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
方远一直以为结婚会非常的忙碌和麻烦,但现在他才发现,这件事对于两个年轻人来说,好像很忙又好像不怎么忙。
许多事情,都交给两边大人操办了。
她们两个并不需要做什么。
到时候是。
老家办一次农村简单的酒席,然后再到市区这里进行一场正式的婚礼,这点方远是跟父母商量好也和岳父岳母那边谈好的。
酒席在农村办,是为了方便长期住在农村的亲戚朋友。
正式婚礼嘛。
到时候亲戚不需要多给红包了,一些远房亲戚想来的就来看看,不想来他们也不会过多的勉强什么,到时候父母和朋友到位就行。
可能地方风俗不同。
像方远他们这边,一场农村酒席动不动就会整个50桌、60桌,这是一个相当夸张吓人的数字,初听上去感觉很恐怖。
仔细了解,终究还是和当地风俗有关。
最主要一点。
村里哪家人结婚,村里每家都会有至少一个人作为代表去祝贺,导致酒席的规模就会非常庞大,做的还是中午和下午两餐。
加起来,60桌这个数字就不夸张了。
但如果把酒席放在市区办。
那就相当离谱。
根本承受不起。
有的地方把这个当做是流水席,先去岳父岳母家,再到自己家,然后是市里,结婚会办的非常的隆重。
这次方远是特意给每一位自己邀请并且到来的朋友都准备了礼物的。
不过……
他自己心里头也没数。
到底来不来。
总之,请帖和电话都打了,方远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剩下的就看他们能否抽空前来,有些东西终究还是要看一个缘分。
“滴答滴答嗒嘀嗒……”
就在方远跟自己老爸打电话的时候。
客厅里传来了悠扬的钢琴声。
吃完早餐的沈秋月,已经是开始了她的胎教计划,沈秋月可是信誓旦旦的表示,要让自己的宝宝从肚子里就继承她的音乐细胞。
将来也能唱一手好歌。
在唱歌这方面,她对于自己绝对自信。
可是就弹了一会。
琴声戛然而止。
随即就看到沈秋月回到了书房这里。
“老公,你帮我找一个调琴师吧?”
“这钢琴久不弹声音对不上。”
方远出来看了下。
目前这台钢琴,是之前房东留下来的,还是一台国产的珠江钢琴,方远特意查看了下这款钢琴的价格。
“?”
“二手只需要6000?”
本来最近就不知道该怎么消费自己的80万额度,这下好了,也算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
“行!”
“不过这个需要点时间,月月你缓几天再弹吧。”
沈秋月只能点点头。
方远随即就开始在网上查看了下。
抖音上刷了一个视频。
有个博主分享了出来,对比不同价格的钢琴音色效果,从两万的金斯伯格到3万的博兰斯勒赛勒,再到4万的卡尔约翰。
随着价格的提升。
弹出来的钢琴音色,明显就有区别。
对比之下,两万的根本听不了一点,到4万才刚有点感觉,一直到60万的德国进口钢琴贝希斯坦130,瞬间就感觉很不一样。
越贵的钢琴越没有什么杂音。
而且听着很空灵。
就像是有了灵魂一样。
“好东西!”
“就你了!”
“这才是我们家三个宝宝应该听的钢琴声音。”
能花出去60万,方远还蛮高兴,要不然现在钱真不知道怎么花,就只是一味的兑换属性,在方远看来,属性虽然也不错。
可花出去买好东西。
至少现在感觉更爽点。
当即他就多方联系去订购了一台,自己这样没有找专业人士购买,直接选择官网的形式必然是会多花冤枉钱。
所谓的大冤种。
没关系!
60万和65万,对于方远而言完全没区别,在他这里都只是消费1元,所以根本不需要在意数字上的差别。
说不定让人家多赚点,才能带来更顶级的服务。
现在成为有钱人后。
服务,才是方远更为在意的点。
“舒服了!”
钱一花整个人都轻松,不花不舒服斯基。
嘿嘿!
看了一眼。
这台钢琴目前国内是有货的,官方安排送过来就行,只是对方跟方远确认了很久的地址,都还是不敢相信会送到一个三线小城市。
难以置信!
像这种顶级钢琴,一般都是送到那种大城市的豪宅当中,小城市相当的罕见。
……
“月月,搞定了,对方说是要等一周左右才能来。”
方远随即跟沈秋月说了声。
“啊?”
“我就只是找个调音师而已,怎么会要那么久呀?”
沈秋月一脸懵逼。
钢琴调音师,干这行的每个城市都有那么一些人,不多,但非常稳定,而且约调音师不难的,对方基本上都会有时间。
最多也就是在一两天内。
实在不行换一个。
“没有啊,我给你找了最顶级的调音师。”
方远回了声。
只是……
这回沈秋月像是想到了什么。
她走到方远的面前,瞪大了双眼,微微叉着腰。
“老公,你是不是买钢琴了?”
哈?
被发现了!
眼看方远不回答,沈秋月就知道这事是真的。
“我就知道!”
咳咳!
这回好像是碰到铁板上了,情况不妙啊,主要是钢琴这个东西,沈秋月是真的懂一点,但方远自己完全不懂啊。
他只是看哪个贵就买哪个。
“其实国产的珠江钢琴虽然音乐差是差了点,但也能用呀,不需要重新买的。”
沈秋月继续说着。
“那不行!”
“我听着都尖锐,怎么也得整一台好点的钢琴,要不然三个宝宝在肚子里面听的多难受呀!”
方远继续一顿忽悠。
沈秋月慢慢也就不生气了。
道理她也懂。
而且话说回来,目前的这台钢琴的确是差了点。
还好!
这个小娇妻只要跟她多沟通沟通,一般都是能够理解方远,并最终听从他的决定,这一点还是非常不错的。
转头,方远继续在打着电话。
接下来需要忙活和沟通的事情就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