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军如丧家之犬般溃逃,苏悯贤目光锐利,紧紧盯着敌军逃窜的方向,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振臂高呼:“将士们,乘胜追击,莫要让这些侵略者有喘息之机!”士兵们虽历经苦战,身体疲惫不堪,伤口处还隐隐作痛,但一听到将军的命令,想到能彻底将侵略者赶出家园,心中热血再度沸腾,纷纷咬牙起身,不顾伤痛,迈着坚定的步伐奋勇向前。
苏悯贤骑着那匹浑身漆黑、四蹄生风的战马,一马当先,风驰电掣般冲在队伍的最前面。月光如水,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他坚毅而决绝的身影。他手中的长刀闪烁着寒光,映照着他冷峻的面庞。追击途中,他时而勒马观察敌军动向,时而抬手示意士兵们变换追击路线,指挥若定,不放过任何一股逃窜的敌军。
在追击过程中,苏悯贤敏锐地发现敌军的主力朝着一个山谷逃窜。他心中猛地一动,回想起之前勘察地形时,那山谷地势险要,两侧山壁陡峭,仅有一条狭窄的通道,易守难攻。若让敌军在那里重新集结,凭借地形优势负隅顽抗,后续战斗必将艰难万分。于是,他当机立断,大手一挥,挑选出一支精锐部队,高声说道:“随我抄近路,赶在敌军之前抵达山谷设伏!”
苏悯贤带领精锐部队抄近路,一路疾行。他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奔跑,脚下的石子被踢得四处飞溅。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在月光下闪烁着微光。终于,他们赶在敌军之前到达山谷前方,迅速按照苏悯贤的指令,在两侧山坡上埋伏起来。士兵们屏气敛息,藏在茂密的草丛和巨石之后,静静等待敌军的到来。
当敌军主力气喘吁吁地进入山谷时,山谷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苏悯贤站在高处,目光如炬,看到敌军全部进入包围圈后,猛地将手中长刀向上一挥,大声下令:“杀!”刹那间,伏兵四起,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从两侧的山坡上冲下,喊杀声震得山谷嗡嗡作响,回音久久不绝。敌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晕头转向,原本混乱的队伍更加慌乱。他们四处张望,试图寻找抵抗的方向,然而士兵们早已被胜利的渴望点燃,个个斗志昂扬,以一当十,勇猛无比,手中的兵器带着呼呼风声,狠狠地砸向敌军。
在激烈的战斗中,苏悯贤锐利的目光发现了敌军的主帅。主帅骑着一匹高大的黑马,那马浑身肌肉紧绷,不时发出嘶鸣。主帅被一群护卫簇拥着,正试图突围。苏悯贤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拍马如离弦之箭般冲了过去,大声吼道:“贼首,哪里逃!今日便是你的死期!”主帅听到喊声,心头一震,回头一看,见是苏悯贤,心中顿时一惊,但多年征战的经验让他很快镇定下来,迅速指挥护卫们将自己团团围住。
苏悯贤毫不畏惧,他挥舞着长刀,刀光闪烁,如同鬼魅般在敌群中穿梭,瞬间冲破了护卫们的防线。主帅见状,咬咬牙,亲自挥刀与苏悯贤对战。两人你来我往,刀光剑影闪烁,每一次兵器碰撞都擦出耀眼的火花,周围的士兵们都不自觉地为他们让出了一片空地。苏悯贤凭借着精湛的武艺和顽强的意志,逐渐占据了上风。他瞅准时机,猛地大喝一声,长刀带着千钧之力砍向主帅。主帅躲避不及,只听“噗”的一声,被砍中了手臂,手中的刀“当啷”一声掉落在地,鲜血顺着手臂汩汩流下。
主帅受伤后,敌军的士气瞬间崩溃,彻底失去了抵抗的意志。士兵们纷纷丢盔弃甲,放下武器投降。他们或瘫坐在地,或跪在地上,眼神中满是恐惧和绝望。苏悯贤看着眼前投降的敌军,心中感慨万千。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取得了胜利,他们成功击退了外敌,保卫了国家和人民。
消息传到京城,整个城市都沸腾了。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奔跑,大人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有人挥舞着手中的彩旗,有人高声呼喊着苏悯贤和将士们的名字,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皇帝也龙颜大悦,下旨嘉奖苏悯贤和他的将士们。
苏悯贤班师回朝,受到了皇帝的亲自迎接。皇宫前的广场上,皇帝身着华丽的龙袍,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他快步走到苏悯贤面前,拉着苏悯贤的手,激动地说:“爱卿,你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朕要重重地赏赐你!”苏悯贤跪地谢恩,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声音略带哽咽地说:“陛下,这都是将士们的功劳,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今天的胜利。臣只希望,从今往后,国家能够太平,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回到京城后,苏悯贤并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他深知,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创伤,无数家庭破碎,百姓流离失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于是,他又马不停蹄地投身到战后的重建工作中。他四处奔走,筹集物资,安抚百姓,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继续努力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