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勇吓一跳:“你这瓜婆娘,怎么敢有这种念头?那可是签字画押的,有借条在,是你跑了就没事儿的吗?
一百两银子确实多,可咱好好干活儿,未必赚不到。
你不许再说这种话,否则老子休了你!”
孟小玉委委屈屈:“我就是那么一想,你别当真。”
“想都不能想,你当人家真的是做善事儿吗?”
想起裴言礼满是杀意的神色, 高勇就生不出半分贪婪来,道:“咱赚多赚少, 只要是亲手赚的,花着才踏实啊,你男人我未必赚不到这么多钱,贵人给了机会,我只顾着贪心,错过更多的机会,我得多么蠢才能干这种事儿。”
孟小玉更羞愧:“我错了,我再也不敢这么想了,我就是觉得这么多的银子都是我自己的该多好啊!”
“我也想过,谢家那么大的宅子,谢老爷一库房的粮食和金银珠宝,都是我的该多好。
可那不现实,梦里想一想就好了, 早点儿睡吧,明儿跟着我一起去卖货吧,早日变成钱,才能知道咱赚了多少,那个钱才是属于咱们的,到时候给你买银镯子。”
教训了媳妇儿, 又哄一哄,高勇能在谢家做这么多年,还是很懂做人的。
……
楚清音不知道高勇媳妇儿还会有这样的心思, 一路回到家,和大家打着招呼,说着县城的事儿,这次卖货很顺利的,大家可以继续采摘, 还能有两月时间, 尽快赚钱吧。
又把收购柿子的事情说一遍,“大量收购柿子啊,生柿子啊,两文钱一斤的, 附近村子有柿子树的也可以摘来卖,我都要的。”
“生柿子?阿礼媳妇儿,你买那么多柿子做什么?”
“自然是卖钱了, 我有我的办法,你们觉得合适就卖给我,有别的销路我也不强求, 讲究个你情我愿。”
“哎呀,咱们村那几颗柿子树都被吴香兰给摘了呢,这个死婆娘,她吃独食儿啊!”
后山的所有山货都是野生野长,谁摘了就是谁的,只是辛苦一些, 摘的多了烂了还得收拾,大多是摘点儿够自家吃就好。
吴香兰摘的时候,也有村里人看到过,问过几句, 吴香兰给含糊过去了, 现在楚清音收柿子,其他人才反应过来, 她吃独食儿了。
楚清音不掺和这个, 吴香兰那么泼辣,她能应付,不接这个话题:“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你们都回去找柿子树摘柿子吧,最近的重点是收柿子, 有多少要多少。”
众人赶紧回家,给各自的娘家,还有亲戚们送消息, 柿子往常年吃不完,今年有人大量收购, 可得抓紧摘了卖钱呀!
楚清音松口气,跟这群村里人打交道也挺累的, 比前世谈生意都要累,简直跟打仗一样。
“嫂子累了吧?我熬好了粥,蒸了馒头,可以吃了。”
裴言义端来热水给她洗手洗脸,准备吃饭,贤惠的像个小媳妇儿。
楚清音高兴起来:“阿义照顾弟弟妹妹也辛苦,大家一起吃吧,婆婆今天还好吗?”
“挺好的,给我们做了袜子和鞋子,还绣了竹叶,鞋子做的可漂亮了。”
楚清音放心一些:“那就好, 该准备冬衣了,下一次进城我买棉布棉花回来,大家都做冬衣啊。”
“嫂子,咱们家还有钱吗?冬衣可以不做,我们能扛的住的,今年能吃饱饭,已经好很多了。”
裴言智这个小算盘第一时间开始计算价钱,一家子七口人呢,最便宜的冬衣置办下来都得五两银子,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裴言信的压井生意已经做完了,赚了不到一两银子,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 没想到嫂子给家里做冬衣,瞬间觉得这点儿银子不够花了。
哎,攒钱咋就这么难的呢?
楚清音看他小气吧啦的样子, 有点儿无语, 小小年纪咋就是守财奴呢?
