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鲁洪一路小跑而来,气喘吁吁地停在了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稍作休憩的龙森面前。只见他满脸紧张与期待交织的神情,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龙哥,所有该准备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妥当了,现在可以点火了吗?”其实此刻鲁洪的心中充满了忐忑不安,因为他对于这些煤炭是否能够顺利被点燃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毕竟他们可是花费了如此巨大的精力和心血把这批煤炭弄回来,如果最终连火都点不着,那可真是太令人尴尬和沮丧了。
而此时的龙森却显得淡定自若许多,他悠然自得地坐在那块大石头上,手里拿着一只装满清水的竹筒,正仰头大口大口地喝着水。听到鲁洪的询问后,他微微一笑,似乎早已洞悉了对方内心的担忧。随后,他轻轻放下手中的竹筒,顺手将其递到身旁站立着的陈婷雨手中,然后用一种十分肯定且自信满满的语气说道:“哈哈,鲁洪啊,你就尽管放心地点火吧!绝对不会有问题的。要知道,这煤炭所能提供的热量可要远远高于那些普通的木材呢!所以用它烧制出来的砖块质量必定会比以往所用材料烧制出的砖块好得多哟!”
鲁洪匆匆忙忙地转过身,迈着大步朝着不远处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大声呼喊着,指挥着手下众人准备点火事宜。而此时的龙森,则惊讶地发现不知何时,自己的面前竟然又多出了一个香喷喷的大饼。他下意识地伸出手,一把将饼接过来,然后便毫不犹豫地大口啃食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龙森发觉自己对于陈庭羽在身旁这件事,已经变得越来越习惯和自然了。
另一边,陈婷雨则带着饶有兴致的表情静静地注视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幕。对于她来说,这里虽然有着不少熟悉的场景和事物,但更多新奇有趣、前所未见的东西却不断冲击着她的视野和认知。尤其是龙森这位年轻有为的城主,更是让她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欲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陈婷雨发现自己在夜晚常常会梦到龙森。那个身影时而英勇无畏地冲锋陷阵,时而微笑着向她伸出援手,每一次的梦境都如同真实一般令她心动不已。渐渐地,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已然深深地喜欢上了龙森,那种感情愈发浓烈,仿佛已经渗透进了骨髓之中,让她觉得自己似乎都快要离不开这个人了。
甚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陈婷雨也曾默默地思考过,到底要不要回到原本属于自己的地方——张楚。然而每次当她想到要离开龙森时,心中都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失落和不舍之情。这种矛盾的心情一直萦绕在她心头,久久无法散去……
伴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响起,只见一排滚滚浓烟宛如巨大的烟柱一般,猛然间直冲天际。眨眼之间,三十多口砖窑竟然同时被熊熊烈火所点燃。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那些负责点火的人们却并未如往常一样迅速离开这些炽热的砖窑。原来,他们心中充满了疑虑和好奇——毕竟这种黑色的石头能否成功点燃还是个未知数呢!于是乎,众人纷纷围聚在砖窑四周,瞪大双眼,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不断升腾的火焰,急切地想要弄清楚最终的结果。
站在一旁的龙森自然明白这些人的心思,他微微一笑,并没有下令让手下将人群驱散回各自的工作岗位。相反,他转头吩咐身旁的陈庭羽道:“快去通知一下鲁洪,趁着这个时候,安排大家先去吃饭休息吧。既然大家如此热衷于看热闹,那就索性让他们看个够好了。如此一来,也能让大伙对咱们正在建设中的未来城更具信心呐!”
时光匆匆流逝,不知不觉间,一个时辰已然过去。此时再看那砖窑上方原本汹涌澎湃的浓烟早已渐渐消散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缕缕轻柔缥缈的袅袅青烟。尽管如此,当有人小心翼翼地靠近砖窑时,依旧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从里面源源不断传来的阵阵灼人热浪。
望着眼前的情景,龙森脸上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笑容,他转头看向身边同样满脸兴奋的陈婷雨,自信满满地说道:“怎么样?我说得没错吧,现在里面烧着的肯定就是煤炭啦!没想到啊,这看似普通的黑色石头居然真的能够燃烧起来!”
陈婷雨的眼睛里也满是星星,看着前面不算高大的背影,她心里早就被龙森折服了,但在是否回张楚一直犹豫不决,看到眼前这一切,陈婷雨从心里暗暗做了一个决定。
龙森的行程还没有结束,转到了煤矿,煤矿开采才刚开始,基本上还在地面开采。南方的煤大多数是地下煤矿,好在这里的煤矿矿脉延伸到地面,也是鲁洪能找到煤矿的原因。陈婷雨看着面的黑洞,诧异的问:“这煤炭是在地下?”龙森说:“北方有在地面的,但南方多在地下,这和地质条件有关。”
陈婷雨目光扫过那些正在劳作的工人们时,惊讶地发现其中竟有几张熟悉的面孔。仔细一看,原来是柴家的护卫和管事,这些人身上并没有束缚之物,仅有五六个民兵负责看守着他们。
再看这些工人手中使用的工具,竟然都是精美的青铜器,这使得工作效率相较于之前提高了许多。看着眼前的情景,陈婷雨不禁压低声音向身旁的龙森问道:“你就这样放任他们不带枷锁自由劳作,难道就不担心他们会趁机造反或者逃走吗?”
龙森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不以为然的神情,他轻笑着回答道:“这些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家中老小也都安置于此。我既未对他们赶尽杀绝,只是安排一些危险且繁重的工作给他们去做,而且期限仅仅只有一年而已。如此情况下,他们为何要选择逃跑呢?又有何理由造反呢?再说了,看守他们的可不单单只有那寥寥数名民兵,其他众多工人难道会任由他们造反不成?正所谓‘人不到绝境,不会铤而走险’,我不仅给予了他们生存下去的希望,同时还保护了他们的家人安全,所以他们绝对不会轻易造反的,至少不可能出现大规模集体造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