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主任点了点头,神色郑重地看向王大力,语重心长地说道:“大力啊,这可绝不是简单的帮个小忙。
在咱们所处的社会环境里,邻里之间的感情至关重要。
你仔细想想,大家都在一个大院里生活,低头不见抬头见,人家找你帮忙,但凡你有能力办到却推脱不做,往后碰面得多尴尬呀。
要是因为这些事整天吵吵闹闹,自己住着不得安宁,工作状态和个人形象也会受影响。
咱们的领导人在提拔干部的时候,那可是全方位考量的。
要是一个人连邻里关系都处理不好,整日里打打闹闹,哪个领导敢放心重用他呢?
咱们中国人向来生活在人情社会里,可不能只一门心思顾着自己过得舒坦,却对身边的人不管不顾。
”
张副主任在一旁附和道:“确实是这个道理。就像老话说的‘兔子不吃窝边草’,这话可不仅仅是讲兔子藏窝自保,其深层含义是在提醒咱们,身处人情社会,得深谙人情世故。
你看刘邦,他之所以能登上皇位,还不是靠着一众同乡兄弟的全力帮衬。要是他是个全然不顾邻里情分、只图自身安稳的人,就算到死,也坐不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
王大力心里清楚,刘主任和张副主任这是把他当成后生晚辈,真心实意地教导他呢。
这样的话,一般人可不会轻易说出口。如今这个社会,人民朴实,上层领导也爱护下层工作人员,不像后世,大家都抱着看笑话的心态相处。想到这儿,他满心感激,连连点头,对着刘主任和张副主任说道:“谢谢二位领导,你们说的都在理,我一定牢牢记住,以后肯定多多注意这些方面。”
刘主任和张副主任见王大力听进去了,满意地点点头。刘主任接着说道:“大力啊,我们俩再跟你多说几句。
你知道吗,古代读书人特别注重‘养望’,说白了就是积攒威望。
威望可不是靠嘴上吹嘘就能有的,而是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逐渐树立起来的。
你看那些在朝中为官十几年的官员,回到家乡后,依旧规规矩矩。
见到家中长辈,该下轿就下轿,该下马就下马,丝毫不敢有所怠慢。
这就是咱们中国独特的人情社会!
王大力听到这儿,心中不禁感慨。的确,威望并非一朝一夕可得,而是在生活里的一言一行中,历经漫长岁月,一点一点沉淀、积累起来的。
就拿后世那些连任了几十年的村官来说,哪怕从岗位上退下来,他们在村里说话依旧有分量,靠的便是长久积攒的威望与良好口碑。
还有山西大同市的耿彦波市长,他调离大同的时候,当地百姓哭着喊着不舍他离开。
仔细想想,这是为什么?归根结底,是因为他在任期间,实实在在地为大同人民做了数不清的实事,让百姓们打从心底认可他是个真正的好官。
反观自己,王大力暗自思量,要是连邻里之间这点事儿都处理不好,往后又怎么能在工作中赢得同事的信服、群众的信任呢?
现在那些穿越小说,真是把邻里关系给妖魔化了,好像邻里之间都有深仇大恨、犯下什么罪大恶极的事一样。
他们根本不懂,邻里之间相互帮衬、守望相助,才是生活的常态。
正所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没经历过真实的生活,又怎么能理解普通人对和谐邻里关系的珍视和对为百姓办实事官员敬重呢?
“好了,大力,我和张副主任说的这些话,你回去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刘主任目光温和地看着王大力,语重心长地说道,“还有,你把刚才和张副主任汇报的事情,整理成文件给我送过来。接下来,咱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就在这上面了,得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周全。”
王大力认真地点点头,神情专注而坚定:“刘主任,您放心,我一定尽快整理好,保证不耽误工作。您和张副主任的教导,我都记在心里了,回去就好好反思总结。”
张副主任也在一旁补充道:“大力,这事儿确实很关键,整理文件的时候,有什么问题随时来问。咱们一起把这项工作做好。”
随后,王大力和张副主任向刘主任告辞,一起走出办公室。两人在走廊上简单交流了几句工作细节,便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中午1点半,日头正盛,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洒在四合院里,地上的石板被晒得微微发烫。何大清刚在师傅家吃完饭,便背着从师父、师叔和师兄弟们那儿搜罗来的满满一筐食材,脚步匆匆地迈进了院子。
这一筐食材可不一般,里头承载着大家伙的殷切希望,每一样都饱含着大家的心意,他深知自己肩上这份任务的分量。
一进院子,喧闹的人声便传进了他的耳中。只见一群妇女正围坐在一起,各自忙着手中的活儿,唠着家长里短,气氛格外热闹。
贾张氏坐在小板凳上,整个人弓成了个虾米状,她那瘦巴巴的手捏着针线,在一条破旧的裤子上来回忙碌。
她的嘴巴就像上了发条,不停地嘟囔着:“你瞧瞧东旭,都老大不小的人了,一点都不知道爱惜衣服。
这条裤子才上身没几天,好家伙,又开缝了,天天净给我找事儿,真让人操心!我看啊,得赶紧给他娶个媳妇,管管他才行。
”说话间,她还时不时停下手中的动作,用粗糙的手背抹一把额头上的汗珠。
易中海媳妇坐在一旁,手里拿着鞋底,正有节奏地纳着,密密麻麻的针脚透着生活的烟火气。
听到贾张氏的抱怨,她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抬起头,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和声细语地说道:“嗨,这个年纪的孩子可不都这样嘛。他们在轧钢厂上班,每天和机器打交道,到处都是边边角角的,再加上正是贪玩好动的年纪,费裤子那是再正常不过啦。
就说我家老易,在厂里干活的时候,衣服不也老是被机器划破嘛。咱当家长的,多担待着点,孩子也不容易。
易中海媳妇手上的动作不停,一边纳着鞋底,一边关切地问:“东旭也要说媳妇了,这都找的哪儿的姑娘啊?有信儿了没?”
贾张氏一听,把手里缝补的裤子往腿上一放,撇了撇嘴,脸上写满了无奈:“我托前面街道的王快嘴给寻摸一个,还给他塞了两块钱呢!”说着,她的眉头皱成个“川”字,肉疼得直咂嘴。
易中海媳妇赶忙接口,脸上带着笑,语气轻快:“嗐,两块钱算啥呀!只要他能给东旭说个好媳妇,那可太值了。你想想,要是真娶个好媳妇回来,家里能省多少心呐。”
贾张氏听了,眼睛亮了亮,像是被说动了,忙不迭点头:“就是就是,要是真能给咱东旭说个像大力家这么好的媳妇,别说两块钱,就是再多给点,我也认了!”说完,她又拿起裤子,手上的针线又忙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