取出荷包说道:“这是这次卖了山货赚的钱,差不多够买冬衣了, 家里之前缺的东西太多了,赚钱就是要改善生活,嫂子想让大家都吃饱穿暖,过得开心,钱没了还能赚,身体亏损,可不是有钱就能养的好的。”
裴言信磨磨蹭蹭地取出自己的小金库:“那算我一份儿,我这段时间攒的,嫂子拿着吧,给嫂子分担一些。”
“好!”
楚清音伸手接过来,揣进自己袖子里, 裴言信顿时惊呆了,这就收下了?
她不该客气一下,然后留给自己的吗?这,这怎么和他想的不一样。
楚清音心里乐开了花儿,小样儿,明明舍不得还装大方, 给你上一课啊!
裴言信的表情逗得大家都忍不住地笑起来, 老三真搞笑。
裴言信欲哭无泪, 所有人快乐,唯独他悲伤,太惨了!
刚吃完饭, 有人敲门,裴言义去开门:“吴婶子来了,你找我嫂子的吗?”
“哎,你们吃了吗?家里摘了一些豆角,吃不完,给你们加个菜。”
“这……”
楚清音喊道:“婶子进来说话,阿义收下吧,婶子的心意呢。”
“阿音吃了吗?你去县城辛苦一天,本来不想打扰你的,可我坐不住了,不跟你聊聊我今晚上要睡不着了。”
“没事儿, 孩子们都很勤快,我回来不用做什么,婶子坐下说,阿智,倒水啊。”
“好的,嫂子,我洗了碗就来。”
吴香兰很羡慕:“自从你来了,你们家也算有个样子了, 孩子们都很勤快,都能干活儿,给你搭把手了, 你的功劳是最大的。”
“婶子夸奖了, 说说你的事儿吧。”
楚清音大概猜得到,不过要吴香兰自己说, 她管不住秦彩云,几次给自家使坏儿,楚清音对他们家已经没了期待了, 以后还是慢慢淡了吧。
吴香兰看出她的冷淡, 心里很不舒服, 道:“我想问问阿信下一步想做点儿什么生意啊?正明跟他相处的还不错,想着他们还能一起玩儿,也比在家里干坐着强啊。”
楚清音道:“阿信啊,他还小呢,之前就是锻炼一下, 以后要在家里帮忙,暂时不会让他做事儿了,毕竟才十岁,有点儿小机灵鬼,但是还需要多学习的,不能跟你家正明比,他都十五岁了,眼看就能说媳妇儿了,阿信不好拉着他一起玩儿,不耽误你们了。”
吴香兰想说,怎么能是耽误?赚钱的事儿啊, 他们愿意的。
可是楚清音坚决的神色,让吴香兰说不出别的话来, 人家这是不想带着自己儿子玩儿了,她说的深了,面子上就维持不住了。
不过她还有别的想法:“上次的柿子树,多亏你提醒我,现在想摘柿子,要去山林深处了,走的路要远很多呢。
我娘家那边还有不少,我让他们送来吧,你还要吗?”
“要的,说了有多少要多少,尽管送过来吧。”
楚清音没有拒绝,生意是生意, 不能因为人不喜欢,就跟生意过不去。
“那好,我明儿就去一趟,赶紧送来,还有,我想问一问,你买这么多柿子能卖得掉吗?”
“没问题的,婶子放心吧。”
多的她也没有说,吴香兰这个样子,柿子作坊肯定是不能用了,不要小瞧一个母亲为了孩子能做的事儿,也不要小瞧一个女孩子的嫉妒心,秦彩云这样子的, 不仅敬而远之,还要时刻警惕着,以防她又使坏。
最好的一劳永逸,把她嫁的远远的, 可惜,楚清音做不了她的主。
吴香兰又提起女儿了,“这个孽障,竟然看上了江桥,把我给气的啊, 恨不得没有生这个女儿来。”
楚清音不大懂,江桥是谁啊?
