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唐帝国的太子,李承乾度过了颇为艰险的武德九年,正是于一场大雪迎来贞观元年。
对于他来说,算是又长了一岁,甚至他能感受到自己体内那本就磅礴的力量更上一层楼。
甚至,在大雪中身着短打,练习武艺,也丝毫不觉得寒冷。
“殿下,您还是赶紧披上衣裳吧!”
李承乾跟着自己四大金刚走完了每日流程之后,从小想子手里接过毛巾还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最后才慢吞吞的穿上御寒的裘衣。
没办法,面子工程也是工程。
每年到了冬季,单单从这御寒的衣物就能看出老百姓和这些贵人的差距了。
贵族和官员们都是裘衣(动物皮毛),丝绵袍服,锦缎披风,毡帽皮靴。
平民百姓则是麻布袄袍,羊皮袄,裌衣(多层衣物)以及那裹腿布履。
边疆守卫则都是毛毡外衣,皮甲内衬。
此时棉花尚未能普及,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过,李承乾却是打定了主意,今年想办法搞一些出来。
来都来了,不得办点儿实事?
他这九岁可杀不到倭寇那边,还是趁着年纪小,先给老百姓办点实事得了。
此时棉花尚未普及,但中原内的确已经有所展现使用,但长安却是没有。
战国时期,棉作物‘吉贝’由海路传至海南岛,呃,太偏了,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去那个地方特么相当于流放。况且海南岛还真用不上棉花。
并且在汉晋南北朝传至西南大陆和闽广地区。
直到宋元时期,伴随着人口大幅度增长和经济中心南移,棉花种植才传入长江流域,所以,现在的大唐的确是没这个玩意儿。
真要是找,还得去巴基斯坦。
白叠子从汉代由巴基斯坦传至新疆。
今巴基斯坦所在的印度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在唐代被称为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信德(今巴基斯坦南部)等,属于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文明区域。
是以,李承乾于去年提出的经济殖民计划以及军火计划,还是有机会涉及到这块地方的,只要能拿到种子,剩下的就好说了。
他准备过两天去找人弄点,比如说负责此两项计划的实际执行人,他们去突厥草原,时间久了,定然能遇上。
“张龙,赵虎,王朝,马汉,你们四人去少府监给自家妻儿领一身御寒的衣物去吧,今日孤要去皇宫,给你们四个放假一天。”李承乾带人出了东宫,扭头看向四大金刚笑道。
他们四位虽然是玄甲军调到东宫的,但冬天对于他们来说依旧不好过,尤其是家人方面。
身为李承乾的保镖,他这个太子也得好好照看着,四人赤诚忠心,日后才可堪大用。
四人愣了愣,冷峻的面容上划过一丝感激之色,让本就有些僵硬的面庞柔和了不少。
“谢殿下!”*4。
四人不会拒绝,拒绝太子的好意,呃,那是要命的。
当然,他们的家人也确实需要就是了。
小想子站在李承乾身侧,眼中带着些许的羡慕。他也有,但他还是羡慕,这没办法。
太监,本就是依附于皇权的产物,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四人齐齐行礼,而后转身离开,大雪天中,倒是让他们感受到了丝丝的温暖。
少府监会不会给?
别闹,谁敢假传太子教令?
再说了,几身御寒的衣物罢了,还是什么大问题么?
说到少府监,作者菌干脆给诸位大大大致说一下。
大唐三省六部之下,还有五监九寺。
少府监,便是其一,主百工技巧之政,同时,冬季皇宫官员的诸般御寒衣物,也归他们负责。
衣物厚实且精致,可绝对不是民间能比得上的。
对于李承乾的四大金刚来说,这也是恩赏。
除去少府监外,还有国子监,军器监,都水监以及将作监。
国子监为最高学府,负责教育管理;军器监负责兵器甲胄弓弩制造;都水监负责河渠,船舟及水运事务;将作监负责宫室建筑营造。
此为九寺五监之五监,其他机构,日后用到之时,作者菌再继续。
(主要是怕被说水,哈哈~~~)
难得过年,也没什么事儿,皇宫大内也是安安稳稳,李承乾这个太子也能轻松下来,最起码,不用天天学什么东西了,偶尔还能去立政殿蹭个饭什么的,日子过得还是相当不错。
——
立政殿。
长孙在逗弄着小丽质,李泰这小胖子撵着太监宫女玩耍,李承乾则被自家老爹提点问题。
好嘛,还是没能躲过去......
“承乾还寻思能轻松些呢。”李承乾看着李世民嘀咕了一句,查作业什么果然最讨厌了。
李世民倒是咧着嘴直乐,“为父也不是查你作业,只是为父有些事情打算安排下去,正好你小子要来蹭饭了,当报酬嘛!”
嗯,李承乾也是头一次看见这么个不要脸的说法,但又没有什么办法。
他总不能跟李世民来一出全武行吧?
别闹。
玄武门继承制,那玩意不适合发扬光大就是了。
“您说就是了,承乾听着呢。”
“好,请听题!”
李承乾沉默,对于李世民的搞怪无动于衷,他也没想到,自己这辈子的爹是这么个情况。
失算了。
“朕欲行议事带谏官制,承乾觉的如何?”
“您详细说完,承乾再说呗!”
李世民摇摇头,继续开口,“今后中书省、门下省以及三品以上官入阁商议国家大事,都要有谏官跟随,遇有不当之处,谏官立刻进谏。如何?”
“那,儿臣建议这些谏官不是为了谏而谏,而是为了实际情况而谏。建议老爹您找魏征来办这事儿,这人性子直,也不怕得罪人,挺好的。”
“让魏征来提出这个建议,并且选拔谏官最好了。”
李承乾摊摊手,就把这口大黑锅扣到了魏征的脑袋上。
呃,毕竟,魏征算是有唐以来最大的喷子,他也不差这点儿黑锅了,并且此人为百姓利益而出发,李承乾还是信得过的。
你要是让长孙无忌去挑?那他李承乾一百个不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