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定安从门口出来,就接到了陈老师的电话,他关了麦,接完了电话,和大家说道:“家人们,我老师给我打电话来了,我们现在就过去。”
网友们的情绪又被赵定安带跑了,纷纷问道:[去哪去哪?]
[刚刚主播说阎立本要考,不会去遗址那里吧?]
[现在遗址还在开发吗?]
[主播这架势应该是发现了什么新的东西,现在考古哪会随便开发。]
李世民本来还心里头憋得慌,正在深刻反思自己的治世到底该咋办,就听到赵定安要离开了,出发去个地方。
遗址?
什么遗址?
“陛下,不会是......”
李世民一激灵,心里有种不好的感觉。
赵定安先是开着车到了遗址附近,和陈老师汇合,然后......坐上了三蹦子。
他有意没关直播,镜头也不再对着自己,而是转向了外头,因此自己的车和三蹦子,还有一路上的景色全记录下来了。
这下让帝王们和臣公们惊奇了。
“那是什么在天上飞!这莫非就是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方盒一样的物件,速度居然如此之快!”
“看边上,‘危楼高百尺’,居然是真的!”
从赵定安直播开始,就一直感受着四面八方涌来能量值的系统终于不再摸鱼,而是上线给帝王们科普。
[主播开的那是汽车,天上飞的是飞机,还有那些‘危楼’,都是科技的产物。]
科技?
有些臣子一思索就明白了,那不是墨家的产物吗?
“家人们,在开始之前我得给大家科普一下。”
“咱搞考古的,不是说哪边有墓就立马去那边挖,和盗墓的最主观区别就是,盗墓只想着钱财,而我们的考古更多是抢救性发掘,也方便我们了解以前。”
几位帝王心里缓和了些,但后面的皇帝心里不是滋味——之前的皇帝这墓都该被挖的挖,要是他们的也......
[历史上出名的,盗圣温韬,给李世民的掘了。]
李世民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他扶着榻坐下,感觉自己是不是又患了胸疾,怎么感觉呼吸间气都不顺了呢?
“温韬以盗掘唐朝诸帝陵寝而闻名,关中18座唐朝帝墓,他挖了17座。”赵定安知道几位皇帝都在看,笑着把历史上和他们相关又出名的盗墓贼都说了个遍,“项羽因为‘国恨’把嬴政的墓周围都挖了个遍;作为专业的盗墓者,曹操设制了‘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董卓和黄巢都对汉武帝的茂陵进行过盗掘;北宋的刘豫和南宋的杨琏真迦,分别挖了许多北宋南宋的帝陵;清朝的乾隆皇帝为了建立自己的陵墓,把明朝皇帝的十三陵里的楠木大柱盗掘了。”
原本秦皇汉武宋祖明祖和成祖都还龇着个大牙傻乐在看李世民热闹,但随着赵定安的话音,几个人的脸都僵了。
臣公们也低着头,皇帝的陵墓都被挖了,作为臣子能幸免吗?
国恨?
成王败寇罢了,真给自己脸上贴金呢。
刘彻也面色难看,他的墓不但被挖了,还被挖了两次!
朱元璋和朱棣的面色彻底阴了。
总以为自己是例外,结果一大家子被人家一锅端了!
李世民的心情确实上上下下的。
“朕一定要写文章好好谴责他!”
“陛下,别生气,别生气。”
“他把朕的墓都挖了!”
“那不是小友挖的,而且人家说那是抢救性挖掘,别生气陛下,挖了你的墓的那什么温韬,你也打不到他啊。”
几位臣公安慰李世民的动作停了,纷纷扭头看向满脸络腮胡的人。
“知节!”
程咬金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挠挠脸:“陛下,你就把我当个屁放了吧。”
赵定安打了个喷嚏,总觉得有人在骂自己。
“现在国家的政策是不主动开发帝陵,倒也不是咱不想挖,主要是太烧钱了技术也不达标,所以各位陛下放心啊,咱这里你的陵墓是安稳了。”
[笑死我了,不主动开发,但是是不是被动的就不好说了。]
[我记得上世纪就挖出来哪个帝王的陵墓来着,当时上头说留点给后代去处理,所以才搁置下来,不然当时都给人掘干净了吧?]
[上世纪还对明定陵动工了呢,结果技术不够挖出来的都坏掉了,还有东西在后面的运动中烧光了。]
[不知道这次是因为什么对昭陵动工,不然我们这代人这辈子估计都看不到这些大墓的动工。]
“这次也不算动工,是发现了些新东西,不过现在已经是收尾工作了。”赵定安道,“我呢现在外面和大家科普科普,等进去了我就下播了。”
[啊?我还以为能看看怎么工作的呢。]
[这是帝陵啊,能随便看?]
赵定安笑道:“大家要是好奇可以关注秦省地质调查院的官网,到时候会有相关报告的。大家要是是在感兴趣,我会录视频,到时候剪辑出来上传。”
李世民感觉自己不行了。
不但陵墓要被挖一挖看一看,还得传网上给所有人看。
“昭陵位于秦省礼泉县东北部约22.5公里的九嵕山上,九嵕山海拔1224米,是唐十八陵中海拔最高的陵园。世民制《九嵕山卜陵诏》,号召功臣密戚陪葬,使得昭陵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礼制严格的陪葬陵园。因此昭陵大体可以分为主陵与陪葬陵两个部分,陪葬陵大概有两百多座。”
唐臣公们:......
项羽挖人秦始皇的帝陵,就是把周围全掘了个遍,而现在陛下的陵墓被挖,他们这些陪葬陵......
[以前看书上说秦始皇建骊山陵墓劳民伤财,我就以为骊山那个是最大的,结果昭陵是人家的四倍。]
[等会,昭陵不会就是阎立本设计的吧?]
赵定安笑道:“是啊,昭陵是唯一架有栈道的帝王陵墓,地宫凿建于九嵕山主峰南坡的山腰间,因地宫四周山势陡峭凸凹不平,所以负责昭陵设计的阎立德、阎立本兄弟决定架设栈道,以便攀山凿石。栈道绕山腰有400多米,盘曲而上。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栈道后来被拆除了,自此说‘灵寝高悬,始与外界隔绝。’。
“昭陵还开创了唐朝帝王“因山为陵”的先例,在长孙皇后下葬后,李世民撰文刻石的墓碑上这样写道:‘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
[感觉和埃及金字塔一样耶,要不是记录下来,这灵寝高悬就怪玄乎的。]
刘彻粗蹙着眉,半晌才道:”诸位,朕要是建个这样子的......“
但臣公们还没劝诫他,他就自顾自否定了:“不不不,朕才不要用别人用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