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二人离开,韩继也起身往中院去了!
夜色已深,来帮工的妇女们都回去了,偌大的宅子,只剩下了韩安娘和韩继。
看样子,明后天要韩老六在村里找几个丫鬟侍女来,不仅可以帮着韩安娘洗衣做饭,也能填充下宅子的人气。
......
高大的正屋有三间房。
中间是韩继和韩安娘的住所,东边是一间放有大量铜钱、布匹的库房。
而西边却是一间书房,书房不大,三个书架,分门别类摆了不少书。
经、史、杂记样样不缺,足有数百册书籍。
韩继抽出几本一打量,基本没翻阅过,估计这个书房也是用来撑门面的。
就像韩继前世很多老板们一样,办公室后边总是会弄一个大大的书架,上面塞满了各种国内外世界名着。
其实摆了好几年都未曾翻过。
翻看了一会,韩继仔细打量了一番周遭的环境,眼珠一转,朝隔壁喊了一嗓子。
“嫂嫂!过来一下!”
“哎~来了!”
韩安娘放下手中的针线,举着风灯,推门进了书房。
没走两步,便被韩继拉入了怀中,抱着放在结实宽大的书桌上。
揽着纤细的腰肢,便要有所动作。
韩安娘却有些慌了,挣扎着道:“继哥儿,别,奴家...来月事了!”
语气有些惆怅,似在埋怨自己肚子不争气。
韩继动作一顿,眼珠子一转,随即笑道:
“想什么呢,我...只是想教你识字而已,你这身子骨太弱了,要是想学武,不识字可不行......”
“呀!真的呀!那...识字难不难呀......”
韩安娘有些紧张,又有些期待,毕竟她每次都早早败下阵来!
也不怪韩安娘,自从今天那个大娘,说起关于明年生个胖娃娃的事后,韩安娘便上了心,且一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不管在哪个时空,封建社会的女子,一般都成亲比较早。
十五六岁便嫁人为妻,基本婚后第二年便会有第一个孩子。
韩安娘今年二十有三,村里同龄的妇人早都儿女成群,
以前是没办法,有苦难言,现在她心中非常急切的想给韩继生个儿子,也想尝试为人母的滋味。
韩继从书架上翻找出一本启蒙书,笑着道:
“咱们又不是要做文章考秀才,一天只学五、六个字就行,等你会读会写后,再教你其他的字!慢慢来~”
韩继不仅要教韩安娘认字,连那四十来个小子也要教授,能写能读会写信就行,不要求太高深。
不过现在营房还没开始建,程夫子暂时也要帮他丈量田亩。
只待过个七八日营房建好后,程夫子也得空了,每天晚上饭后,就让程夫子花一个时辰来教授。
她一个妇道人家自然不方便过去,只能由他亲自教授。
韩安娘没读过书,只会写自己的名字。
韩继打开这本启蒙教材一翻看,眉头微微皱了皱眉。
这是一篇古文,用词也比较浅显,通俗易懂。
但韩继思考了一番后还是合上了,决定从生活中的常见字开始教授。
也就是天地人、米油粮等。
这样教授起来容易一些,待认识的字多一些后,再慢慢学习简单的文章。
韩安娘从书桌上跳了下来,整理了一番衣服。
韩继倒水磨墨,提笔在纸上写上这六个字,放在书桌前方。
然后让韩安娘在椅子上坐下,自己则站在其身后,抓着她的小手,一笔一笔的开始教她临摹。
韩安娘学习的很认真,一边读着一边写。
只是韩继的手脚有些拖后腿。
从第一天抓鱼换粮食开始,伙食也好了起来,韩继就不许她再出去忙地里的农活。
现在不光是皮肤白皙了起来,身子也日渐丰盈,再加上韩安娘已经洗漱,身子上不时传来淡淡体香。
便有些食指大动。
韩安娘轻轻按了一下韩继的手,只是力气太小,便由着他去了!
次日,天还未大亮。
韩继和韩安娘便相继起床。
也是这段时间以来,起床最利索的一次。
昨日吩咐韩老六,安排了十几个猎户分成两队,在山门口守着。
一晚都没人来汇报情况,韩继心中不由稍稍安定下来。
他昨晚也是一夜没睡,准备随时应对,但看样子谢家没打算强抢。
只要今日没有大批官差来拿人,事情就稳了大半。
剩下就看谢家会提出什么条件。
昨天谢辙走后,在村口打听村里的事情,韩继是知道的。
但是韩继也没在意,由他去打听。
......
那群小伙子从昨天早饭开始,就都在那边的谷场上吃,由宅子里这边做好送过去。
韩继简单的喝了两碗肉粥,便带着吃饱喝足的小虎崽,还有马槊、短刀便出了门。
来到宅子右边不远处的牲口棚,示意给马儿安装上马鞍!
不一会,韩继一边安抚着枣红马,一边来到了谷场。
没办法,小白虎就算是头只有几天大的幼崽,但是也是虎。
这是天生的血脉压制。