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松不服气的看着自己的叔叔,“信王,你大笔一挥裁撤了驿站。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国家大事,怎么传递?朝廷的命令,怎么发布出去?”
“没有了驿站的辅助作用,朝廷现在是听不见,也看不见,连命令,也传递不出去,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信王朱由检兴致勃勃地开始讲解,“这一点尽管放心,太子你年纪小并不懂。驿站说白了,就是招待官员的地方,服务的对象就是官员和吃官家饭的人,跟老百姓没有多大关系。”
“本王裁撤了驿站,一下节约了将近一百多万两银子的费用,现在朝廷的规矩,简直就是形同虚设,各地官员直接越过兵部,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动用国家的资源,为自己谋取利益,肯定要先斩断利益黑手!”
“驿站的全部费用,都是朝廷支出,官员们就一分钱都不掏,这样当地官员的亏空,无形当中和驿站捆绑在一起,这完全就是黑洞,永远都填不满。”
“就算是命令到达驿站,进行改革也没什么用,还不如干脆一刀切。这样以后没有这个机构了,不但节约了大量的经费,还杜绝了贪污。”
“至于传递国家情报,可以快马加鞭赶过来。官员可以传达朝廷的命令,驿站简直就是多此一举,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信王,如果驿站没有作用,孤想请问,八百里加急,如何马不停蹄的送过来?”
“难道指望传令兵几天几夜不吃不喝?就算是人扛得住,马恐怕也没有办法接受,在哪里进行换马?”
“本王考虑到了,可以花钱购买,毕竟有银子什么都能买到。”
皇帝朱由校可不是一个傻子,马上就明白了,别看东林党天天吹嘘自己的弟弟多么好,其实简直就是一个糊涂蛋。
没想到信王朱由检居然兴致勃勃的还在解释,“太子,本王为了朝廷。一匹马年就需要160两银子,有的地方300两银子一年,朝廷有多少钱?国库现在空虚,需要大家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
“皇兄,本王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兵部对各级官员进行严格要求,除非是特别非办不可的公事,其余的不允许使用驿站。”
“只要官员出差,可以动用驿站,比如说告老还乡,因病去世,回乡埋人等等这些事情,发一些补助,就不让他们使用驿站了。”
“裁撤人员上也有分别,50岁以上的可以回家了,每个人给10两银子。30岁到45岁的,看看能干什么就让干点什么。可以让老百姓花点银子使用,这样还能够赚点钱。”
“年纪轻又比较识字的人,专门负责官方文件的传递,严格的规定,按照流程报销。”
“本王不但改革了驿站,而且还改变了整个大明的税收。不再按照以前的老规矩,把全国所有的土地平均一下,所有的税是一模一样的,这样就减少了老百姓的怨恨。”
“本王呕心沥血制定了很多政策,都是为了我大明江山。”
朱小松觉得自己是哑口无言了,因为人家觉得自己是非常正义的,人家觉得人家做的是非常对的,无论自己指责对方什么地方有错误,对方都会言之凿凿的反驳。
皇帝朱由校没想到自己的弟弟,简直就是烂泥扶不上墙,干了这么多糊涂混账的事情。
“信王,你去吧。”
信王朱由检高高兴兴地走了,毕竟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到刚刚离开门口。
皇帝朱由校用慈爱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儿子,“皇儿,信王非要弄的天下大乱不可,看来东林党的人就没有什么好东西,这群祸国殃民的玩意儿,这简直就是拿朝廷当玩笑。”
“父皇,信王这样胡乱操作,只会让天下大乱。朝廷从来不缺乏建设性的规定,缺的就是如何把这些规定执行到位。既然已经有了规定,又有了这样的混乱,那就只能说明人不对。”
“信王最近推行改革,只要你不听话,马上就拿下来了。湖南巡抚马国璋,江西成国公徐泽生等人,不但被罚了银子,而且还丢了爵位。”
“兵马钱粮是朝廷的重大事情,离不开马。养一匹马所需要的土地,如果用来养活25个人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老百姓并不愿意养马,这要是死了,一家老小就得喝西北风。”
“朝廷的驿站,本来是官府负责的,现在这种情况,要给老百姓摊派,而且各增加了更多的黑色收入,根本节约不了银子,反而会让天下大乱。老百姓都吃不上饭了,除了造反没有出路,否则就只能吃观音土了。”
“这些被裁撤下来的官兵,他们本来就什么都不会,想用时间换空间,几乎是没有可能了,父皇现在怎么办?”
病床上的皇帝朱由校,这时候开始怀疑了,难道自己弟弟真的是个大草包?难道自己当初的分权是错误的?现在摆在自己面前的难题,到底应该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