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契的问题既然商量定了,等葛掌柜把那一箱子书画鉴定一番之后就可以去齐二爷的店里结算了。
葛掌柜新收的摆件里有一对楠木的大象,每一只有三十多公分高。这个有个好的讲头叫:太平有象。这个雕工精美,明慧觉得寓意很好,让葛掌柜收得时候看看有没有紫檀木的再收一对,好给自己拿去摆着。
明慧把齐二爷那里请得玉观音放在自己房间里了,既然要供奉香火就在葛掌柜的珍藏柜里拿出来一个青铜小香炉,拿回去霍家院子。
明慧还让葛掌柜预备出两万块钱来,这个分成两笔,一万一笔,预备给“大哥”,一笔,“二哥”一笔,用来结婚用。显而易见三千块大洋结婚是不够的。到现在都还没算办酒席的钱呢,光买家具、器皿、修房子、买衣服、添置聘礼就花费不少。这聘礼中大部分还是黄氏历年的积蓄,修房子用得是自家工人。给“大哥”预备一笔婚礼费用,那就不好厚此薄彼也得给“二哥”也准备一份才是。明慧也不知道这位“大哥”哪天能回来。
到了旁晚明慧才和李德胜回到霍家院子。匆匆吃过晚饭,明慧才去黄氏屋子里说了她去看了老王家的杂货铺,详细说了情况,说可以自己开个杂货铺子也可以用。又问了另外两个租户要住到什么时候。黄氏用手指按着头,她这几天天天出去也有点疲惫。她略想了想,说那个教书的先生是长租,东房那家的租期倒是还有几个月就到期了,至于要自家用做店面让明慧自己看着办就行,不必告诉自己。
明慧问:“这婚礼当日的婚宴要摆在哪里?是在家里办,还是租酒店办?”这时候洋人的酒店也可以办酒席。这个花钱就好,自家省力。
黄氏却想着在家里办酒席,左邻右舍都一起坐着吃上一顿婚宴才像样子,老派人觉得洋鬼子的酒店不对味。到时候酒席可以包给一个酒楼就行了,燕京城里的大酒楼也常办婚宴,倒是驾轻就熟。
“那您最好列个单子,看看都请谁,有多少人,好确定定多少桌合适。”明慧说。这个院子并不是很大,请人的规模大不了,要是只请一请左邻右舍倒是摆得下。不过明慧估计自己的商业伙伴也得上门吃一杯喜酒。连齐二爷都说过要来的,自己得给他预备请帖。
“这个事我写个名单,你也可以加上些人,到时候定酒席让你二哥跑腿去。”黄氏说。婚礼诸事繁多,到时候还得定一班吹鼓手来吹喜乐呢!
明慧明天说是还有事,商量完了就回自己的屋子里了。她明天就要穿越回到现代去,把最近需要的货物办一办。因为阴历年后还要打仗,那粮食就还得买一批屯着。缝纫机自己已经悄悄得穿回去在网上订过货了。只等着货物到了,自己去仓库查收一下就行了。自己还得去定一批保暖内衣,这个是给聂柏峰准备的。前些日子给他送了几十套,他觉得不错,这回要买一批给士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