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林镇,林轩和胡赛凤一番商议后,将醉仙楼与林记抻面的收益结算方式定了下来,每月一结。胡赛凤笑容满面地说道:
“林轩,你放心,咱这买卖稳赚不赔,要是你啥时有急用,随时来找我支银子就行。”
林轩微笑着点头,他心里清楚,这胡赛凤虽是个生意人,倒也爽快仗义。
此刻的林轩,兜里揣着这段日子挣来的银子,沉甸甸的,可他还真不缺钱花。反倒是叶欣,每日在家里愁眉苦脸,看着家中那日益增多的银钱,满心焦虑,嘴里不停地念叨:
“这可咋整啊,家里哪有安全的地方藏这些银子哟。”
她最近一直都为藏银子费心,那模样真是又着急又无奈。
林轩心里明镜似的,这林记抻面的生意,靠着新奇的口味和实惠的价格,如今是火爆非常。但食客们图的就是个新鲜劲儿,迟早会慢慢回归平淡。
店里已收拾得七七八八,他便独自回家了。林大地他们还要忙乎晚上那一阵。他们得忙完才能回去
刚迈进家门,潘巧莲就迎了上来,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林轩,你瞅瞅,咱们今天又赶出一千双鞋啦!”说着,她拉着林轩就往屋里走,手指向墙角那堆积如山的鞋子。
林轩蹲下身子,拿起一双鞋仔细端详,手指轻轻摩挲着鞋面,心里琢磨开了:玉林镇就巴掌大的地方,能买鞋的就那么些人,这销量差不多已经见顶了。县城估计很快也就饱和了。盲目扩充产能,万一卖不出去,囤货可就麻烦了。
“先这样吧,暂时没必要增加产量。”林轩站起身来,轻声对潘巧莲说道。
正说着,林武几人满头大汗地从外面走进来,他们刚从县城送货回来
“老三,货都送到啦,那几家酒楼的老板可满意了!”
林武一边擦着汗,一边兴奋地汇报。林轩笑着点头:
“行,你们辛苦了,明日我带鞋去县城售卖,看看那边的行情咋样。”
新建厂房的轮廓愈发清晰,大家还在忙碌地做着收尾工作,看样子,过不了两日,大伙就能顺利搬过去了。
林轩招呼林武、林大有等人:“走,咱们今儿个就在这儿搭个简易砖窑。”
说干就干,众人分头行动,有的去搬石头,有的去挖泥巴。林轩则找来工具,叮叮当当忙活起来,不一会儿,一个简易的泥坯模具就做好了。
“来,把这些黏土挖过来。”林轩指挥着,众人七手八脚地挖来黏土,又将炼铁剩下的炉渣掺进去,反复搅拌,和成软硬适中的砖泥。林轩拿起模具,用力一压,一块块规整的砖坯就成型了。
“等放上一晚,坯子硬实了,就能放进窑里烧。”林轩拍了拍手上的泥巴,眼中满是期待。他心里清楚,这些砖可是用来建烧制陶瓷的炉窑,这可是关系到后续生意拓展的关键一步。
可人手不够的问题愈发凸显,林轩思索再三,决定去找满仓村长。一路上,他想着该如何开口,不知不觉就到了村长家。推开院门,屋内静悄悄的,只有村长和几个孩子。林大地他们还在店里没有回来,村长老伴也在林轩那儿,没回来。
“满仓叔。”林轩喊了一声。
“哟,是林轩啊,快进来坐。”村长从里屋走出来,满脸笑容地招呼道。
“满仓叔,我来看看您。”林轩边说边走进屋子,目光扫到院子里的耕牛,话锋一转:
“对了,那耕牛用着咋样啊?”
