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老爷子指着身上的长款面包服说,“穿的暖和,不觉的冷,打搅丫头睡觉了吧?”
陆川,“嫂子,你再多穿些。”
韩明西,“我穿的不少,里面穿的有毛衣,还有个薄袄。”
陆老爷子,“丫头这是瘦了,去爷爷那住,慢慢给你补回来。”
陆川,“今早后勤给爷爷送了大闸蟹,爷爷说等你去了吃。”
韩明西挽着陆老爷子的胳膊,“爷爷,你最好了,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吃?”
“哈哈哈哈,丫头喜欢就行。”
这哪是知道她喜欢呀,这明明就是有什么好东西,爷爷都惦记给她留着。不过没人有意见,谁让韩明西总是几句话就能哄得爷爷开心呢。
“陆枭什么时候变得磨磨唧唧了,整理个东西半天不出来。”陆老爷子看着卧室的方向,一脸不耐。
他这是年龄大了,但凡再年轻个十几岁,早就一脚油门,自己开车走了,哪还会在这里等半天。
屋内的陆枭听的是一清二楚,心烦气躁,手忙脚乱,随便拿了几件韩明西的衣服,就往外走,算了,改天再回来拿吧。
陆枭开车带着几人回了干休所,韩明西推门,朝厨房里的黄婶打招呼,黄婶转过头热情回应,“明西,快来看看这是什么?”
陆川,“黄婶,我已经跟她说过了,是大闸蟹。”
韩明西走进厨房,只见灶台的竹篮里摆着十只大闸蟹,被草绳捆得结结实实。
黄婶讪讪的笑笑,“我一会就给收拾出来。”
韩明西用手指戳戳蟹盖,微动有反应,“麻烦黄婶了。”
陆枭,“宝宝,要不要再补个觉?”
“不睡了,吃过饭,再睡。”
陆枭请了半天假,下午还要上班,这会还想再抱着媳妇儿睡一会呢。
他拉着她的手,抵在她耳边,轻轻的说,“陪我再睡会儿。”
不等韩明西回答,陆老爷子已经开口了,“丫头,不睡觉的话,过来烤火。”
陆川,“嫂子,快来,爷爷还烤了几个红薯呢。”
韩明西挣开陆枭的手,“你去把衣服放好,累了就休息会儿,我要烤火。”
陆枭心口憋屈难受,在医院几天基本上没睡,昨天回到军区又忙碌了一天,接连几天连轴转,好不容易回家了,心情上放松下来,真想抱着媳妇热被窝,好好休息下。
客厅的角落里,摆放着一个四方的煤火炉,里面的炭烧的很旺,陆老爷子一边烤火,一边用铁棍在火里搅,“这里放了几个红薯,一会就好了。”
过了中午十二点,三个店长分别在店门前放了一挂鞭,店员们也都高兴的拿着红包离开。
李想不想回家,买了些东西,又去医院看望周大力。
李想兄弟四个,他排行老三,上面两个哥哥都已成家,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只比他小三岁,兄弟四人除了他在外打工,其他三人跟着父母一起下地干活。
大哥二哥各自成家,家里三间房,两人成家后各自分走了一间,只剩下一间,他和父母以及弟弟四人住在一个炕上。
店长要看店,对他来说,是个美差,这样他就可以睡在服装店后面的小床上了,那是由一块木板两个板凳拼凑出来的,但他觉得那是他从小到大睡过最好的床了。
可这一放假,他不得不回家,想到家里鸡犬不宁的日子,他就头疼,两个嫂子,天天在家里吵,无非是嫌对方占了便宜,不是她多吃了一口就是自己少吃了一口,还有大嫂动不动就要带孩子回娘家为要挟,让家里给她拿好东西。
家里早已是家徒四壁了,哪里还有什么好东西,母亲每次都气的直掉泪,又不敢埋怨,怕儿媳妇真的带着唯一的亲孙子回了娘家。
两个嫂子也有齐心协力的时候,那就是在面对他和四弟的时候,只嫌他们兄弟俩个吃的多。
最近他回去几次都带了肉,两个嫂子看着他也有了笑模样,不像之前一样冷嘲热讽,还旁敲侧击的问他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李想留了个心眼,没有告诉任何人,每个月偷偷给母亲留五块钱家用。
二嫂李春梅怂恿丈夫李根跟李想商量商量,能不能替他去上班。说二哥太老实,不好找工作,李想能说会道,没了这个工作,还可以再找。
也不知道这事怎么就被大嫂知道了,大嫂也跟着闹,吵吵着他家是老大,他们还有李家唯一的孙子,就算是替,也得先从他家开始。
李想丢了筷子离开,从那天闹了以后到现在,他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去了。
他的事情周大力基本上也了解些,三个店长都是单身汉,下班后没事做,三人就凑在一起吃饭拉家常,什么都说,李辉只要知道的事情,基本上周大力都会知道。
周大力看李想已经来了大半天了,也没有要走的意思,便知道他心里还是过不去那道坎。
周大力劝说,“回家吧,再不济家里还有老娘不是?你不回去,最难受的是她。”
“我一回去,看到我妈哭,我这心里也是堵得不行,天天跟他们裹在一块,理不清的家长里短。”
“好好干,手里攒点钱,有能力了单独过。”
“老板,你说这事,我还真想过。”
“你能想到就好好去做,你现在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无能为力,有能力把老娘接出来,什么都解决了。”
“行,老板,有你的鼓励,我更有信心了,我一定好好干。”
看着李想的背影,周大力暗自伤神,他可以为别人答疑解惑,可自己呢,谁来为他解,至少别人通过努力还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呢,什么也改变不了。
他现在唯一的动力就是努力挣钱,发展事业,让自己跟他的差距不要太大,这样才能名正言顺的离她更近些。
周耀东兄弟两人回到家里,一家人总算是团聚了。
今年对于他们一家来说,绝对是个收获满满的一年,一家四口都挣了工资,兄弟两人从县城回到家里,买了不少年货,家里周婶夫妇也早早做了不少好吃的等着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