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比赛之前林云志又回了一趟家,因为他们家的房子已经建好了。
李富贵和杨春华挑选了好日子,就等着乔迁了。
这是家里的大日子,李云志不能不回去。
等李云志回家的时候家里的东西都已经搬进新房子里。
要说起来他们家也没有多少东西,新房子里的东西都是新置办的。
李云志回家的时候家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亲戚朋友。
李云志刚进门就被一个满脸慈祥的老太太给抱住了:
“这是志哥儿啊,没想到长这么大了,听说你在书院里读书,果然是个有出息的好孩子。”
李云志一脸懵圈着看着抱着他的老太太,这是哪里来的老太太啊,他怎么没有印象呢。
好在杨春华及时走过来替他解了围:“志哥儿,这是你姥姥,你怎么不认识了吗?”
姥姥?
经过杨春华这么一提醒,李云志才想起来这正是原主的姥姥杨春华的亲娘杨老太太。
只是因为李家老太太偏袒大儿子这杨老太太看不惯所以很少到李家来。
原主为了巴结李富祥一家逢年过节的时候也很少到杨家去。
他记得原主上一次去杨家大概是三四年前了,再加上李云志并不是原主,所以一时之间没认出来也是人之常情。
李云志赶紧对着杨老太太行了一礼:“外祖母,前段时间忽然犯了头晕病,一时之间记忆有些模糊, 没认出外祖母,还请外祖母见谅。”
杨老太太一听这话,紧张的问道:“可瞧过大夫了,现在如何了?
你这小孩子家家的怎么会有头晕的毛病呢?是不是被你那个恶毒的奶奶琢磨的。
姥姥的乖孙子哟,我这就去找他算账。”
说完杨老太太就一副要出去找李老太太打架的模样。
一旁的杨春华赶紧阻拦道:“娘,算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况且现在我们都已经分了家,今天是家里乔迁的好日子,省得让外人看笑话。”
杨老太太点了点杨春华的额头:
“你这个不争气的丫头啊,娘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怕你那个恶婆婆。
她就是个纸老虎,一惯会欺软怕硬。
咱们杨家人多势众,如今你几个侄儿都是会武的,还怕没人给你撑腰吗?”
杨家的家境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杨老爷子当年是行伍出身,只是没什么大的建树。
这些年边关又无战事,武将的地位低,更何况杨老爷子当初只是一个大头兵。
李家仗着有李富祥这个童生在压根没把杨家放在眼里。
再加上杨春华回娘家一直是报喜不报忧,杨老太太并不知道杨春华一家被欺负的这么惨。
直到这次李家突然分了家,盖了新房子,杨春华才把李老太太和李富祥这些年做的事如数家珍的跟杨老太太说了一遍。
杨老太太听了杨春华的话是既生气又心疼。
当即就要去找李老太太拼命,但是却被杨春华拦住了。
他们将来可是有大好的日子要过呢,她不想再跟他们起争执。
再者她不想让李富贵夹在中间为难,一个亲娘,一个丈母娘,若是两人打了起来他肯定难办。
李云志见杨老太太一副气鼓鼓的模样倒觉得这老太太是真性情。
“外祖母放心,以后我会为我娘撑腰的,绝对不会让任何人欺负她。”
杨老太太拉着他的手说道:“好好好,外祖母信你,你娘都跟我说了,若不是你你们家压根就没今天的好日子。
你是个好孩子,知道心疼你娘,也分得清是非。
你娘这么些年的苦也算没白受。
你在书院读书怎么样?可还适应?”
李云志笑得满脸真诚:“外祖母放心,学院里的夫子都很喜欢我。
我们青阳县有一个很重要的学术交流会,学院的夫子还让我当代表去参加呢。”
尽管杨老太太不知道什么是学术交流,但是听李云志说就知道必定是学问做的好的人才能参加。
她又说了几个好字,才让李云志赶紧去休息一会。
家里的房子盖好了,房间也分配好了。
李富贵和杨春华给李云志留了一间向阳最好的房子,在这间房子旁边,还给他留了一间书房。
虽然现在里面空落落的,但是桌椅板凳都已经齐全了。
“志哥儿,你看看这间给你做书房你喜不喜欢?
这间房子离你的卧房近,等以后你晨起看书也方便。
只是咱们家没什么书,娘也不知道什么书适合你读,所以只能暂时先空着了。”
这个时代的书本可不便宜,一本手抄的千字文都需要几十文,杨春华自然不敢盲目的给儿子买书。
李云志感动地说道:“谢谢娘,只是这么好的房子给我做书房可惜了。
我常年在学院读书,并不经常回来。娘给我留间偏房存放书本就可以了。
这么好的房间还不如留给两个妹妹住呢。”
杨春华听到这话笑了笑:
“你这个做哥哥的想着妹妹,你妹妹们自然也想着你。
这次建好房子,我可是让他们两个先挑的。
她们选了西厢房,说这两间房子采光好非要留给你。”
这书房都已经布置好了,再加上这是家人的一片心意,李云志也不好再说什么。
李家的乔迁宴办的很热闹,席面摆的也不错,算是宾客尽欢。
等送走了宾客只剩下李云志一家,杨春华开口说道:“对了,家里已经有两只兔子下崽了。
一只生了七只,一个生了八只。一只都没折损。
过几天就按你说的咱们建一个兔子养殖场,把这些兔子挪进去。”
李云志听到这话,又从袖子里掏出一千两银票递给了杨春华,杨春华却不肯收。
“你上次给娘的3000两银票还多着呢,你在学院里读书,平时也花费不少,娘知道你不是个乱花钱的人,这些银票放在你手里娘也放心。”
李云志听到这话想起了李云飞和李云开上次上他们家偷东西的事情。
“那好,若是娘缺钱了,一定要告诉我一声。”
杨春华笑着说了声好。
第二天李云志就返回了西风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