在误解,认为自身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
“我打算亲自带队,和医务集团的负责人以及各个科室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把政策条文详细解读清楚,让他们明白政策的初衷和意义。”
“同时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探讨是否能给予一定的合理调整,以此平息他们的不满情绪,恢复正常医疗秩序,保障市民的就医需求。”
祝德军说道:“建设局一定会全力配合水务部门开展工作。我们计划先从周边区域紧急调配水源,通过组织水车运输等方式,优先保证市民的基本生活用水需求。”
“同时,我们会召集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抢修团队,制定科学合理的抢修方案,争分夺秒进行修复。”
三位局长的发言表态,汤嘉民都看在眼里,心里对三人的应对思路和积极态度颇为赞赏。他暗自思量,要是后期他们的行动能像说的那样扎实落实,倒是可以委以重任。
把另外两位局长打发走,只留下冯海龙,李德军提出紧急会议的第二个议题。他目光扫视众人,缓缓说道:
“如今空出来的公安局副局长一职,关乎后续公安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城市的治安稳定。大家都谈谈自己的看法,觉得由谁补缺比较合适?”
这话一出,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众人都陷入沉思,各自在心里权衡着合适的人选。
短暂的沉默后,政法委书记崔志刚率先打破寂静:“我觉得刑侦队队长赵刚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候选人。他在警队多年,经验丰富,参与破获了多起重大案件,业务能力极强,对刑侦工作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指挥能力。”
“在这次苗宝刚潜逃案件中,他也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行动力。由他来担任副局长,能在打击犯罪方面给警局带来新的活力和思路,有助于提升警局整体的刑侦水平。”
马上要退休的崔志刚,才不管李德军想让谁上位,只要有机会,他肯定要推一把自己这边的人,这样也能巩固他退下来后在警界的影响力。
一直没发言的副书记周东明微微摇头,提出不同意见:“赵刚虽然业务能力不错,但在管理和协调方面稍显不足。我认为治安科科长钱宇更合适。他长期负责治安管理工作,对城市的治安状况了如指掌,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上也颇有心得。”
“公安局副局长需要统筹全局,不仅是刑侦工作,治安维护、警队管理等多方面都要兼顾。钱宇的综合素质能更好地胜任这一职位,能确保警局各项工作的平稳运行与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