一提到耕牛,村长的眼睛顿时亮得像星星,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花:
“好用,太好用了!配上你做的犁杖,那牛干活又快又好,顶得上五十个壮劳力啊!以前种地,累得腰酸背痛,还干不出多少活儿,现在可省心多了。”村长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林轩见状,趁机说道:“村长,我跟您说个事儿。明日我再牵一头牛回来,您看能不能给我拨二十个男劳力啊?我那边厂房扩建了,正缺人手呢。”
村长一听,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嘴巴微张,瞪大了眼睛,心里暗暗吃惊:这林轩的生意得做到多大啊?不过,家里人拿回的工钱可都实打实的,村里人的日子也确实比以前好过了。犹豫了好一会儿,村长才缓缓开口,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林轩啊,你这买卖越做越大,叔高兴是高兴,可也得给你提个醒。常言说树大招风,咱这世道不太平,盗匪横行,官府又靠不住。咱村虽说一直穷,可人心齐,以往那些小股山匪不敢来犯,如今你生意做大了,没准就招来大股的山匪,你千万得小心啊。”村长说着,轻轻拍了拍林轩的肩膀,眼神里满是关切。
林轩心头一震,犹如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之前的兴奋劲儿一下子没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一心扑在生意上,竟把这茬儿给忘了。这年月,山匪可是无恶不作,要是真招来一伙,大伙辛辛苦苦挣来的家业可就全毁了。
“满仓叔,多谢您提醒,我一定多加留意。”林轩连忙道谢,脸上的笑容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凝重。
村长微微点头,摸了摸胡子,又露出一丝笑容:“你要是明日能牵头牛回来,再弄些好用的农具来,我就给你人。咱村也能跟着沾沾光。”
林轩应下,心事重重地离开了村长家。一路上,他满脑子都是山匪的事儿。记忆里,南莽山那一带曾是山匪的老巢,前些年不知什么原因,山匪突然销声匿迹,可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卷土重来呢?必须得早做防范。
回到家,林轩直奔后院的工坊,关上门,立刻动手赶制弓弩。以往制作火药是林威负责,如今他去了镇里,林轩便将此重任交给林大有,林轩神色严肃地叮嘱道:
“大有,这事儿可马虎不得,你得加快速度做火药,真遇上山匪,土炸弹可比啥都顶用。”
林大有郑重点头,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知道这关系到大家的安危,半点都不敢懈怠。
次日清晨,天才蒙蒙亮,林轩就早早起床,带上精心挑选的一千双鞋,与林武等人踏上了前往望林县城的路。三个小时后,他们终于抵达现场,林轩带着鞋子去了集市。集市上人头攒动,喧闹非凡,各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
林轩眼睛一亮,寻了个宽敞又显眼的位置,迅速摆开鞋摊。“大家快来看看啊,便宜又耐穿的好鞋,结实又舒适!”林轩扯着嗓子吆喝起来。林武他们则马不停蹄地奔向那几家酒楼,送货、交接,忙完后又匆匆赶来与林轩会合。
县城里的百姓似乎对林轩的鞋格外青睐,摊位前围满了人,大家你一双我一双地挑选着,赞不绝口。一千双鞋,到中午时分,竟然卖得一双不剩。收摊时,望着堆成小山似的铜钱,林武挠了挠头,面露难色:
“老三,这咋带回去啊?”
林轩却不慌不忙,他从包袱里拿出备好的结实麻绳,蹲下身子,开始串铜钱。林轩看过一个纪录片,古人出远门做生意,都是这么把铜钱缠在腰间当盘缠,咱也学学,虽说土了点儿,倒也实用。不一会儿,一串串铜钱就整齐地缠在林轩的腰间,众人这才启程回家。
接下来两日,厂房顺利完工。林大地哥仨的豆腐坊宽敞明亮,崭新的石磨排列整齐,豆浆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林武的花生油加工坊里,榨油机嗡嗡作响,金黄的花生油汩汩流出,香气四溢;林二秃在专属的木工作坊里,摆弄着各式各样的工具,木屑飞扬,一件件精巧的木制品逐渐成型;林文和林四愣的铁匠铺炉火熊熊,铁锤敲击在铁块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当声,火星四溅;潘巧莲的纺织作坊和烧制陶器的加工作坊规模最大,织布机的哐哐声和陶坯转动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一片繁忙景象。
林轩如今手底下有四十七个男伙计,二十五个女工,队伍愈发壮大。每日,他都会雷打不动地抽出两小时,训练众人使用弓弩。操场上,众人身着加了野猪皮的藤甲,威风凛凛。林轩亲自示范:“拉弓,瞄准,放箭!”一支支弩箭呼啸而出,射中靶心。训练间隙,他还教授搏击术与刀法,一招一式,毫不含糊。看着大家认真学习的模样,林轩心想:“就这般防备,即便来百十来个山匪,咱也有一战之力。”
众人也都深知,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安稳日子,唯有苦练本领,才能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