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君徽诗之一
鲍君徽,字文姬,鲍徵君女。善诗,与尚宫五宋齐名。德宗尝召入宫,与侍臣赓和,赏赉甚厚。存诗四首。
奉和麟德殿宴百僚
应制一作奉和御制麟德殿燕百僚
睿泽先寰海,功成展武韶。戈链清外垒,文物盛中朝。圣祚山河固,宸章日月昭。玉筵鸾鹄集,仙管凤皇调。御柳新低绿,宫莺乍啭娇。愿将〔亿〕(忆)兆庆,千祀奉神尧。
盛世华章下的颂圣长歌:鲍氏君徽《应制奉和御制麟德殿燕百僚》赏析
在唐代诗歌的瑰丽星空中,鲍氏君徽的《应制奉和御制麟德殿燕百僚》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作为一首应制诗,它承载着对帝王的尊崇与对盛世的礼赞,以细腻笔触和精妙用词,全方位勾勒出唐代宫廷的宏大与辉煌,奏响了一曲盛世的颂歌。
开篇礼赞:皇恩浩荡,功绩卓绝
“睿泽先寰海,功成展武韶”,诗歌伊始,鲍氏君徽便毫不吝啬对皇帝的溢美之词。“睿泽”即皇帝的睿智恩泽,如同一股磅礴的力量,率先泽被天下,从广袤的中原大地,延伸至四海之滨,世间万物皆沐浴在这无边的圣恩之中。“功成展武韶”则着重强调皇帝的赫赫功绩,他的成就非凡,不仅体现在文治方面,更在武功上尽显雄才大略。“武韶”本指周武王之乐《武》和虞舜之乐《韶》,此处代指皇帝的文治武功,如同古代圣王一般,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基础,彰显出皇帝卓越的领导才能与高瞻远瞩的智慧,奠定了全诗颂圣的基调。
文武盛景:边疆靖谧,文化昌隆
“戈铤清外垒,文物盛中朝”,此句从军事与文化两个维度,生动展现了大唐王朝的强盛风貌。“戈铤清外垒”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战争胜利画卷,皇帝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挥动利刃,将外敌从边疆的营垒中彻底清除,使得边疆得以安定,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更彰显了皇帝保家卫国的决心与勇气。“文物盛中朝”则聚焦于朝廷内部,展现出文化繁荣的景象。在皇帝的倡导与推动下,朝廷中文化昌盛,各类文物典籍琳琅满目,文人墨客汇聚一堂,学术氛围浓厚,文化艺术蓬勃发展,充分体现了唐代在文化领域的辉煌成就,展现出一个全方位强大的盛世帝国形象。
皇权颂歌:统治稳固,光辉永照
“圣祚山河固,宸章日月昭”,诗人以山河和日月为喻,盛赞皇帝统治的稳固与光辉。“圣祚”即皇帝的福运,象征着大唐的国运,如同巍峨的山河一般,坚不可摧。皇帝的统治根基深厚,历经岁月的洗礼而屹立不倒,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保障。“宸章”指代皇帝的文章和诏令,它们如同日月的光辉,普照大地,光芒万丈。皇帝的每一道旨意,都蕴含着智慧与威严,指引着国家前进的方向,引领着万民走向繁荣富强,深刻体现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殷切期望。
宫廷盛筵:群贤毕至,歌舞升平
“玉筵鸾鹄集,仙管凤皇调”,镜头转向麟德殿内的宫廷宴饮现场,诗人用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奢华欢乐的画面。“玉筵”描绘出宴会的餐桌精美华贵,如玉石般闪耀着光芒,彰显出皇家的尊贵与气派。“鸾鹄集”则形象地比喻众多宾客如同鸾鸟和鹄鸟般优雅地聚集在筵席前,这些宾客皆是朝廷中的精英和贤才,他们身着华服,举止得体,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一盛大的宴会,展现出朝廷人才济济的繁荣景象。“仙管凤皇调”着重描写宴会上的音乐表演,演奏的乐器仿佛是仙乐,其声音如同凤凰的鸣叫般美妙动听,婉转悠扬。音乐声在殿内回荡,与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氛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宫廷宴会的奢华与欢乐,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热闹非凡的场景。
春日雅韵:宫柳新绿,莺啼婉转
“御柳新低绿,宫莺乍啭娇”,诗人巧妙地将目光投向宫中的春日景色,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清新自然的色彩。“御柳新低绿”描绘出皇宫中的柳树刚刚长出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新绿的枝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宫莺乍啭娇”则生动地刻画了宫中黄莺初次婉转啼鸣的情景,黄莺那娇柔清脆的叫声,打破了春日的宁静,为宫廷增添了一份灵动与美好。这两句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将自然之美与宫廷的庄重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美感,更从侧面烘托出宫廷生活的安逸与美好。
衷心祈愿:千秋万代,德配圣贤
“愿将亿兆庆,千祀奉神尧”,在诗的结尾,鲍氏君徽满怀深情地表达了对皇帝的美好祝愿。她希望皇帝能够像古代圣贤尧帝一样,以其卓越的品德和英明的统治,受到亿万百姓的衷心拥护和庆祝。“亿兆庆”体现了百姓对皇帝的爱戴与敬仰之情,他们将共同为皇帝的统治而欢呼庆祝。“千祀奉神尧”则表达了诗人对皇帝千秋万代受到尊奉的期盼,希望皇帝的统治能够如同尧帝一般,流芳百世,成为后世帝王的楷模。这一祝愿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皇帝的崇敬,更寄托了对国家昌盛、百姓幸福的美好憧憬,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鲍氏君徽的《应制奉和御制麟德殿燕百僚》以其丰富的内涵、华丽的语言和严谨的结构,全方位展现了唐代宫廷的繁华与威严,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崇敬和对国家昌盛的祝愿。这首诗不仅是对唐代盛世的生动写照,更是唐代诗歌艺术成就的杰出代表,为后人了解唐代宫廷文化和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文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