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闻听黑苗主力已经逼近老县城,立即召集全部官兵,进入提前预设好的数道防线严阵以待。
蒲荣全身披挂,带着二、三百弓弩手登上城墙准备御敌。
县令和刘新带着数十名卫兵和十几名传令兵,登上箭楼后方的一处高坡,居高临下,负责战场的全面调度指挥。
官兵刚刚布置停当,就见西北方向的江面上,飘过来乌泱泱的一片,尽是黑苗的兵船。
众人见强敌已至,回想起黑苗的凶悍善战。
又看到黑苗兵船数量如此之多,都不由得有些害怕,手心里攥了把汗。
李晓明也害怕的不行不行的,急忙把昝瑞喊过来,趴在耳朵上交代了些秘密的事。
然后站在高岗大呼:“弟兄们,昨晚在苗王殿里搜出来一百多斤银子。
打完今天这最后一仗,先给大家把银子分了,人人有份。”
众官兵因见识过黑苗的厉害,本来十分紧张,听了这话又有些兴奋起来。
均想:“黑苗族男女俱爱银饰,县令这话想来不假。
若真能杀败黑苗,留得命来,一百多斤银子分下来,确实能发笔不小的财。”
本来强敌将至,不少人都有些害怕紧张。
但此时听了县令的话,有胆大的已经摩拳擦掌,盼着赶快把黑苗军兵杀光,好赶紧分银子。
乌江由西北向东南流去,此时已接近入冬,正刮北风。
黑苗族的兵船,顺流而来,个个船帆鼓胀,眨眼间已经接近横江铁锁。
蒲荣站在城上,把红旗一挥,从县城方向有二、三百名官兵乘船逆行而上。
只听“咚”……“咚”……“咚”之声不绝于耳,黑苗的兵船纷纷撞在拦江铁索之上。
乘船逆行而上的二、三百名官兵,持强弩已进入射程。
船上的两名指挥游徼一声令下,弩箭如狂风暴雨一般,向黑苗军兵袭来。
黑苗那边已经开始有多人中箭惨叫落水。
船上黑苗首领一声呼喊。
各船都有黑苗士兵举起藤盾抵挡箭雨,也有部分黑苗使用弓箭与官兵对射。
但是黑苗的原计划,是准备用船队直接登陆袭击新县城腹地。
藤牌兵贴身战,是他们的优势,根本没想到此次会被偷家,发生水战,此次携带的弓弩数量极少。
但汉复县官兵一直重视弓弩,几乎达到人手一张弩,此时对上黑苗,优势明显。
黑苗军兵所用的藤盾,轻便灵活,十分坚韧,对上刀枪之时,对手很难破防,当年“南中之战”时,连诸葛亮都吃过他们的亏。
但是此时防御官兵的弩箭,却效果不佳,多有被弩箭连盾带人穿透者。
盖因新县令上任后,官兵所用箭头多改为三棱箭头,近距离射击时,连铁制护心镜都有几率射穿,何况藤盾?
只不过官兵这边也有劣势。
此时已近初冬,江面正刮东北风,官兵顶风射箭,准头极差。
因此,数轮射击之下,黑苗军兵虽有损伤,也仅伤亡百十人。
黑苗首领顶着箭雨,指挥部卒到铁锁旁,想打开铁锁。
但靠近一看,只见入口处的三簧大锁已被砸死,而且还加了个小臂粗细的铜箍。
顿时气的哇哇大叫,又让手下用钢刀、大斧去砍砸铜箍,但是哪里砍得动。
要破拦江铁索,非得用大船载着巨大的炭炉停在铁索下方,烧上个把时辰,才能烧断。
西晋灭吴,便用此法,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均有记载。
此时城上那门小炮,也开始“嗵”“嗵”“嗵”的发作起来。
只是小炮距江心有五百多步,用霰弹打不到,只得用实心的铅球射击。
因口径只有三、四公分,虽每炮皆有黑苗伤亡,但因弹丸动能小,却无法击穿木船。
担心黑苗真能破坏铁锁,两名游徼狠下心来,指挥载着两、三百名官兵弓弩手的十几条船只,贴进到离黑苗船队四、五十步的距离。
到了这个距离,虽然官兵也开始增加伤亡,但弩箭的威力大增,黑苗的藤盾再也挡不住了。
每轮箭雨都有十几、甚至数十黑苗或伤亡或落水。
城上的那门小炮,专打破坏铁锁的黑苗,十几炮过后,竟将那名负责指挥破坏铁锁的首领也打死了。
此时黑苗王现身,只见他身穿黑袍,身材魁梧,赤裸着双臂,皮肤黝黑。
发束上插着一根粗大的木钗,鼻子上穿着银环,脖子里套着闪闪发光的银项圈,背负着两手,尤如远古的魔神。
此刻他站在船头,从后方突出而来,向着船队大吼一声,黑苗军兵放弃破坏铁锁,开始将船只向岸边靠拢,想要登岸。
李晓明在高坡上观看的仔细,心中大慰,也不那么紧张了,战场态势与自己的设想大差不差。
要知道,古代水战是有规则可循的,黑苗军只凭血性之勇,却不研兵法;
也或许是因为老巢被端,心中惶急而失了分寸,一入场就犯了兵家大忌。
兵法云:逆风逆流,最利水师攻战;
其次则顺流逆风;
最忌顺风顺水。
此时黑苗军作为进攻方,顺水顺风的大缺点暴露无遗。
他们的一百多条船,全被大风吹成一团,只有最外围的能动。
最里面靠紧铁锁的一排二十多条船,被死死顶住,完全动不了。
船上的五、六百人,被贴近的官兵船只,反复用弩箭收割性命,成为里面百十条船的肉盾。
也幸亏黑苗此次全伙出动,铁锁另一侧只给官兵留了十几条船,要不然恐怕在江中心就被官兵用弩箭打败了。
此时外圈的一、二十条船放下风帆,拼命摇橹向岸边靠拢。
黑苗船队刚一靠岸,从岸边山崖下的荒草里冲出四、五百名官军的弓弩手,抵近岸边,对着想要登岸的黑苗军兵一通箭雨覆盖。
敌军顿时一片惨叫之声,想要登岸的黑苗兵纷纷中箭落水。
官兵这四、五百名弓弩手,分成两队,一队射完,退后装箭,后队突出射箭,反复交替,轮流射击。
黑苗军兵伤亡巨大,始终无一人能顺利登岸,中箭落水敌军的鲜血,把乌江水都染红了,惨不忍睹。
后方的船只还在源源不绝往岸边靠拢,前面的船即使想撤退也撤退不了,只能顶住箭雨,不计伤亡的向岸上强冲。
此时黑苗靠岸的船队,已经进入城上小炮葡萄弹的射程。
蒲荣双手抱着炮尾,没命的放炮,黑苗十几名首领,被他用炮打死了三、四人。
正在过瘾,只听“砰”的一声,小炮变成了个两半状,炮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