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寿康宫中,太后面容温和,她的目光落在祺妃身上,充满了慈爱与关怀。
“皇后,虽然做了许多错事,可是对你一直不薄。”太后缓缓说道,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叹息。
祺妃恭敬地行了个蹲礼,眼中透露出忠诚和感激,语气坚定表态,“在臣妾心里皇后就是皇后,当年臣妾能进宫也是皇后娘娘提携,进宫后娘娘又对臣妾多加照顾,一直对臣妾极好,皇后娘娘的恩情,臣妾感激不尽。”
太后点了点头,眼中闪过满意,“孩子,你能这样想,哀家很是欣慰,也不枉哀家和皇后疼你一场。”
她的目光聚在祺妃的肚子上,“你的肚子已经七个月了吧?”
祺妃的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回太后娘娘,已经七个月了,臣妾怀的可是双胎呢。”
太后惊喜不已,“双胎,你也是双胎,怎么没有早点告诉哀家。”
祺妃调皮娇笑道,“臣妾特意让人瞒着,想给太后娘娘和皇上一个惊喜,等孩子出生时,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太后嘴角微微上扬,她的心情似乎因为这个喜讯变得愉快,她慈爱一笑,“熹妃也是七个月,你们应该一样大吧。”
祺妃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骄傲的笑容中带着不服输的劲头,“我应该比她大才对,我吃的可比她多,养的也比她好,臣妾的孩子也必然更加健壮。”
太后眼中闪过笑意,也带着几分无奈,“好,吃的多才对,你是一人吃三人份的,自然要多用些,才能更加用心养胎。”
祺妃又陪太后聊了些宫中的琐事,声音娇俏灵动,引得太后不时发出轻笑,但太后终究是年事已高,又常年卧病在床,没多久就显露出疲态。
祺妃也是极有眼色,适时表现出了她的体贴懂事,让太后休息,她恭敬行礼告退。
太后忙让竹息准备一些赏赐,让祺妃带回去,并让竹息亲自送祺妃回宫。
竹息动作麻利,很快就准备好了一些精美首饰头面和珍贵药材。
“竹息姑姑,真是辛苦你了,不过太医嘱咐本宫要多走走,竹息姑姑不介意陪我走走吧。”
竹息微微躬身,态度恭敬,“娘娘哪里话,能陪祺妃娘娘是奴婢的福气。”
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内,祺妃的身影格外显眼,她身后跟着一队浩浩荡荡的宫人,他们手中捧着太后赏赐的珍贵物品,这些赏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吸引了无数宫人的目光。
祺妃故意挑选了一条能经过大多数宫妃住所的路线,绕着皇宫转了一圈,只要有宫妃住的宫殿,基本都没错过。
最后绕到永寿宫,正好遇上出宫散步的熹妃。
两人目光在空气中交汇,祺妃勾起嘴角,得意的扬了扬脑袋,甚至连一个眼神都未曾施舍给熹妃,挺直脊背趾高气扬地走了。
甄嬛在后宫从来都是独树一帜,即便失宠的时候,也自信满满,认为只要自己略施小计,就能重获恩宠。
她从未想过,竟会有人如此明目张胆地蔑视她,即便昔日冠宠六宫的华妃,也视她为最强劲的对手,而今,却被这样一个她认为浅薄愚蠢的人轻视,这无疑是对她最大的侮辱。
她的呼吸变得急促,双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心中燃起熊熊烈火。但她毕竟不是寻常女子,很快就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调整表情,维持着那份独属于她的高贵气度。
这种低级的挑衅不值得她动怒,她不会让这种小伎俩影响自己。
她讥讽的笑了笑,步伐从容的继续向前走去,对祺妃视若无睹。
浣碧却是气炸了,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娘娘,我就看不得她那张狂的样子,好像整个后宫是她的天下了,我们得找个机会告诉皇上,要好好教训教训她才行。”
熹妃轻轻摆了摆手,嘲弄一笑,“浣碧,你太急躁了,皇后刚倒台,不宜现在动手,容她再蹦哒两天。”
浣碧心中仍旧愤愤不平,但也知道熹妃的话有理,她深吸一口气,平复自己的情绪,“娘娘说的是,我太冲动了,先让她得意两天,到时候看她怎么哭。”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闪烁着尽在掌控的自信,像是已经看见了祺妃的下场。
走在祺妃身旁的竹息,在见到两人对峙之时,眸子却闪了闪,之后一路上都心事重重。
“此话当真?”太后暴怒。
竹息强忍小腿肚的酸痛感,确切地说,“奴婢看的真真的,她们二人都是七个月大的肚子,祺妃娘娘还丰腴些,可是熹妃的肚子却比祺妃大很多。”
“难道是熹妃腹中胎儿养的好?”
竹息脸色难看,“奴婢本来也有此猜测,只是…”
太后见竹息面色哪里不懂她话中深意,“她岂敢如此胆大包天,混淆皇室血脉?给她安胎的太医是谁?”
