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哲所在的战防炮连一直跟着团部作战,跟着团部四处出击,不过他们能够乘坐汽车,陈哲和汽车连的上尉要了点汽油,把两个汽油桶装满了,王伟驾驶着摩托车拉着水陆两用船跟着汽车连。
白天他带领着连里的士兵们配合作战,晚上不停地挖掘战壕,趁着没有战事,他让士兵们对碉堡防御战术进行反复训练。
然而,让他感到颇为无奈的是,他们连队竟然连一挺捷克造轻机枪都未曾配备。
那 200 大洋奖励,他只发放了其中的 40 块给另外四人,其余大部分资金仍留在自己手中。
这并非是他吝啬,实在是连队的经费太过匮乏。
那些有限的武器资源,如花机关、驳壳枪以及为数不多的步枪等,都优先分配给了一排和二排。
整个连队总共仅有区区 15 颗手榴弹,而且弹药储备严重不足。
面对这样的困境,如果能有充足的弹药补给,陈哲恨不得立刻率领部下冲上战场奋勇杀敌。
就在 25 日这天,由于前方战事愈发紧张,炮兵营的其他三个炮连奉命紧急调往前方给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他们迅速投入战斗,操纵着 6 门威力强大的 75 步兵榴弹炮,向着日军阵地发起猛烈炮击。
与此同时,团部的独立炮连也被部署到了第一线,他们携带了 6 挺厄利孔 20 毫米机关炮严阵以待。
而陈哲所带领的战防炮连,则被安排在了第二道防线之上,等待敌人的坦克部队,随时准备支援前线部队的作战行动。
接到上级传来的作战指令之后,陈哲所在的战防炮连很快就得到了来自团部的有力支援——整整两箱子弹以及一箱手榴弹!
这无疑给全连上下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陈哲不敢有丝毫耽搁,率领着英勇无畏的战士们马不停蹄地奔赴第二道防线的指定位置。
抵达目的地后,他立刻全身心投入到对阵地的细致检查之中。
每一处角落、每一块土地都逃不过他那锐利如鹰隼般的目光。
紧接着,陈哲一声令下,战士们纷纷行动起来,以风驰电掣之势挖掘战壕并全力构筑防御工事。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此次并没有配备捷克式机枪这样的重火力武器,但陈哲并未因此而气馁。
经过深思熟虑,他果断下令将两座铁质碉堡紧密排列放置在一起,并将其改造成防空监视哨所,以便更好地监控敌军空中动态。
同时,两门威力巨大的战防炮也被精心布置在了碉堡的左右两侧,形成犄角之势,严阵以待随时可能来袭的敌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平日里陈哲一直坚持不懈地组织连队开展挖战壕及修筑防空洞等相关训练活动,使得整个连队在工事建设方面具备了相当出色的能力与经验。
正因如此,他们所构建出来的工事可谓固若金汤,坚不可摧。
就在当天夜幕悄然降临之际,狡诈多端的日军竟然派遣出了一支规模不大的侦察小队,妄图神不知鬼不觉地渗入我方防线内部一探究竟。
但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警觉性极高的陈哲凭借着自己过人的军事素养和敏锐直觉,第一时间便捕捉到了周围环境中的细微异动。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陈哲临危不乱,他压低声音示意身旁的战士们务必保持绝对的安静,耐心等待最佳反击时机的到来……
当敌军逐渐逼近到足以发动攻击的距离时,前方的守军毫不畏惧地与来犯之敌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烈交火。
刹那间,枪炮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整个战场被硝烟所笼罩。
就在这紧张万分的时刻,陈哲率领着王伟的三排迅速行动起来,悄悄地摸向交战前线进行增援。
经过一番艰难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前沿阵地。
刚一到达,王伟便果断地下达命令:“机枪手!立刻架起机枪盾牌,准备迎击敌人!”