“你不知道江家啊?和裴家一样,也是外住户,逃难过来的,不过比你们家要早几十年, 已经在村子里扎根了, 祖孙三代人挤在一个家里, 那日子啊,过得比你们以前还不如……”
吴香兰说完江家,楚清音就有个大概的了解, 年迈的祖父祖母是第一代落脚在村子里的,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现在都是快六十的老人,少有的高寿老人,在村子里可不多见。
江桥父亲江老大娶了村子里张家的女儿张四丫,等于和村子里联姻了,想着融入村子。
生下三个儿子,江桥,江路,江河,嗯,名字倒是挺好记的。
江桥今年二十出头,和裴言礼年纪差不多,也没有娶亲,江路十八岁,江河十六岁,都是大小伙子,可是都穷的娶不起媳妇儿。
按说江家没什么负担,不至于娶不起媳妇儿的,在村里也扎根这么多年了, 村子里也不会排挤他们,问题出在了张四丫身上, 本村的娘家,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就是娘家逼着她帮扶娘家,江老大赚多少也养不起同村的丈母娘一家子啊。
张四丫也看不上江老大,对弟弟和侄儿比亲儿子们更好,这样的家庭,吴香兰提起来眼前就一阵阵的发黑。
楚清音觉得秦彩云这个脑子挺清奇的, 大概还是想和自己比的,她嫁给外来户裴家了,秦彩云觉得自己也能嫁给江家,然后把江家一家子都给拧成一股绳,把日子过的火红,不输给楚清音,看她还怎么看不起自己。
她这样的想法,楚清音不发表意见,只能说是尊重了。
吴香兰说了一堆,楚清音只是静静听着,洗脚水都被裴言义烧好了,等着她洗漱睡觉,楚清音打个哈欠,吴香兰也知道她该走了, 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脸色讪讪,“你先休息吧,我回去了。”
“哦, 我送送婶子,慢着点儿,天黑了呢。”
“没事儿,你休息吧,几步路,摔不着的。”
楚清音看着她离开, 沉默一会儿,困得不行了,关门睡觉。
忘了裴言礼还没有回来了 ,裴言义道:“大哥以前进山打猎, 几天不回来是常有的事儿,嫂子不用担心, 你先睡吧。”
“这样啊,那你们在家里挺害怕的吧?”
裴言义心中一酸,自然是害怕的, 可是没办法, 害怕也没办法,只能熬着了。
“以后日子会更好, 别多想,你也早点儿睡了。”
“嗯,谢谢嫂子。”
楚清音笑笑,想说不用谢的,这孩子的心思敏感, 跟大姑娘一样,不够坚强呀,这可不行的。
对裴言义的教育,楚清音也有安排,等生意稳当了,就让他去读书吧,心思细腻的人最适合读书,能坐得住,也能读的进去。
楚清音很快睡着了,隔壁秦家可睡不着。
吴香兰回来,愁容更深了,前段日子摘柿子,摘山货赚了四五两银子,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可是高兴不起来啊,秦彩云还在没心没肺的做衣服呢,上次裴言礼送的粉色细棉布,她都给做了新衣服,满脸喜色像是在做嫁衣一样,看的她气不打一处来:“你还做得住啊?
你大弟弟因为你, 裴家做生意都不带着他了,你还嫁给那个江家,真不知道你脑子怎么想的!
那江家三个光棍汉子啊, 又有个一心为了娘家的婆婆,你嫁过去,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秦彩云不以为意:“楚清音嫁过来的时候, 裴家更糟糕,起码江家都是壮劳力啊, 至于婆婆, 我嫁过去就把钱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让婆婆管家,不是没事儿了吗?
楚清音能把日子过好了,我也一样可以,不会比她差,娘,你就放心吧,她能做到的,我也能。”
“你能什么?阿音过得好,是运气好,你先去找一根人参回来吧, 有了本钱才能做别的事儿,那张四丫一家子都是泼辣货, 你新进门的媳妇儿能是人家的对手吗?”
吴香兰气的眼前发黑,楚清音若是没有那根人参,没有本钱,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撑不起破破烂烂的家啊!
秦彩云眼神一闪:“娘说的对,我确实欠缺了运气,找不到人参,不如娘多给我点儿嫁妆,我有了嫁妆,家里人不都得敬着我,谁敢不听我的话?”
“你,你……,休想, 你弟弟都十五岁了,眼看要说亲了, 给你做嫁妆,你弟弟怎么办?”
秦彩云不以为然:“让弟弟等几年呗,我发达了,还能发愁娶不到媳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