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伦感到无比的绝望,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可能都将付诸东流。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声音也变得有些沙哑:“元首阁下,战争只会带来毁灭,难道您就不顾及欧洲的未来吗?”
希特勒冷笑一声:“未来?只有强者才能主宰未来!”
汉斯和卡尔在暗中观察着这一切,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疑惑和担忧。
“这个希特勒,到底想干什么?难道他真的要挑起一场世界大战吗?”汉斯皱着眉头说道。
卡尔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得加快调查速度,也许能找到阻止他的办法。”
夜幕降临,德国的城市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汉斯和卡尔继续在街头巷尾穿梭,寻找着线索。他们的脚步在石板路上发出“嗒嗒”的声响,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神秘而又危险。
而张伯伦则独自一人坐在酒店的房间里,望着窗外那漆黑的夜空,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哀。他不知道未来等待欧洲的将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否还有意义。
第二天,阴霾的天空仿佛一块沉重的铅板,沉甸甸地压在慕尼黑的上空。会谈地点选在了德莱斯顿开的一家饭店,这座建筑犹如一座沉默的巨兽,静静矗立在城市的一角。饭店的大门紧闭,仿佛将外界的喧嚣与不安都隔绝在外。
“这地方可真够阴森的,感觉像走进了一座鬼屋。”随行的助手小声嘟囔着,声音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张伯伦微微皱眉,瞪了助手一眼:“别乱说话,这里可是希特勒做重大决策之前的集会之地,小心隔墙有耳。”
他们刚踏入饭店,一阵冷风扑面而来,带着一股陈旧的气息,钻进衣领,让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大厅里,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扭曲变幻,仿佛无数双眼睛在窥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希特勒早已等候在那里,他身着笔挺的军装,脸上挂着一抹似有似无的微笑,眼神却透着一股让人捉摸不透的寒意。看到张伯伦进来,他微微抬手,算是打了招呼:“张伯伦先生,欢迎来到慕尼黑。”声音低沉,犹如从幽深的古井中传来。
张伯伦强挤出一丝笑容,走上前去与希特勒握手:“希特勒先生,希望我们今天能达成一个满意的结果。”
希特勒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那就要看张伯伦先生的诚意了。”
会谈之初,张伯伦深吸一口气,决定不再兜圈子,他把底牌和盘托出,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希特勒先生,我此次前来,就是宣称同意把苏台德割给德国。现在只剩下如何办理移交的问题了。”
希特勒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喜,就像一个贪婪的猎人看到了猎物落入陷阱。他轻轻敲打着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不紧不慢地说:“张伯伦先生,你很明智。不过,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
张伯伦心中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希特勒先生,你的意思是?”
希特勒站起身来,缓缓踱步,皮鞋踏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哒哒”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刺耳。他突然停下,目光犀利地看着张伯伦:“我提出不仅苏台德要归德国,而且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其他德语地区也要割让给德国。”
张伯伦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希特勒:“希特勒先生,你这是出尔反尔!我们之前的商议可不是这样的!”
希特勒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嘲讽的笑容:“张伯伦先生,在这个世界上,实力就是真理。现在形势已经不同了。”
张伯伦气得浑身发抖,他猛地站起身来,椅子在地板上划出一道尖锐的声音:“你太过分了!你的胃口过于大了,超过了我所能忍受的界限!”
希特勒却不慌不忙地重新坐下,翘起二郎腿:“张伯伦先生,你最好冷静一下,再好好考虑考虑我的提议。”
张伯伦怒视着希特勒,转身拂袖而去。助手连忙小跑着跟上,嘴里还在嘀咕:“这希特勒简直就是个无赖,哪有这样谈条件的!”
张伯伦回到英国,心中满是愤怒与无奈。他本想与内阁再从长计议一下,但局势已经容不得他犹豫。英国、法国、捷克斯洛伐克三国的态度出奇地一致,他们不能容忍希特勒得寸进尺。
“绝不能让希特勒的阴谋得逞!”内阁会议上,一位大臣愤怒地拍着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跟着颤抖起来。
“对!我们必须团结起来,对抗希特勒的无理要求!”其他人纷纷附和。
张伯伦坐在那里,脸色阴沉。他知道,一场大战或许已经难以避免。
而在德国,希特勒得知三国拒绝了他的要求后,大发雷霆。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咒骂着:“这些胆小鬼!竟敢违抗我!”他一拳砸在桌子上,桌上的文件散落一地。
“元首,现在怎么办?”副官小心翼翼地问道。
希特勒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准备战争!他们会为自己的决定付出代价!”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阴云越来越浓。欧洲大陆仿佛被一层黑色的幕布笼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在捷克斯洛伐克边境,士兵们严阵以待,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每一个角落。风呼啸着吹过,带着一丝硝烟的味道。
“你说,这场战争真的会爆发吗?”一名年轻的士兵紧张地握紧手中的枪,声音有些颤抖。
“管他呢,我们只要尽好自己的职责就行。”旁边的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
夜晚,月光洒在大地上,给一切都披上了一层银白的纱衣。然而,这宁静的表象下,却是暗流涌动。
希特勒在黑暗中凝视着地图,手指在捷克斯洛伐克的边境线上缓缓划过,眼神中透着一股决绝:“很快,这片土地就将属于德国。”
# 慕尼黑的裁决:命运交织的黑暗协定
在伦敦那间弥漫着陈旧皮革味与烟草气息的办公室里,张伯伦独自伫立窗前。窗外的夜空宛如一块深邃的黑色绸缎,星星点点的灯光在下方闪烁,却无法驱散他心中如墨的忧虑。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汽车喇叭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仿佛是战争前奏的不祥音符。
“难道真的没有和平解决的办法了吗?”张伯伦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如同一片羽毛飘落,却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激起一圈圈孤独的回响。他微微皱眉,额头上的皱纹如刻上去的沟壑,那是无数个日夜忧虑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