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给樊景生打了个电话告诉他给他派个人去帮他,让他去现场负责民用地的征地工作。崔九的基本情况也和他说了一下。他是宫里的太监出来的最好和他的工作伙伴说明,省得日后麻烦。樊景生并没有表示反感,明慧也算放心了。如果樊景生表示反对,明慧是会再考虑崔九的安排的。
冬天的雪后几天路很难走,路上都是泥水,幸亏天气冷,几天都又冻结实了。不过有结冰的地方更滑,晚上天也黑得早了,街边除了祥子们,往来的行人都少了。
明慧不忙得时候又逛了几家茶叶铺子,收了一些茶饼,这些茶饼是‘光绪’的和‘宣统’的居多了。这些估计就不如‘同治小饼’了,不过货倒是充足些。明慧拿了两提‘光绪’茶饼,三提‘宣统’茶饼,穿越回到现代。
自从上次见了谢思源一次,后来明慧就没再联系他,他倒是微信留了一次言,说:“很抱歉,上回是有朋友突然有点急事要办,以后再一起聚聚。”明慧也很平淡得回了一句:“好。”
明慧这些茶都给了哥哥明智,文化啊文化,这不就是文化吗?而且这个年份不如‘同治小饼’珍贵,其实更适合去喝,茶,不就是喝的吗?而且不出所料,这茶出得很快,一提茶是七饼,这总共才五提三十五饼茶,对市场来说还是稀缺品种。
国泰民安时期的富豪们的水还挺深的,明慧拿给郭疯子的元初大家的字帖居然一点儿响动都没有得被一个神秘富豪收走了。这本字帖郭疯子找了鉴赏家看过了,字画明慧并不是拿捏得准,所以才让老郭拿着去找专业的人看。作为古董‘掮客’,老郭眼力也是不错的,但这次的东西太珍贵了,松雪道人的作品的真迹都在各大宝藏馆藏,展出的机会都不多。他的作品有一本在美国,还有一本在英国,国内在津门博物馆有一本作品收藏。字画这东西是轻易不展出的,因为展柜的灯对字画的墨色和纸张都有影响,流出到国外估计也是特殊时期,但再回来估计可能性也很小了,都是镇馆之宝。
这个帖子是真货,本来明慧想着要收购是不是让国内的博物馆收去。但老郭说:“博物馆的经费可不多。”国内的博物馆每年都是有专项经费的,但年底也用得差不多了。
至于捐赠,明慧一不想出名,大部分人听说过天价的元青花,但这买家是谁有谁知道?,二好东西要是不要钱就没人重视,谁出重金收买都不会去毁了它。三明慧需要资金,现代工业产品出的货多,贸易顺差太大了,买进工业品需要资金。民国时期战乱太多,对古董珍品的保护恐怕很难做到。
这位收购者也没露面是代理出面完成的交易,明慧是让老郭出头完成的买卖,她是有个条件的,要求不能带出境去。收购者表示这没问题,常年在国内定居,会放在国内的居所。很明显买家也不想出名,默默地在小圈子内完成了买卖,这几年好东西不多见,这件的珍品见到的人不多,帮忙鉴定者除了收好了鉴定费,也感叹谁能立时给得起一大笔钱啊。但很快就没人提起这回事了,终究是没上新闻,宛如从未有过这回事。
老郭收到了一笔丰厚的佣金,心里乐开了花。明慧收到了这种论亿记的资金也不是第一次了,倒是很平静。这本字帖她其实拿不准是不是真的,但这个是大表姐送她的箱子里边的一件,是明慧送她车的回礼。大概是什么人送给她的,字画表姐也不是很懂。这种文化传承的东西在战火中不知道毁了多少。就像是宣统皇宫着火事件,这黄金还能再提炼,这里边要是字画烧了就是一堆灰。
有进账总是好事,所以明慧最近心情愉悦,这才答应了谢思源最近的邀约,而且是喝茶的邀约。这倒是合明慧的胃口,如果是酒会那她就一定是拒绝了,最近她正在出茶饼,也正想着考察一下上层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倒不完全是为了食色性也去看帅哥。
谢思源约的地址在‘昆仑’,一家五星大酒店。大概一年四季他都住酒店,也或许是什么剧组所在地。这一次依旧是一个女助理来接明慧上了二十四层,进了一个套间,这个套间不算太奢华,是有点朴素低调的日式风格,沙发都是灰色的织物表面,但客厅并不小,大概有三十十平米,周边还有几个屋门,估计是卧室类的,靠窗户的桌子上还有些办公用的电脑和打印机。
靠墙真有一个茶台,这个明显和日式沙发的风格有点不搭,是一段大树的截面,面板超过十公分了,两边留着树皮面,桌面倒是打磨得十分光滑,明显用得一颗大树,没上漆面,能看到明显的树的纹路,既粗犷又雅致,别有一番趣味。茶台上摆着一套紫砂茶具,一只青花中号缸,一个电茶炉,全手工纯银茶水壶,这东西据说是小日子的手艺,价格昂贵。茶盘上还有一饼茶饼、一把茶刀。看起来谢思源居然真有喝茶的习惯,明慧以为他有留学背景,未必喜欢传统的东西。
今天谢思源打扮得很休闲,穿着白衬衫,外边套了一件灰色毛背心,下边是一条灰色西裤,灰色袜子,穿着拖鞋。看这打扮估计他是住在这里。他亲自把明慧让进来,让助理把明慧的大衣挂起来。这屋子里的暖气开得很大,一进来就一股热气直冲上来,让人浑身燥热。
“谢老师一直住宾馆吗?”明慧问他。
“这个是剧组租的,我上一个戏拍完了,新戏还在筹备阶段,过一段时间要拍外景,我们就得走了,每个地方都待不久,我们是四海为家的人啊!”谢思源笑着说。
“谢老师的新戏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我到时候去捧场哈!”明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