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在小学时期就玩过遥控飞行器,操控技术一流。现代这些年的摄像技术发展很快,无人机载摄像技术早就成熟了,以前航拍镜头真的是需要价格高昂的飞机的。
无人机像一只翩翩翻飞的燕子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卡式炉上烧的水开了,墨菊给各位都泡好茶。茉莉花的香味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偶尔出现路边荒地的放羊人不见了,这座气派得巨大的院子有一种诡异的安静。门口的两只巨大的石狮子也仿佛在闭目养神,大门和侧门都关闭着。
在明慧这一群人准备喝茶的功夫,大院子里的人正在吃肉。没错是羊肉,北地的羊好,吃起来并不膻气,不仅有肉,还有酒。别看北方冬天天气冷,是个人都能喝点,但中午就喝大酒也不常见。乡下庄户人家农闲时候并没有一天三顿饭的时候,顶多一干一稀两顿饭。一般是早上喝粥就咸菜,要是男丁可能多块饼子,棒子面的。下午天擦黑的时候吃晚饭,家里有点钱买油的炒个菜吃,然后就干粮,也没有白面的,棒子面窝头、菜团子,就红薯。如果三百六十五天能不断顿,那周围的邻居都得高看你一眼,夸你家有能人,会过日子。
西厢房的屋里一张大炕上摆着大炕桌,桌子上摆着的盘子里卧着一个巨大的羊头。几个汉子正围着肉盆低头大嚼。只有一个老汉握着旱烟杆子在旁边“吧嗒,吧嗒”的抽烟。这位穿着长袍马褂,头上还保存着一根细而稀疏的辫子。要是葛掌柜在这里就是会立时认出来这个人就是说要回去准备一下才能把这园子里里外外佃户的资料拿出来的袁管家。
这位袁管家叫袁唯善,他当这里边的大管家的时候并不太长。这个园子的老管家姓商,不过这个园子自从大清没了后没两年就支撑不下去了。主要是朝廷的款子再也没有了,工程建设自然得停了。所以东园就基本没什么像样的房子。王府自己也断了俸禄。这里种地的农户可不是自由民,按大清的律他的都是包衣,农奴一般的存在。所以他们土地上的产出即使很低,但上缴王府能有超过六成。这里的庄头、管事还要吃两成,包衣的年产出八成都不是自己的。等到了民国,这些个农户按民国的法律就不是奴隶了,至少纸面上是不再和地主有强制性的劳动关系了。但庄头和管事们可不想放手,他们世世代代都是靠着剥皮吃农户活的好好得。
民国的法律农户们是种地的佃户,如果不租地自己自由出去打零工是可以的。不是大清了,大清的时候只能老实种地,逃出去被抓了是逃奴,是要被打死的。但是王府自身也撑不下去了。王府到骄奢生活的主要来源靠农庄的产出可是远远不够的。农庄上的那点子收入,不过是个边角。没了主要收入来源就只能裁员。王府的仆役丫鬟的大部分都散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