同时,他指挥其他几名战士迅速分散开来,各自占据有利位置。
紧接着,他们打开陈哲买的的5个手电筒,将光芒准确无误地照射在选定的敌人身上,以此为机枪手以及阵地上的友军清晰地指示出攻击目标。
与此同时,陈哲则带领着一个班的战士迅速架起了机枪盾牌,并额外配备了两面坚固的盾牌作为防护。
只见他敏捷地躲在机枪盾牌后方,端起那支装有高倍数瞄准镜的 98K 步枪,冷静而又精准地瞄准远方的敌人。
随着他一次次扣动扳机,每一枪都如同长了眼睛一般,准确无误地击中一名敌人,使其当场毙命。
而在他身旁的战士们也不甘示弱,纷纷举起步枪、冲锋枪等武器,持续不断地向着敌人猛烈开火。
一时间,密集的枪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片夜空撕裂开来。
然而,日军的侦察兵显然没有预料到会在这里遭遇如此顽强且强烈的抵抗。
面对国军强大的火力压制,他们显得有些惊慌失措,但仍勉强组织起反击,一边开枪还击,一边开始逐步向后撤退。
然而,陈哲又怎会轻易放过这个难得的机遇呢?
只见他双目圆睁,怒喝一声:“追!”紧接着,他身先士卒地率领着他带的一个班的战士,手持两个坚固的护盾,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一旁的王伟见状,心急如焚,试图出言阻拦,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无奈之下,他只得迅速调整战术,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机枪进行火力掩护,以确保战友们的安全。
夜幕笼罩下,大地一片漆黑,仿佛给陈哲等人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凭借着这天然的屏障,他们行动敏捷、悄无声息,宛如鬼魅一般迅速逼近那些正在仓惶逃窜的日军。
没过多久,几声清脆的枪响划破夜空,几名日军应声倒地,剩下的跑远了。
见此情景,陈哲果断下令让士兵们支起护盾,以防敌人反扑,并着手开始清理战场。
说起搜摸敌军尸体这项工作,陈哲可是早有准备。
在此之前,他特意安排士兵们接受了专门的训练。
此刻,他先是指派张小亮带领着几位机灵的士兵佯装成死去的模样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然后亲自与王伟一人高举盾牌,一人则耐心细致地向众人演示如何准确无误地搜寻尸体上藏匿的钱财物品以及解下敌人腰间的皮带和子弹盒等重要物资。
就这样,全连上下所有人员都认真观摩学习并反复演练了数遍。
而如今,这些平日里刻苦训练所积累下来的经验终于得以施展,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与陈哲一同走出战壕的战士们分工明确,其中两名战士高举着坚固的盾牌,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以抵挡可能射来的子弹;另外两名战士则全神贯注地保持高度警戒状态,密切留意四周的动静。
而其余的战士,则迅速展开行动,有条不紊地搜索并收集战场上的各种物资。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仅仅不到两分钟的工夫,陈哲便已经带领着队伍满载而归。
他们动作敏捷地携带战利品开始有序撤退。
当他们顺利返回己方战壕之后,敌人那边似乎才如梦初醒一般。
只见夜空中突然升起数颗耀眼的照明弹,瞬间照亮了整个战场。
与此同时,日军的掷弹筒也终于反应过来,开始朝着无人的阵地前方猛烈开火,炮弹如雨点般纷纷落下,但此时我方人员早已安全撤离。
陈哲成功将缴获的大量物资带回到前沿阵地后,该阵地的连长匆匆赶来表示由衷的感激之情。
陈哲微笑着随手从一堆物资中拿出一包缴获的香烟递给他,并豪爽地说道:“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我现在得先走一步啦。”
说完,他伸手指向身旁一个装备有机枪的盾牌继续道:“这个盾牌借给你们使用两天,过两天我会再来取回。王伟,你赶紧把机枪拆卸下来,好好教教这位连长如何操作,然后再回来归队。哦,对了,还有这两只手电筒也一并借给你们应急吧。”
说着,他又将两只手电筒递给了连长。
然后,他就带着一个排的战士回去了,这次出击他主要是看天黑去前面捡东西的,这还真让他捡回来7支三八步枪和一些子弹和31颗鬼子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