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吱”一声,皇上踩上了一截枯枝。
女子转过身,发现有男子过来,像是受了惊吓一般,瑟缩着向后退去。
皇上见佳人发现了她,索性也不再隐藏,向她逼近,女子满脸惊慌失措,楚楚可怜的一步步向后退去。
见她被逼退的慌不择路,他刚想轻声安慰,却见她像只敏捷的兔子,转身隐藏在一抹茂盛的红梅下就消失不见。
皇上大跨步向前,只见周围除了满园红梅再无一人,佳人不见踪迹,只留下一缕芳香,仿若庄生晓梦。
皇上失魂落魄般低头叹息。就在这时,一连串新鲜的脚印落入皇上的眼中,格外清晰醒目,他目光幽深的望向脚印离去的方向,嘴角露出一抹浅笑。
果郡王在皇上离去之后,才从暗处走出。他轻轻摩挲着女子刚刚触碰的红梅花枝,眼中的惊艳久久不能散去。
夜色已经很深,甄嬛终于赶到倚梅园,她努力扬起嘴角,最终又无力地垂了下来。为了遮掩内心的失落,她强撑笑意。
随后,把手中的小像展开,使劲抚平小像上的褶皱,挂在开的正盛的花枝上,祈求道:“愿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话毕,四周一片死寂。她扭头环顾周围,园中寂静无声,只有冷冽的寒风在呼啸。冬日的冷风灌进斗篷,吹的她心尖拔凉。
她又大声念了一遍:“愿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甄嬛继续跪在红梅树下,虔诚地祈福。直至四肢冻得僵硬,她才重新拢了拢斗篷,把自己包裹严实。
甄嬛起身后,并没有直接离去。她似是不忍辜负这美景,又拖着受伤的脚赏了会雪中红梅。直到冻的身体不再听从使唤,这才决定回去休息。
回碎玉轩的路上,甄嬛只觉得怅然若失,一路上都心不在焉。
而她破损的小像也早就随北风吹落在风雪中。
“莺儿,你父亲已经大好,你又去祈了福,以后放宽心就是,怎么看你还是心绪不宁?”
余莺儿望向正在认真纳鞋底的林嬷嬷,面露踌躇,欲言又止。
“嬷嬷,您是宫里的老人了,您素日里德高望重,最是惜弱怜贫,人缘也是出了名的好。莺儿这些日子多亏嬷嬷照应,心里十分的感激。只是今日有一事相求,还望嬷嬷应允。”余莺儿说话间摘下了手上的银镯子放在林嬷嬷手里。
她不等林嬷嬷开口,便继续道:“嬷嬷,冬日里寒冷,莺儿身子单薄,想请嬷嬷帮忙疏通,我想调到四库书房。”
嬷嬷暗自掂了掂手上镯子的份量,心下满意。心里思索这个要求倒也不过分。
倚梅园的工作虽然只是伺候花草,可是平日总少不了去各宫走动,也多了些在主子跟前露脸的机会。且不说各宫平日里零碎的打赏也抵得上其他地方的月俸,就是有些运气好的奴才,一朝得了主子娘娘们的青睐被调到主子身边伺候的也是大有人在。
“莺儿可想好了,这倚梅园虽然清苦些,可也算是个好地方。那四库书房说是个书香之地,不过就是唬人的。那可是连个正经主子都看不到,跟冷宫也没差什么!这可从没听说哪个宫人是放着热灶不要,去烧冷灶的。”
嬷嬷耐心劝说道:“不说别的,就只看眼下,这次华妃娘娘举办宫宴,就因为咱们倚梅园的梅花开的好了些,宫宴上用了一些,就给咱们每人赏了两个月的月俸。”
“我知道嬷嬷是为了我好,可是我身体实在单薄,这些日子伺候花草也越发吃力了。前阵子还险些感染风寒,若是……”说到此处,余莺儿的眼圈泛红:“倒是不如找个稳稳当当的地方。虽说油水不多,起码不用冬日在外,连个遮风的地方都没有。”
“说来我也是自幼喜欢读书,只是家贫耽误了,现如今即便看不了书,也想找个有书香的地方待待,这才选了四库书房,还望嬷嬷应许。”
林嬷嬷又礼貌性地劝了两句,便道:“既然你执意如此,那嬷嬷我就费费心!”
“谢嬷嬷成全。”余莺儿跪拜在地,一脸的感激。
林嬷嬷也很满意,前阵子倚梅园时不时得主子娘娘们的赏赐,还多发了月俸,可是羡慕了不少的宫女太监,还有不少人前来探听过她的口风。现如今,岂不是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