“太医温实初。”
“你去,把皇上叫过来。”
皇上当晚就派血滴子把温实初绑了,血滴子行动迅速而果断,出宫的苏培盛和崔槿汐也让皇上秘密关押。
重新派了太医给熹妃诊脉之后,浣碧打入慎行司审问,其余宫人全部杖毙,永寿宫被封。
太医又接连去了碎玉轩和储秀宫。
碎玉轩的沈眉庄惊慌不已,推拒着不让太医诊脉,口中喊着只信任温太医,最后由两个太监制住,才得以让太医把脉,彩月被打入慎行司审问,其余宫人全部杖毙,碎玉轩被封。
太后得知自己一直看好的沈眉庄行为不端,一口气险些没上来,气的头昏脑涨,栽倒在榻上。
都是普通的宫人,重刑之下,一晚上的时间能查的已经全部查出来了,甄嬛怀的是果郡王的孩子,沈眉庄怀的是温实初的孩子。浣碧是罪臣之女,宁贵人爱慕果郡王。
皇上的处置雷厉风行。
果郡王被秘密处死,温实初,浣碧和采月杖毙,苏培盛和崔槿汐被处死,宁贵人赐自尽。
太医温家满门抄斩。甄家失火,无一生还。远在济州的沈家一夜之间满门被灭。
皇上甚至都不想再看那两人一眼,特意派人告诉甄嬛和沈眉庄甄家和沈家的下场,两人悲愤不已,口吐鲜血,状若疯癫。
随后小太监给她们两人一人灌了一碗落子汤,两人挣扎了一夜后,母子俱丧。
经此一事,太后因为打击过大,身体每况愈下,最终卧床不起,皇上也在这场风波中迅速衰老。
消息瞒的再严,宫中敏锐之人也察觉到了异常。
端妃早在熹妃几次败北的时候,就宣布旧疾复发,不再见人,如今身体更是不好了,关闭宫门不问世事。
敬妃暗自庆幸与熹妃保持了距离,拘着胧月在咸福宫,她本就是不爱热闹的性子,有胧月做伴,倒也不觉得沉闷。
后宫各个妃嫔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过都凭借本能老老实实蜷缩在宫里。
祺妃娇俏又怀有皇嗣,皇上一是挂心她,二为排解苦闷,就经常去储秀宫看望祺妃。
之后又按照祺妃所言,日日捧着书本给腹中孩子开蒙做胎教,这般日复一日下来,倒是让皇上多添了些慈父心肠。
对祺妃和她肚子里的孩子,也是越发怜爱期待。
妃嫔嘛,还是不要那些太聪明又太有个性的人,这般娇俏乖巧就很好。
十月怀胎,瓜熟蒂落,祺妃产下龙凤双胎。皇上龙颜大悦,晋封祺妃为昭贵妃,意为容仪恭美,光明美好之意。
昭贵妃偷偷给两个孩子喂了启智丹和健体丸,皇上极为疼爱小皇子和小公主,亲自带着启蒙。
只是皇上的年岁到底大了,他的身体逐渐显露出衰老的迹象,每每皇上的身体撑不下去的时候,昭贵妃就偷偷给皇上抠一小点延寿丹,不能活太久又不能死太早,她随时把控延寿丹的药量,每年加一点,一颗丹药分成十多份。
这期间,太后薨逝,弘时与弘历明争暗斗,当然是弘历单方面这么认为。最终弘时被革了黄带子,过继给允禩。
弘历一家独大,可是皇上却迟迟不立太子,弘历还是选了青樱格格为福晋,不过这辈子富察氏和高氏都与弘历都没有交集。
数十年时间转瞬即逝,弘历都快三十了,府上只生了几个格格,没有一个皇孙,他把重心都转移在了生儿子上。
昭贵妃又拿出一枚延寿丹,分了十多份。
等儿子成人之后就停止了对皇上的供应,皇上的身体再次衰败,最后极速衰落。
皇上躺在病榻上,传下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咨尔瓜尔佳氏之女,祥钟华胄,秀毓名门,贞良持躬,柔嘉表度,应正母仪于天下,曾奉皇太后慈命,以宝册立尔为皇后。钦此。
这么些年的相守相伴,皇上早就想立她为皇后,可太子之位未定,贸然晋封皇后,旭儿身为嫡子,必会成为众矢之的。
如今皇上大限已至,孩子也成年,他不再有顾忌,册封她为皇后。
他拉着她的手满脸不舍,这些年身体时好时坏,唯有瓜尔佳文鸳,无微不至,体贴细微,他不得不感动,这些年经得住真心考验的唯有她一人。
瓜尔佳文鸳双目含泪,目光悲伤的望向皇上。
皇上驾崩,宗亲大臣从正大光明牌匾后取出传位诏书,上由满蒙汉三文同时书写三份遗诏,由皇后瓜尔佳氏之子,弘旭继位。
弘历还在着急生孩子,现在已经不是继位的事了,是他要证明能力的事,即便身为王爷,也得有人承嗣。
瓜尔佳文鸳坐在储秀宫痛哭不已,这么些年她终于熬出头了,她急忙搬去圆明园居住,这个皇宫真是够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