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书堂!”
李越抬眼凝视着院门上那块高悬的牌匾。
只见那上面精雕细琢地刻画着四个端端正正、苍劲有力的大字,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学问与智慧。
他怀揣着一颗对识字渴望的心,经过多方打听。
得知在这座小镇之中仅有这么一家书堂能够满足他识字求学。
此刻,李越静静地伫立在门外,耳畔不时传来屋内孩子们清脆悦耳的朗朗读书声。
“咚咚!”
他略微迟疑之后,缓缓伸出右手,轻轻地在那扇略显陈旧却不失庄重的木门上叩击了两下。
敲门声在宁静的氛围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也叩响了他迈向学识殿堂的大门。
没过多久,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紧接着便是门后的开门之声。
随着院门徐徐开启,一个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年出现在李越眼前。
这少年肤色略黑,但体格健壮,肌肉线条分明,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蓬勃的朝气和旺盛的生命力。
一眼望去便知其气血充盈,精力充沛。
“这位公子,不知您所为何事?”
少年面带微笑,彬彬有礼地向李越询问道。
言语之间透露出一股质朴与真诚。
李越连忙拱手作揖,然后开口回应:“小兄弟你好,在下姓李名越,今日特地前来静安书堂报名读书识字,还望小兄弟行个方便,代为通传一声。”
“读书识字?”听闻此言,少年脸上瞬间流露出一抹难以置信的神色。
方才他出门时的匆匆一瞥,已然注意到对方身着一袭华丽的锦衣。
那锦衣质地精良,色泽鲜艳,更重要的是其上竟然不见丝毫补丁或破损之处。
这样的穿着打扮,在整个方山镇都可谓是极为罕见。
通常而言,能有如此衣着之人,若非出身于名门望族,必定也是富贵人家子弟。
而这样身份尊贵之人竟会主动上门要求读书识字,着实令少年感到诧异不已。
“好,李公子请进,我这就去告知先生。”
那少年微微躬身作揖后,稍作迟疑,便迅速转身,引着李越朝屋内走去。
李越亦步亦趋地跟在少年身后,迈入了这座古色古香的书堂。
刚一进门,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二人穿过庭院,径直来到了宽敞明亮的客厅之中。
少年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对着李越恭声道:“李公子,请在此处稍候,我这就马上前去请先生过来。”
说罢,少年又施了一礼,这才转身离去。
李越微笑着点了点头,应道:“有劳小兄弟了。”
然而,他并未如少年所嘱咐那般立刻落座。
而是饶有兴致地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了墙壁上悬挂着的一幅字上。
这幅字笔力苍劲,龙飞凤舞。
李越对其中文字不认识,但仅观其笔画走势,便能感受到一种磅礴大气之势,仿佛千军万马奔腾于纸上。
每一笔每一划皆似金戈铁马,纵横驰骋,充满了杀伐之气!
正当李越沉浸在这幅字画所带来的震撼之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
他闻声望去,只见门外缓缓走来一名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
此人身形修长,下巴蓄着一小撮胡须,更添几分儒雅气质。
虽是身着一袭朴素的粗布衣裳,却丝毫掩盖不住他那如美男子般俊朗的面容。
“小兄弟,你觉得这字怎么样?”中年男子开口询问。
突然听到这话的李越心里头一惊,立马转身看去,看到一位风度翩翩的中年美男子。
“在下李越,阁下可是静安书堂的先生?”李越有些不确定的口吻询问道。
“在下陆璋,正是静安书堂的教书先生。”
陆璋目光饶有兴致的打量眼前这个年轻人。
他刚才正在教学生读书识字,他身边的书童过来告诉他。
说是有个身穿锦衣的年轻公子上门来,说是想报名读书识字。
但是书童也说了,这年轻人要么是踏入修炼门槛的修炼者,要么就是大家族的人。
这让陆璋感到有些好奇,于是让书童教导学生,他怀着好奇的心过来看看。
“我听书童说,这位公子你想在我这静安书堂报名读书识字?”
陆璋面带微笑,目光温和地看向对方,轻声询问着这个问题。
李越微微颔首,应声道:“没错,陆先生。”
李越身姿挺拔,面容俊秀,但眉宇间却隐隐透着一丝忧愁。
陆璋突然朗爽地笑了起来,笑声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他饶有兴致地继续问道:“这位公子,我要是没猜错的话。”
说着,他的眼神上下打量起李越来,而后停留在其身上所穿的衣物之上。
“就凭你身上这身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衣服,我便可断定你肯定不是来自普通人家。”
陆璋的话语不紧不慢,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要知道,就连这镇里普通农户的孩子,很多都会早早地送来我这静安书堂读书识字。”
陆璋一边说着,一边挥手指了指不远处那些正埋头苦读的学童们。
“以这位公子你的家境和条件,按理说不可能到了这般年纪了,还未曾读书识字吧。”
陆璋直视着李越的眼睛,似乎想要透过那双眼眸洞察出什么真相来。
“诶!”
李越听闻此言,不禁深深地叹了口气,脸上浮现出一抹无奈之色。
他缓缓开口说道:“陆先生,可能我说出来您都不会相信,我自己不知为何竟忘记了许多过往的记忆。”
说到这里,李越的神情显得有些痛苦和迷茫。
“过了这么久,任凭我如何努力回想,那些失去的记忆依然如同烟雾一般,缥缈难寻。”
“所以,万般无奈之下,我才只好前来贵书堂,希望能够从头开始,重新读书识字,或许能借此找回一些曾经丢失的记忆。”
听完李越这番解释,陆璋表面上依旧不动声色,但心中却是暗自怀疑起来。
如此匪夷所思的说辞,着实令人难以信服,这个理由实在是太过牵强了些。
不过,陆璋还是点了点头,道:“我这静安书堂,每个月的月初和月尾各自休息两天时间。”
“其他时间,书堂每天上午有一个时辰,下午有一个时辰的时间读书识字。”
“至于学费,每个月三百文钱,不包吃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