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
南庄成立大盛共和国的消息犹如一阵旋风,迅速席卷了科技城以及九个郡县。
然而,这个消息在科技城引发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在科技城的街头巷尾,许多普通民众对“共和国”这个词感到陌生,他们甚至目不识丁,以为已经南庄复辟大盛王朝并登基称帝了。
这些人对政治的了解有限,只能从传统的观念去理解南庄的举动。
然而,在科技城的学校里,情况却完全不同。
老师们和学生们对南庄的“天下为公”理念有所了解,他们对南庄成立大盛共和国的决定表示赞赏和支持。
这些有识之士被南庄的胸怀所折服,因为他们深知,南庄选择成立共和国意味着未来的大盛共和国将真正属于百姓。
四年后的选举,将赋予每个公民投票的权利,让他们能够选出自己心目中支持的候选人来担任总统。
这一制度的实施,使得权力不再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而是回归到了人民的手中。
南庄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对民主和公平的有力倡导,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公正、平等的社会的可能性。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南庄此次成立共和国持乐观态度。
其中一部分人,恰恰就是那些土豪乡绅以及南海帮里的所谓“有识之士”。
他们对南庄此举深感疑虑,认为这个新兴的共和国在不久的将来,极有可能因权力争夺而陷入内斗,最终导致国家分崩离析。
毕竟,南庄在世时或许还能镇得住底下的众人,但万一哪天南庄不在了,这个国家恐怕就会陷入无休止的内斗之中。
这一观点在这些人中间广泛流传,使得很多人对南庄的共和国计划充满担忧。
至于军队方面,苏丁他们在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巧妙地运用真金白银和丰富的福利政策,成功地将各地九郡的士兵们收归麾下。
这些士兵们原本可能对南庄的共和国计划心存疑虑,但在军中政委的耐心解释之下,他们详细了解到了大盛共和国的治国理念后,逐渐改变了态度,成为了南庄的忠实支持者。
与此同时,未羊开始处理九郡中的门阀世家和土豪乡绅。
未羊手段高明,通过各种方式将这些势力一一收服。
对于那些愿意配合未羊进行改革的人,未羊会留下一些钱财和良田给他们,确保他们的生活比其他人更为优渥。
这样一来,这些原本可能对南庄构成威胁的势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南庄所控制。
然而,对于那些不配合未羊改革的人来说,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他们家中的所有钱财都会被充公,名下的田地也会被收归国有。
这些没收的田地并不会闲置,而是会通过各县的县长,平均分配给当地那些没有田地的百姓去耕种。
不仅如此,大盛共和国原本对农民征收的粮食收成的两成作为赋税,但在今天和明年,这一赋税将被免除。
这样一来,农民们可以在这两年里安心耕种,不必担心赋税的压力。而到了第三年,赋税制度才会重新开始实行。
那些不配合未羊改革的土豪和地主们,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他们会被未羊毫不留情地扔到九州郡的矿山里,接受为期三年的“教育”。
在这三年里,他们不仅要挖矿,还要接受思想教育,以改变他们的观念和行为。
通过这次九郡的土地改革,未羊收获颇丰。他在那些土豪乡绅的家中,发现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
这些粮食数量之多,足以支撑科技城现有的三十万居民吃上整整二十年!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成果,也为科技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至于军队方面,通过苏丁这一个月的统计后得知,现在大盛共和国十郡加起来的士兵有三十六万。
现在其余九郡的军队以及门阀世家那些都处理好了,为此南庄立马提出将南方十郡分为四个省份。
九州郡、会稽郡、故鄣郡三地合并成为九州省;南郡、黔中郡、长沙郡三地合并成为长沙省;象郡、桂林郡合并成为桂林省;闽中跟南海合并成为南海省。
因此大盛共和国划分了四个军区,分别对应四个省份。
辰龙为九州省军区的军长拥有士兵十万人;武玄通为长沙省军区的军中同样拥有士兵十万人,因为这两个省份都挨着大楚王朝的国土,因此需要大量士兵在驻守。
来天一为南海省军区的军长,手下拥有士兵八万人;寅虎为桂林省军区的军中,同样拥有士兵八万人。
至于庆仁帝那边,他果然是派了镇南将军带领二十万士兵过来攻打南海郡。
由于南庄在极短的时间里面控制了九个郡地,并且第一时间让辰龙与武玄通切断了城内百姓与北方的通信与接触,打算打李天恩一个出其不意。
原本南庄也打算一同前往前线,让未羊留在科技城处理政务,但这个提议却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南庄作为大盛共和国的重要人物,他的安全至关重要。
众人之所以拒绝南庄上前线,主要原因是担心他的生命安全。
毕竟南庄一旦离开,未羊将接手政务,而钱来等那些老家伙肯定会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
然而,这其实只是未羊他们给出的表面理由。
实际上,他们真正的担忧是南庄可能会在前线遭遇不测。
大盛共和国刚刚成立,根基尚未稳固,如果南庄突然离世,这个新生的国家恐怕会立刻陷入动荡,甚至分崩离析。
众人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发生,所以无论如何,在南庄结束与大楚王朝的战争之前,他都不能离开科技城或南海,必须老老实实地待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